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11 08:28:06

導語: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2016年,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六次黨代會和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抓好以堅持改革法治并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主題的各項民政工作,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常詣副局長被市婦聯評為“巾幗建功”標兵。現將2016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召開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精神,推進我市民政各項工作的落實,3月18日,我局組織召開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市局機關、各區民政局、各國營農場負責民政工作人員共計60多人參會,主要傳達學習全國、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精神;部署2016年全市民政工作任務。

(二)積極推進省、市重點改革事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加大對省、市重點改革事項,市十大為民辦實事事項,穩增長政策落實等事項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各項改革事項工作的實施方案,各項重點改革事項穩步推進,低保提標、大病救助已完成,養老服務業、殯葬改革順利推進。

(三)理順市區民政關系,加強基層民政建設。今年是我市行政區劃調整的第一年,區級民政局剛成立,我們著力在理順關系,加強基層建設上下功夫。一是積極組織各區民政部門參加民政部、省民政廳、市民政局舉辦的各項業務培訓,全年市民政局組織培訓班35期,培訓區、社區、村(居)委會民政工作人員達200多人次。二是職能劃轉逐步實施。我局下發《市民政局關于行政審批及管理服務事項發放的通知》(三民字〔2016〕143號),下放區級承接的民政業務事項,并于4月14日至23日期間舉辦了各區民政業務工作培訓,對各區及育才管委會民政工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提高了區民政局工作人員的民政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2016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救災救濟工作。

1.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我市冬春期間共投入200.9萬元,用于解決冬令春荒期間災民生活困難問題,共救濟13394人。

2.根據《市防汛防風防旱指揮部關于做好2016年防汛防風前期準備工作的通知》(市防字〔2016〕2號),做好2016年防汛防風預案的修訂工作,并下發《市民政局關于做好市防洪防風應急預案的通知》。

3.做好“5.12國家減災日”的宣傳工作。根據《省減災委員會關于做好2016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瓊減〔2016〕4號)文件精神,及時下發《市減災委員會關于做好2016年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三減發〔2016〕1號)。“10.13國際減災日”期間,全市各區懸掛橫幅100多條,張貼《科學減災、依法應對》等宣傳掛圖900多份,發放防災減災科普讀物30包1200本,大力營造了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的濃厚氛圍。

4.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創建2016年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通知》(瓊民通〔2016〕45號)精神,我們積極做好2016年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調查、摸底、推薦、申報等工作,創建了海棠灣區的龍樓村委會、藤海居委會;吉陽區的新村居委會;崖州區的南山村委會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使全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達到7個。

5.做好危房改建工作。積極配合好市房改辦,做好250戶民政對象的民房改建調查摸底工作,并將摸底情況準確無誤報送給市房改辦。提前與各區、育才管委會進行溝通聯系,做好民政對象危房改建的前期工作。

6.做好各種荒期的調查、摸底、報災工作。按照《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規定做好需救助人員的統計與核查,做到對象準確,不重復統計。

7.積極指導市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的日程工作,對市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現有各類救災儲備物資進行了分類、盤點、統計工作。該中心現共有10類救災物資,合計17085件。

(二)城鄉社會救助工作。

1.完善城鄉低保標準和健全低保標準動態增長機制。截止6月底,全市有5586戶10448人享受城鄉低保,發放1-6月份城鄉低保金4647.76萬元,(其中城市2894戶4915人;發放低保金2442.25萬元,農村2692戶5533人,發放低保金2205.51萬元)。從2016年1月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原來的480元/月/每人提高至590元/月/每人;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從原來的440元/月/每人提高至480元/月/每人,使全市貧困群眾與全市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完善五保供養制度,大力推進敬老院項目建設進度。截止6月底,全市現有農村五保對象570人,其中集中供養16人,分散供養554人。供養標準從2016年1月起分別從原來500/月/人/元(集中供養)和450元/月/人/元(分散供養)分別提高到每月每人550元(集中供養),每月每人500元(分散供養),發放1-6月份農村五保供養金為373.455萬元。與此同時,我們還積極加快農村敬老院建設進度,截止6月底,天涯區高峰敬老院建設工程已進入封頂階段;育才敬老院正在辦理土地證;海棠灣敬老院正在做建筑概算預審。

3.完善醫療救助體系,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截止2016年6月份中旬,醫療救助人數7083人次,支出救助金額622.97萬元。1-6月份共救助困難群眾162戶590人,支出臨時救助資金共計60.45萬元(其中教育救助46戶126人,支出金額23萬元)。

(三)優撫安置和雙擁工作。

1.做好元旦春節期間走訪慰問優撫對象工作。今年元旦春節期間,我們組織慰問重點優撫對象428人,共發放慰問品、慰問金27多萬元。

2.做好義務兵家庭優待工作。全市有義務兵394人,共發放義務兵家庭發放優待金經費240多萬元。

3.落實優撫對象生活待遇,及時做好撫恤金發放工作。根據《關于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持通知》(瓊民優〔2016〕205號)文件精神,做好定期撫恤金發放工作,全市優撫對象415人,共發放經費402萬多元。

4.做好烈士紀念設施的修繕工作。自今年3月以來我局及時組織人員,認真開展普查修繕工作,并籌集經費160多萬元,先后對崖城烈士紀念園和梅山烈士陵園進行維修。

5.做好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工作。今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根據《中共市委辦公室關于印發〈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方案〉的通知》(三辦發〔2016〕33號)精神,我們認真組織開展紀念活動。(1)8月20日至8月30日,市民政局組織各區人員開展走訪慰問建國前抗戰老兵及直系烈屬活動,直接走訪慰問人員19人,每人發放慰問金的800元,共發放經費15200元。(2)全市有抗戰老兵6人,6月1日前,我市已按照上級通知要求,及時給每名抗戰老兵發放一次性補助金及紀念章,每人發放經費5000元,6人共發放經費55000元。(3)6月1日,為貫徹省委辦公廳通知精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梅山烈士陵園舉行隆重的向抗戰英烈敬獻花籃活動,有各界代表參加。為使活動工作順利開展,我局認真按照市委辦的布置和要求,積極配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按時完成市委辦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受到市委辦的表揚。

6.開展好烈士紀念日期間開展祭拜烈士活動工作。9月30日,我市在海棠灣仲田嶺烈士紀念碑舉行的公祭紀念烈士活動,由市委市政府負責組織舉辦。參加人員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市有關單位、市委各派、市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代表、群眾代表、學生代表、駐軍部隊代表等,人數共有130多人。

7.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今年來,我市共接收退役士兵215人,其中:農村退役士兵64人,城鎮66人,轉業士官18人,復員士官17人,已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及生活費455萬多元。

8.指導市軍休所和市軍供站做好管理服務工作。我市現已接收軍休62人,軍休職工445人,我們認真按照軍休管理有關規定,認真開展服務管理工作;做好軍供保障工作。在管理人員配備少的情況下,克服存在的實際困難,市軍供站出色地完成上級下達的軍供保障任務,全年共接待過往部隊官兵1000多人次,受到了軍代處和過往部隊官兵的贊揚。

9.雙擁工作穩步開展。市雙擁辦全年共組織機關干部、人民群眾慰問部隊1200多人次,投入慰問經費400多萬元,提供優質糧油190噸,副食品120多噸。全年共為2162名符合規定條件的隨軍待業家屬發放生活補貼5843080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部分軍人家庭的生活壓力;為1022名官兵發放2014年駐市官兵立功獎勵費576200元,鼓勵他們繼續在軍營建功立業。我市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為切入點,下部隊、走基層,組織實施了多種形式的擁軍活動。市委宣傳部、市國防教育辦組織了10余場“送書畫進軍營”;市總工會、市旅游委與91922部隊、儋州社區與武警邊檢站等共建單位分別舉辦了新春聯歡會;市司法局在駐市團以上單位設立了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為軍人軍屬提供便利周到的法律咨詢服務;市婦聯、團市委、市旅游委、天涯區等多次與部隊聯合舉辦軍地青年聯誼活動等等,這些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增進了軍地軍民魚水情。

(四)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工作。

1.社會組織管理更加規范,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更穩步。截止2016年10月,我市依法注冊登記各類社會組織356個(其中,社會團體157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99個)。今年,新登記社會團體21家,民辦非企業單位21家。同時,按計劃完成了全市社會組織年檢工作。社會組織現有黨員331名,成立黨組織18個,社會組織得到較好地發展。今年下半年,我局起草了《是培育發展和規范管理社會組織實施方案(代擬稿)》,并根據市政府常務會議精神進行了修改完善,目前已報市政府審核。

2.社會福利和事務工作穩步推進。

(1)截至2016年10月,我局共辦理國內收養登記手續6宗。市福利院現有集中供養棄嬰(孤兒)55名,上學適齡兒童13名。全市共有散居孤兒41名,按每人每月700元的補助標準,截至2016年6月,共發放生活補助338800元。此外,我局還為8名在大學就讀的散居孤兒發放助學金32500元。(2)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市救助管理站為省級第一批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單位,我局起草制定了《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印發。根據《方案》要求,我局積極開展試點前期工作,依托社區等基層組織力量,通過聯系市婦聯、團委、高校等資源,對轄區內居民的全面摸底篩查,獲得了220名困境未成年人和留守兒童的詳細情況,為后續開展工作提供基礎材料。(3)養老服務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今年,我局起草了《市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實施意見》,目前已提交市委常委會審議。同時,我局積極配合市發改委起草制定了《市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建設實施方案(代擬稿)。今年我局正式將農村幸福院項目的建設和管理移交至各區民政局,目前,各農村幸福院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預計6月底完成。(4)婚姻登記工作穩步開展,截至2016年6月25日,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婚姻登記業務8806件,其中結婚登記6607對,離婚登記925對,補領結婚證1221對,補領離婚證53對;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2420份。指導各區民政局刻制“婚姻登記工作專用印章”和采購婚姻登記設備。(5)全市福利彩票銷售良好,2016年1月至10月福彩銷量取得較好的成績。據統計,全市福彩總銷量2.15億元,比去年同期2.07億元增長了744萬元,增長率3.59%。其中,“快2”游戲銷量1.08億;中福在線銷量5673萬元,比去年同期4033萬元增長了1639萬元,增長率40.62%。

3.殯葬改革工作進展順利。在落實惠民殯葬補貼政策方面,截至2016年10月底,領取惠民殯葬補貼的居民共53戶,發放補貼資金188300元。我局結合實際,對原《市惠民殯葬實施方案》進行了修改,目前該方案已發至市各相關單位征求意見。殯葬改革工作是我市重點開展的一項民生工作,我市專門制定印發《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三辦發﹝2016﹞37號)。結合我市“雙修”、“雙城”建設工作,為保護自然資源和土地資源,我局起草的《市殯葬管理規定(代擬稿)》已通過市長辦公會議審議,我局將根據會議精神修改完善后報市政府審核,并提交市政府常務會審議。

4.重點項目推進情況。

(1)市仙逸園整體搬遷項目。至目前,市仙逸園整體搬遷項目項目前期的可研評審、環境評估和水土保持評估已經基本完成。目前,我局正在積極協調調整市仙逸園管理所整體搬遷項目用地一事,已征求完吉陽區政府、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規劃局等部門意見,并匯總完善報市政府。

(2)市荔仙園二期公墓建設項目。市荔仙園公墓二期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較為順利,目前已取得發改部門的調整項目立項的批復、規劃部門的選址意見書、水務部門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復、可研、環評及招標核準批復。

(3)抓緊推進已立項的公益性公墓建設速度。今年,我局要求各區民政局掌握本轄區內公益性公墓情況,盡快啟動已立項的公益性公墓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已立項未建成的公益性公墓有4個(即:天涯區紅爾山公墓正在建設,吉陽區翻園公墓、天涯區大腳嶺公墓、天涯區荔枝山公墓)。其中,天涯區紅爾山公墓正在開工建設。

(4)截止到6月27日,市仙逸園管理所共火化遺體822具,組織安排追悼會近百場,為廣大治喪群眾提供了優質、高效、便捷的殯儀服務。截止6月25日,市荔仙園管理所共銷售福位486座,已葬367座,收入3881500元。

(五)區劃地名工作。

1.完成了市新設市轄區部分界線調整勘界及界樁設置工作,組織新設四個區政府簽訂了界線協議書;給省政府和省民政廳報送2014年市新設市轄區界線協議書及附圖。

2.完成了2016年地名標志系統設置前期1600余條鄉村道路的實地調查勘測工作;完成2016年鄉村道路地名標志系統設置任務設置各種地名標志牌1429塊,其中,箱體式多功能路牌62塊、單柱式路牌800塊、地名導向標識牌461塊、“中國社區”標志牌106塊。

3.完成了2014年市區地名標志設置后續調整、補充設置工作。

4.完成了地名數據庫應用開發一期項目的后續數據網絡平臺優化處理等工作。

5.對市區120余塊燈箱廣告路牌進行了地名標識等公益性服務功能改造,增加了周邊場所指向和公益廣告宣傳版面、內容。完成了市區路牌等地名標志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6.在充分論證和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集中命名了32條新修道路。

7.組織完成了《地名志》編纂、核稿、校對、出版工作。

(六)老齡工作。

1.截止10月底,享受高齡老人津貼6251人,其中:百歲及以上40人,90-99周歲815人,80-89周歲5396人,補助標準分別為:百歲及以上每人月補助870元,90-99周歲每人月補助300元,80-89周歲每人月補助175元,1-10月份共發放高齡老人津貼639.25萬元。

2.做好老年人優待證的審核、上報和發放工作。2016年1至10月,共辦理老年人優待證4477張,其中金卡2728張,銀卡1408張,藍卡341張。

3.認真貫徹落實《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施意見》(三府〔2013〕107號)精神,為符合居家養老條件的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民政局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檢查小組”,開展對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檢查。截止6月底,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助131.83萬元,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象455人。

4.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情活動。依托春節和“重陽節”,為百歲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貧困老人送溫情。2016年兩節期間,走訪慰問百歲、孤寡、空巢、特困老人100余人,為老人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30.2萬元,幫助30多名老人解決醫療困難問題,并將他們納入慢性病和大病救助范圍。

(七)基層政權社區建設工作。

1.加強了《村(居)委會組織法》宣傳力度,張貼條幅300多條,發放《村(居)委會組織法》讀本1020本。

2.下基層指導村(居)務公開督導檢查6批次。全市各村(居)委會村(居)務公開工作總體良好,都基本做到了“四議兩公開”。

3.組織相關人員12人次赴外地考察、學習城市社區管理先進經驗積極摸索社區工作新方法新路子。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創新“兩級政府、三級管理”體制下社區管理工作的要求,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到廣東佛山禪城區考察學習佛山禪城“一門式”行政公共服務先進經驗;到海口市濱海新村考察學習社區網格化管理先進做法。通過考察和學習,積極借鑒先進地區優秀做法突出經驗,已經與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我市有關工作意見和方案,已報市政府審批。

4、組織開展村(居)委會干部培訓,先后舉辦村《(居)委會組織法》學習班、村(居)務公開業務培訓班3批次。10月19日至20日市民政局在市委黨校對全市141個村(居)委會干部進行了村(居)務公開、創建和諧社區及村委會選舉辦法等內容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為明年換屆選舉打下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1.各區級民政部門承接市級下放事項處于過渡階段,區級民政局工作人員對民政業務不夠熟悉,銜接工作會帶來一些影響。

2.由于我市家庭經濟狀況系統平臺尚未建成,家庭財產收入評估、低保對象家庭收入等不能及時掌握

3.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不夠快。按照“百日大會戰”的要求,我局仙逸園搬遷、荔仙園二期和海棠敬老院等建設項目推進進度還不夠,下步爭取能夠按照“百日大會戰”時間節點按時開工。

4.隨軍待業家屬安置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全市駐軍隨軍家屬仍有2162人在待業。由于駐軍較多,企業少、就業崗位少,解決隨軍家屬安置這一問題的難度較大,雖然我們每年極力爭取,但也只是個別得到安置,大部分只能采取發放補貼代替安置的辦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