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18 09:52:01

導語:民政局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工作要點

一、健全和完善現代社會救助機制,切實維護困難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切實做好城鄉低保工作

1、不斷加大低保對象核查、監督力度,嚴格審批機制,不斷完善基層干部及其親屬享受低保待遇備案管理機制,健全分類施保管理機制,最低保障標準達到城鎮370元/月,農村190元/月,切實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2、做好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政策有機銜接,將貧困人口中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兜底”的家庭,通過低保線與貧困線“兩線合一”,將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

(二)扎實開展城鄉醫療救助

1、鞏固擴大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成果,大力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切實做好城鄉醫療救助與新農合醫保和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擴大醫療救助受惠范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救助水平。

2、建立完善針對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制度,對大病慢病致貧、返貧等對象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及其他政策性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給予資助和實施醫療救助,確保病困群眾及時得到救助。

(三)切實加強特殊人員供養工作

1、認真做好城市“三無人員”救助工作,將符合政策的“三無人員”全部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全額支助“三無人員”參保。

2、認真貫徹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進一步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制度,本著自愿的原則,將符合集中供養政策的五保對象納入縣福利中心進行集中供養,并按照足額發放五保供養金。

3、不斷加強孤兒保障工作,完善孤兒信息,全額支助孤兒參合,按時足額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補助,確保孤兒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四)及時開展城鄉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工作。按照“扶貧幫困,分類施救”的指導思想,認真做好困難群眾的臨時救助工作,將城鄉低保戶、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作為救助的重點,在救助資金和救助力量上盡量傾斜,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加強救災應急機制建設,明確災情速報職責;規范災害救助申報審批程序,確保撥付及時、??顚S?。做好應急搶險和防汛工作,做好汛期值班,切實加強救災應急物資的管理工作。

(六)加強流浪乞討救助工作,認真做好生活無著的流浪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難人員的救助、勸返和護送工作。

二、加快社會福利和老年事業發展

1、切實加強福利中心的建設與管理,做好集中供養五保對象的入住、管理工作,集中供養五保老人標準達到400元/人.月,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2、建立健全高齡老人補貼的監督保障制度,加大老年維權力度,營造全社會愛老助老氛圍,切實做好擴面提標高齡老人津貼發放工作,及時足額發放高齡津貼。

三、鞏固提高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水平

1、切實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認真落實安置政策,強化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模式,做好退役士兵、軍休干部的接收工作。

2、及時足額發放各類優待撫恤金,切實保障涉軍群體各類優撫待遇的落實。

3、按照安置條例安置轉業士官及城鎮退役義務兵,確保接收安置率達100%。

四、夯實基層政權

1、進一步深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結合新農村建設,突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進一步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落實。

2、進一步指導各村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拜訪老黨員、老干部、婦女代表等形式,集思廣益,全縣81個村都完善了本村的村規民約,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村民自治工作新格局。

3、加強村務公開的指導監督,成立“村務公開”工作檢查小組,對各村村務公開內容審核、程序規范、形式確定、時限界定和運作監督等進行監督檢查。

五、加強社會服務功能

1、加強婚姻登記的規范化建設,婚姻登記工作規范運作,確?;橐龅怯浐细衤蔬_100%,不出現一例違法辦理婚姻登記。

2、持培育、監管并重,做好社團登記管理工作,嚴格審批條件,社團年檢合格率達100%,確保民間組織健康發展。依法開展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的年檢工作,認真組織開展縣境內非法民間組織的清理工作。

3、切實加強縣與縣、鄉(鎮)與鄉(鎮)行政區域界線的確定、管理,鞏固平安邊界成果,積極做好縣級行政區域界線的聯合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