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監督管理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02 05:51:49

導語:全市監督管理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監督管理工作要點

2013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推進富民強市、建設幸福,以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為中心目標,突出抓好安全責任落實和風險防控工作,著力夯實日常監管、隊伍建設和保障能力三大基礎,努力爭取在鄉鎮監管站所建設、食品藥品信息化建設、縣級藥品快檢能力建設、重點區域小餐飲整治上取得新突破,為全市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可靠的飲食用藥安全保障。

1、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引導全系統干部職工以十八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科學謀劃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積極改進監管方式、全面提升監管效能,努力把十八大精神落實到為民監管的具體行動之中。

2、抓好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全面完成縱向和橫向監管事權責任劃分。推行網格化監管,實行“片警制”,將監管責任落實到人。推行綜合執法和標準化執法,實現監管全覆蓋。推行錯時執法,實施全時段監管。采取獨立設置食品藥品監管站(所)、與其他基層單位合署、聘用人員單獨派駐等方式,推動縣(市、區)政府加強鄉鎮(街道)監管網絡建設。適時召開鄉鎮(街道)監管網絡建設現場會。

3、全面加強安全風險防控。制定風險會商辦法,實施和完善風險會商制度。建立風險會商情況定期上報和情況通報制度。探索建立健全風險信息管理、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風險處置等機制,建成完善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4、抓好藥品流通使用監管。以實施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為契機,進一步規范藥品市場經營行為。做好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管理權限調整工作,完善修訂零售藥店許可程序和GSP認證程序。繼續實施藥品零售企業安全信用分級管理制度試行工作,全面提升企業經營條件和規范經營行為,推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流通領域的結構調整。深入推進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強化基層建設,健全制度體系,創新監管手段,以創建活動推動藥品監管工作效能提升。加強對基本藥物配送企業監督檢查,充分發揮中國藥品電子網作用,完善配送企業檔案,實現精細化監管。落實監管責任,完善監管體系,有效利用監督抽驗技術手段,對轄區內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實施全覆蓋監督檢查,定期開展藥品流通使用安全風險評估會商,不斷完善安全風險防控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

5、加強安全監管調查研究。搞好中藥材質量、化妝品經營、藥用輔料、藥包材、處方藥、性用品、小餐飲等領域監管的調查研究,不斷健全完善各項監管制度。

6、大力加強藥品生產監管。強化對藥用輔料、中藥飲片及中藥制劑、特殊藥品、藥品委托生產(檢驗)的監管,做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將市、縣兩級監管責任落實到人。建立健全藥用輔料企業信用檔案建設。按時完成新修訂藥品GMP認證。所有在產無菌藥品企業(車間)和50%的其他企業通過新修訂藥品GMP認證。強化基本藥物生產質量監管,確保質量安全。繼續推進基本藥物全品種電子監管和全過程監管。完成國家和地方新增基本藥物品種電子監管工作。做好中標基本藥物備案工作。強化風險管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藥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全面推行約談、“黑名單”、質量受權人制度,抓好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企業落實責任。

7、抓好醫療器械安全監管。規范完善經營許可行為,科學劃分市、縣權限,規范流程,嚴格標準、積極做好行政許可受理、審批工作。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對上年度信用評級差的企業加大監督檢查頻次,推進信息化監管和風險防控工作。切實加強不良事件監測工作,充分調動市直醫療機構上報積極性,提高均衡度和嚴重報告比例。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建立檢查員庫,加強培訓,提高監管水平。

8、抓好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全面推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受權人制度和產品安全責任人約談制度,督促企業落實重點原料登記管理、原料供應商審核、索證索票等要求。加強對高風險品種和重點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強保健食品經營備案管理,深化保健食品化妝品流通環節專項整治。建立化妝品產品備案事后監督檢查機制。探索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加大監督抽驗和風險監測力度。推進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

9、抓好餐飲服務食品監管。完成持證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管理和等級公示。嚴格落實學校食堂季度檢查制度。開展學校周邊、旅游景區、重要街道、窗口地帶等重點區域餐飲安全整治。在有條件的餐飲單位推行“廚房亮化”工程。認真做好“十藝節”等重大活動餐飲安全保障工作。加大監督抽檢力度。深入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食品違禁超限、假冒偽劣專項整治和重點品種綜合治理。

10、深入推進安全示范創建。拓展示范創建的廣度和深度,繼續開展示范縣(市)、鄉(鎮、街道)、示范街、示范單位創建。開展保健食品經營示范創建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創建。

11、提升藥品稽查工作效能。完善12331舉報投訴運轉機制,完善協同辦案機制,完善聯合打假治劣機制,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利用互聯網、郵寄和物流渠道銷售假藥案件;集中力量開展對安全風險大的重點類別和突出問題的專項稽查活動;科學推進藥品抽驗工作,加大對違法廣告藥品的監測力度和監督抽驗力度;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繼續加強稽查隊伍與能力建設,規范稽查執法行為,多措并舉全力提升稽查工作效能。

12、全面提升干部隊伍素質。繼續組織實施干部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努力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綜合監管能力。在市縣建立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隊伍,完善社會監督機制。繼續開展藥品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工作。創新教育培訓方式,抓好食品藥品監管人員各類教育培訓工作,繼續做好從業藥師、藥品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13、加快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展規劃執行中期檢查,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做好食品藥品檢驗機構資質擴項工作。提升檢驗檢測和審評認證能力。加強縣級藥品快檢能力建設,統一制定檢驗項目、檢驗設施、操作規程等標準,建成高質量的標準化縣級藥品快檢機構。

14、加強食品藥品信息化建設。加快建設集審批、監管、抽驗、應急、處罰、服務于一體的行政執法、信息監測、政務公開、內部管理、決策支持、應急管理等六大信息應用系統,盡早實現與上級局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業務協同、統一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信息系統。

15、大力加強依法行政建設。大力推進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和說理性執法文書制度實施和行政執法制度建設。強化執法監督,強化執法責任落實,開展執法檢查。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培訓,抓好普法工作。

16、提高機關政務工作水平。提高工作統籌協調性。完善督查督辦和年度考核機制,促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加強政府信息公開。規范公文處理。加強應急、值班工作。加強行政受理服務工作。

17、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全系統開展“踐行監管為民理念、推進誠信監管建設”主題教育活動,積極打造“飲食用藥安全為先”服務品牌。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窗口創建活動,推進全系統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實現進位升級。

18、全面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制定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施意見》,組織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認真落實“”制度,提高機關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黨員干部政治思想素質。深入開展“學習黨章、貫徹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加強作風建設,促進廉潔從政,樹立良好形象”主題教育活動。

19、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堅持懲治和預防并舉,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把政風行風民主評議列入年度考核內容,推進監管效能有效提升。強化服務意識,優化醫藥發展環境,積極打造監管服務短信平臺和“12331”舉報系統品牌,確保食品藥品和監管隊伍“兩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