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衛健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02 04:45:12

導語:區衛健局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衛健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2021年上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區衛健局按照區里確定的衛生健康爭先進位任務目標和衛健部門承擔的重點任務,堅持第一時間貫徹、堅決果斷執行、不折不扣落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取得扎實成效。

(一)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嚴格國內重點地區來人員管控,隨時關注中高風險地區變動情況,做好來人員報備工作,摸排中高風險及所在地區來人員538人,第一時間落實了防控措施。嚴格落實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定期對重點人員開展摸排、登記、采樣和核酸檢測,累計完成核酸檢測81.5萬份。全面抓好全員核酸檢測準備和應急處置,全區設立330個采樣點,實行網格化管理,5940名人員參與全員采樣工作,儲備了19類78.4萬件(套)防護、消殺、醫療等物資。備足集中隔離場所,目前正在使用的集中隔離點96個房間,儲備的1400個房間可隨時啟用。從疾控、公安、工信、交通等部門抽調32人組成流調溯源工作專班,迅速查清傳播鏈條,做好風險防范。全力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全區設置固定接種點28處,建設啟用了體育中心臨時接種點,改造10臺公交車為流動接種車,組建了11支流動接種隊,438名醫務人員持證上崗,日接種能力達2.4萬人。精準組織發動,實行接種人員銷號管理,組織流動接種隊進企業、進社區、進村居開展接種。截至7月11日,全區第一劑次接種346158人,第二劑次接種305097人,18歲以上人群接種率達到80.57%,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

(二)推動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高質量發展。一是大力提升區級醫療服務水平。人民醫院高質量推進“六大中心”建設,啟動心臟康復中心、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運營,掛牌省腫瘤醫院腫瘤規范化診療基地,6月7日順利通過三級綜合醫院現場評價,開啟三級綜合醫院發展新征程。二是強力推進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三年攻堅計劃。興隆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啟動健康體檢中心;小孟鎮衛生院完成病房、手術室改造,病房樓加裝電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配置心全自動生化儀;大安中心衛生院配置彩超設備,重點項目建設和設備配置的序推進。全區5家鎮街衛生院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1家達到推薦標準。創建省級示范標準村衛生室1家,市級23家,區級30家;建成中心村衛生室11家,全部配備血液分析儀、除顫儀、遠程心電設備,150家村衛生室配備智慧化隨訪設備,村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三)深化醫改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持續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2021年以來公立醫院藥占比24.79,臨床路徑完成率達到92.34%,平均住院天數下降至6.78天,有效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二是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在大安鎮選址新建疾控中心及大安中心衛生院,項目占地面積32.2畝,總建設面積11000平方米,協調相關部門順利完成了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備案、規劃及用地和規劃選址預審等工作,按照EPC模式招標建設總公司承擔項目建設。先后完成了臨場設施建設、地表附屬物和場地清理及基槽建設,5月10日完成基礎驗收并啟動主體建設,5月30日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并順利封頂,二次結構磚砌體基本完工,正在進行ALC墻板安裝和消防安裝。三是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力度。先后開展3批公立醫院“優才計劃”招聘工作,面向一流高校優選引進高素質專業化衛生人才,招聘72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目前筆試、面試、體檢均已完成,正在開展考察工作。

(四)扎實推進健康建設。一是加快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各鎮街全部建成高標準國醫堂(中醫館),創新基層中醫藥服務模式,推廣實施“智慧中醫村村通”項目。今年4月,我區被列入2019-2021年創建周期縣(市、區)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候選地區公示名單。二是全力推進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制作網格分工包保區域圖,40位區級領導、103個部門單位、3116人深入網格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堅持一線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編寫《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專報》33期,下發督辦14份。深入開展大洗城、大消殺、大排查、大宣傳、大規范五大行動,市容環境衛生水平顯著提升,6月20日順利迎接了全國愛衛辦專家組暗訪評審。三是全面啟動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3月20日召開全區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動員會,出臺《區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目標,細化措施,迅速掀起了創建工作熱潮。

上半年年雖然各項工作完成情況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傾力打造健康強區”的總體目標,按照“一條主線、兩個關鍵、六大突破”的工作思路,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爭先進位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嚴格做好入境人員、疫情重點地區來人的服務管理,嚴防疫情輸入。從嚴從實抓好“人”“物”同防,全面執行“應檢盡檢”。從嚴從實抓好醫療機構防控和疫情處置準備,全面完成全人群疫苗接種任務。

二是全力推進衛生健康爭先進位目標實現。不斷加快區疾控中心和大安中心衛生院工程建設進度,有效提升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攻堅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70%的鎮街衛生院要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10%的鎮街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全域開展基層衛生創建,新驛鎮、新鎮啟動國家衛生鄉鎮創建工作,顏店鎮通過國家衛生鄉鎮技術評估。省級衛生村建成率達到60%以上。強力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進入全省前37名。

三是跨越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中醫院深化與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機制,年底前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不斷推進鐵路醫院振興發展。積極啟動縣域醫療次中心和社區醫院建設,進一步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年內建成中心村衛生室10處,省級示范標準村衛生室5處,市級示范標準村衛生室10處。

四是全面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改革完善公共衛生決策指揮、監測預警、預防控制、醫療救治、應急物資保障等“五大體系”,全面完成階段性建設任務。強化重大疾病防控,全力開展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如期完成創建目標任務。

五是縱深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醫療機構精細化管理。深化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建立雙向轉診的有效機制。大力開展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守正創新年”活動和監督執法“藍盾行動”,探索不同風險的差異化監管模式。

六是扎實推進健康建設。深化落實區政府《關于貫徹健康行動推進健康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鞏固省級健康促進示范區創建成果,做好迎接省級復審各項準備工作。啟動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和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確保婦幼健康三大核心指標繼續穩中有降。嚴格落實各項老年人優待政策,深入實施“智慧助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