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工作要點(共3篇)
時間:2022-03-04 09:36:39
導語:文廣局工作要點(共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全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線,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以“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突出“先進文化引領、文化服務提升、文化管理創新、特色文化培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隊伍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堅持“抓主抓重、苦干實干、提速提效、爭優爭先”的工作方針,奮力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一、堅持完善設施與豐富活動并重,增強公共文化保障能力
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公益化、基本化、均等化、便利化”為目標,深入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提升年”活動,為城鄉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一是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載體。認真總結農民文化樂園試點建設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有效整合村級零星分散的文化資源,結合美好鄉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向中心村延伸。全面實施以縣圖書館為總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服務點的縣鄉村三級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建設,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在梅山老城區設立縣圖書館分館,讓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更加健全。
二是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以實施公共文化場所免費開放和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為抓手,以增強動力、激發活力為目標,不斷探索縣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管理運行、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定科學有效的考評細則。加大考評力度,以評促建,切實提高其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是大力開城鄉展群眾文化活動。繼續開展紅色文化“四進”、“書香”圖書漂流、民歌擂臺賽、天貺文化節等活動,廣泛開展“歡樂廣場、幸福”廣場群眾文化活動,打造具有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動品牌,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等流動性文化服務,精心組織節慶文化活動,大力扶持民間文藝團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帶動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鄉村文化蓬勃發展,以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堅持健全機制與繁榮創作并重,提升先進文化引領能力
圍繞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縣“打造美麗縣城,建設美好鄉村”現實題材為重點,以全縣專業余創作隊伍為骨干力量,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進一步激發文藝創作生產活力。出臺一個辦法:研究出臺《縣文藝創作獎勵辦法》,設立文藝創作獎勵基金,建立健全文藝作品的創作獎勵機制;組織一個大賽:面向縣內外開展“中國夢·夢·我的夢”文藝作品征稿活動,遴選優秀作品,根據體裁,推薦至相關刊物發表或編排成舞臺藝術予以展演;舉辦一個畫展:舉辦“畫說”籍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書畫展;創編一臺戲劇:創作完成以金剛臺婦女排為題材的山歌情景劇《大別山月》,并爭取搬上舞臺;辦好一個刊物:繼續辦好內部交流刊物《文藝》,擴大范圍,提升影響力,為全縣專業余作者作品展示提供平臺。努力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力作,切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人民、推動發展的作用。
三、堅持強化監管與優質服務并重,激發文化市場發展活力
一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場監管網絡。繼續完善縣文化市場管理工作聯系會議制度,組織開展集中行動,加強職能部門之間協作配合。積極構建以縣文化市場執法隊員為主體,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市場協管員、村級文化市場信息員為輔助,“五老”義務監督員為補充的立體化監管網絡,推進縣鄉村三級聯動,及時掌握文化市場動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監管效果。
二是加強文化市場執法隊伍培訓。采取個人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以老帶新與以案釋法相結合的辦法,對全體執法隊員進行定期培訓和分期輪訓,提升執法人員執法水平。同時不定期組織開展文化市場協管員、義務監督員的文化市場管理業務培訓,全面提升文化執法管理隊伍執法水平。
三是加強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市場監管。堅持以“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文化安全”為重點,切實加強網吧、娛樂、演出、出版發行、廣播影視等重點領域市場監管,深入推進“掃黃打非”,持續開展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中小學教輔材料、廣播電視播出傳輸秩序、非法衛星地面接收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電視臺(點)、非法“網絡共享”和設備產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促進規范管理和依法經營、確保全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事業持續繁榮發展。
四、堅持保護傳承與培育品牌并重,彰顯縣域特色文化魅力
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傳承發展”的文化遺產保護方針,組織實施“六個一”工程,促進依法保護、科學保護。編制一批文保規劃:編制全縣文物保護總體規劃以及縣保單位天堂寨黃氏祠專項保護規劃;實施一批文物展陳:重點實施歷史文物館整體搬遷及歷史文物陳列布展、湯家匯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舊址接善寺等重要革命文物舊址的陳列布展工作;維修一批不可移動文物:完成國保單位立夏節起義策源地舊址—吳家店穿石廟、赤城縣郵政局舊址—湯家匯徐氏祠,縣保單位洪學智參軍地舊址—湯家匯文昌宮、《八月桂花遍地開》歌曲誕生地舊址—果子園佛堂坳小學舊址維修;開展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開展縣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挖掘整理一批非遺項目:編纂出版《民間故事集》和《民歌集》,啟動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建立健全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檔案;扶持一批非遺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積極鼓勵扶持各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開展非遺傳承活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傳承性保護向生產性保護轉變。促進紅色人文與綠色生態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文史物考、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等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彰顯縣域特色文化魅力。
五、堅持扶持引導與項目帶動并重,壯大文化產業綜合實力
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來抓,注重加強政策研究與指導,合理規劃產業發展布局,充分發揮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文化資源,謀劃推介一批文化產業新項目,著力打造旅游文化、休閑文化等特色文化產業。積極謀劃籌備設立縣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扶持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文化產業招商領域的對外開放。積極爭取大別山·國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項目早日簽約并啟動建設。
六、堅持以文化人與以人興文并重,形成文化建設強大合力
一是統籌抓好各項重點工作。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制,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認真抓好文廣新系統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美好鄉村建設、作風效能建設、文明創建、黨風廉政建設、依法行政、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信訪、計劃生育、安全生產、扶貧、雙擁、城鄉結對共建、組織、宣傳、統戰、老干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縣革命博物館要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影劇院要繼續做好會議接待、文藝演出等活動,努力提升文廣新系統整體工作水平。
二是加強民營文藝團體建設。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農村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相對接、相融合,實現由“送文化”到“種文化”的轉變。從資金投入、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加大對民營演藝團體、群眾性文化組織和農民文化樂園的支持力度,培養農村文化活動帶頭人,充分調動農村文化能人和文藝骨干的積極性,把群眾動員組織起來,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
二是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采取“走出去”委托培訓和“請進來”現場指導等有效方式,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工作者業務培訓力度,確保人均年培訓不低于7天。繼續做好“三區”人才扶持計劃,積極爭取各級文化單位來我縣開展文化對流援助活動。與縣教育部門協作,在全縣重點中小學校開展文藝特長“興趣班”,組織開展青少年文藝培訓,培養學生文藝興趣,為文化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三是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為重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教育,切實加強黨員干部職工隊伍建設。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認真查找文廣新系統黨員干部職工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問題,努力在提升廣大干部職工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省市縣重大決策部署的執行力上取得實效,在匡正風氣、改進作風效能上取得實效,在實踐根本宗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上取得實效,在提升工作能力、提高行政效能上取得實效,切實推進文化強縣建設。
第二篇
一、維護黨的紀律,保證政令暢通
組織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加強黨性修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加強對黨的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局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單位的集體形象。加強對省、市、縣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情況以及重要工程、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強教育監督,轉變工作作風
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認真抓好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省市縣關于改進工作作風方面的有關規定的貫徹落實。認真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鞏固和擴大“四走遍四推動”活動成果。嚴格執行厲行節約各項規定,嚴禁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行為。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清理黨政干部違規建房和多占住房等問題。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清理企事業單位私設“小金庫”及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
三、推進效能建設,大力提高執行力
深入開展“整頓作風、提高效能”年活動,重點整治“粗、漠、慢、庸、散、懶”等不良風氣。繼續開展“三項評議”活動,促政風帶行風;推行“三個公開”工作,提升工作效能;推行執法用車“GPS”電子監督管理,規范干部用車行為;開展“三評三促”活動,激發干部職工爭先創優意識;進一步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加大效能考評力度,推行績效管理和行政問責。
四、強化源頭管理,建立健全預防腐敗長效機制
貫徹落實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4—2017年工作規劃》,制定本單位實施辦法。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和廉政風險法規等教育,積極實施“黨員領導干部關愛教育工程”,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增強黨員干部防腐拒變的意識。認真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積極探索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進行有效監督的途徑和方法。深入推行“三個公開”和干部監督進社區等工作,強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落實“一把手”“三不管”(不直接分管財經、人事、物資)的規定,加強財務和項目資金審計監督,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五、明確職責分工,齊抓共管見成效
成立以局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局屬各單位負責同志位成員的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協調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按照“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局班子成員要切實負起責任,管好所分管的部門。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按照2014年反腐敗工作任務分工,自覺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第三篇
一、加強基礎建設,推進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堅持標準,加快進度,全面完成11個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建設任務,確保達到按期建成、建成即達標、建成能用好的目標要求。二是著力提升公共文化場所開放服務水平。以《省公共文化館服務標準》、《省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省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標準》、《省博物館服務標準》等為指南,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提升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免費開放的服務水平。擴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進一步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文化站、農家書屋等基層公共文化陣地,挖掘、傳承、創新民間特色文化,打造優秀文化品牌。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三是認真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項目。實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基層服務點、農家書屋、農村文藝演出、農村電影放映、農村體育活動運行補貼,進一步豐富農村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健全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機制,積極普及數字化流動放映,切實加強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管理,確保完成全年2712場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
2、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實施城鎮數字影院建設。按照省廣電局的統一部署,搶抓機遇,爭取支持,加快推進我縣數字影院新建和改造步伐,確保年內新建或改建一座以上數字電影放映場所。二是推進大別山•國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積極爭取大別山•國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招商引資簽約并啟動建設。全面完成紅軍閣、紅32師成立舊址異地復制和抗戰省政府舊址異地復制景觀工程及周邊環境整治。
二、繁榮文化產品,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3、努力繁榮文學藝術創作。一是繼續辦好《文藝》,積極開展廣泛的文化藝術交流,力求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積極組織縣內專業、業余作者創作文藝作品參加全國和省、市舉辦的各類征文(稿)活動,以鍛煉隊伍。三是圍繞“歌頌黨的十八大,建設幸福新”這個主題,組織開展一次文藝創作大賽,創作生產一批具有特色、時代精神、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效益性相統一的優秀文藝作品。
4、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大力營造喜慶祥和的文化氛圍,積極組織參加文廣新系統慶祝活動和各項重要文藝賽事。開展以送戲、送紅色文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文化“四進”系列活動,以及“宣傳黨的十八大,歌唱幸福新生活”全縣文藝巡演。全力配合辦好第二屆中國大別山()山水文化旅游節、大別山歌會、民歌擂臺賽、天貺文化節等品牌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文化活動,推進鄉鎮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和廣場文化等各類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規范市場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5、加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堅持管理與發展并重,著力營造平安、和諧、誠信、繁榮的文化市場。創新監管手段,完善監管系統,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加大對網吧、動漫城等游藝娛樂場所執法力度,著力解決網吧接納未成年人、電子游戲室博彩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圍繞重要時段和重大活動適時開展文化市場綜合整治和集中執法行動,嚴厲查處文化市場中的無證經營行為。加強校園周邊文化文化環境治理,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一個的良好社會文化環境。嚴肅審批紀律,提升服務水平,規范文化市場行政審批行為。加強文化市場安全生產工作,爭創平安文化市場。
6、加強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切實加強宣傳管理,嚴格執行播出審查、收聽收看等制度,嚴把節目的政治導向、價值取向和審美品位。高度重視安全播出管理,堅持不懈抓好安全播出運行、維護和管理等各項工作。認真落實安全播出責任制,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重大活動、重要節日、重點時段的安全播出。堅決查處擅自開辦播出機構、擅自增設頻道頻率等問題。突出抓好廣告播出管理,整頓虛假低俗廣告。加強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管理,堅決查禁非法設臺(點)。繼續開展打擊非法“網絡共享”網站及其設備專項治理行動,打擊非法銷售“電視棒”行為。
7、加強新聞出版版權市場監管。深入開展“掃黃打非”,積極開展打擊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專項行動,加大出版物市場監管力度。繼續推進整治網絡淫穢色情、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凈化網絡文化。認真組織實施2013年春秋季中小學生教輔材料出版發行專項檢查,鞏固中小學教輔專項治理工作成果。組織抓好“3.18”文化市場法制宣傳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12.4”法制宣傳日等重點宣傳活動,增強新聞出版市場主體誠信守法、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意識和能力。深入推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和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軟件正版化工作。
四、提升文博水平,建設特色文化遺產傳承體系
8、加強文物保護。完成紀念洪學智將軍誕辰100周年活動相關工作任務,實施洪學智紀念館改造、展陳提升工程;拍攝《洪學智將軍紀念館文物的故事》電視專題巡禮片。積極參與實施湯家匯紅色旅游項目和《八月桂花遍地開》舊址規劃及局部建設。結合“文化遺產日”、“國際博物館日”等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文物保護宣傳活動。縣革命博物館要不斷提升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水平,繼續推進“美好黨旗紅”—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加強四級文物保護單位及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編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維修方案。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國保單位列寧小學、立夏節起義舊址維修,縣保單位商城中心縣委舊址維修和李開文故居維修。加強文保單位的安全檢查,加強縣、鄉、村三級文物保護網絡建設。
9、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宣傳,以項目保護和傳承人保護為中心,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促進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永續傳承。搜集整理編纂《民歌》、《民間故事》。認真做好2013年全市非遺成果展活動,積極開展非遺展覽、演出等活動。
五、強化改革創新,著力提升文化發展實力
10、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堅持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我縣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建立完善縣文化產業項目儲備、文化產品和投融資項目庫。積極培育演藝市場,鼓勵和支持省紅杜鵑演藝有限公司、紅韻藝術團和大別山農民之友藝術團舉辦演出活動。推進文化與旅游相結合,重點打造“紅色”文化與自然景觀的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內涵,以旅游擴大文化的傳播和消費。引導和協助符合條件的文化企事業單位申報“文化強省”、“文化強市”資金,助推文化企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11、統籌抓好各項工作。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制,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認真抓好文廣新系統招商引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美好鄉村、行政效能建設、文明創建、黨風廉政、依法行政、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信訪、計劃生育、安全生產、駐村扶貧、雙擁創建、城鄉結對共建、同心示范工程、組織、宣傳、統戰、老干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影劇院要繼續做好會議接待、文藝演出等活動,努力提升文廣新系統整體工作水平。
六、努力提高素質,全面加強文廣系統隊伍建設
12、加強隊伍素質教育。以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教育,推動學習十八大精神活動向深度和廣度拓展。深入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活動貫穿思想建設全過程。加強職業道德和作風建設,開展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教育。認真組織文化、文物市場執法隊伍和鄉鎮綜合文化站長等業務培訓。
1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制度和制約機制。積極開展理想信念、黨紀法規、科學發展、廉潔自律教育,牢記黨的宗旨,忠誠踐行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大力營造風清氣正、干凈干事的發展環境,形成干事創業、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工作局面。
14、加強政風效能建設。繼續抓好行政作風效能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8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30條、縣委縣政府28條有關規定,切實履行好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繼續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窗口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繼續推行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和過失追究制,建立健全獎優罰劣的考評機制,形成優質高效的工作狀態,達到群眾滿意的社會效果。
- 上一篇:商務局黨組織星級自評報告
- 下一篇:文廣新局依法行政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