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22 08:23:16

導語:發改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改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以及省、市、縣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系列指示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預防和治本上下功夫,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強化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要從基礎抓起,從源頭抓起,從日常監管抓起,從長效機制抓起,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現提出我局2016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請認真組織實施。

一、工作目標

全縣工業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及民爆銷售企業安全生產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建立健全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大力推進工業企業、商貿流通企業、民爆銷售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確保不發生因監管不到位而負有責任的特大事故;切實做好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的落實工作,確保不突破上級下達本行業的控制指標。各企業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不發生人為責任造成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盡力減少一般事故,確保無職工傷亡責任事故。

二、工作要點

(一)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要求各企業一是要建立健全應對各類事故的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機制;二是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制定完善安全工作預案,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確保預案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應急措施,并在規定時間內報告當地主管部門、安監部門和應急管理部門。

(二)堅持依法開展安全生產工作

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開展監管工作,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臺賬。重點打擊工業企業、電力企業和民爆銷售企業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抗拒安全執法和違背建設項目安全生產“三同時”規定的行為;密切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查處拒不整改安全隱患的行為,做到現場發現問題,現場依法進行處理。

(三)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1.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持“一把手”對安全生產負總責,各分管領導對分管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具體負責,認真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職能,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措施;督促工業企業、電力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和民爆銷售企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完備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各鄉鎮要與轄區內企業層層簽定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建立縣、鄉(鎮)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體系。

2.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工業企業、電力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和民爆銷售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業主)是本單位(項目)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安全生產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要建立嚴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度標準,并落實到車間、班組的生產過程之中,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常態化、規范化、標準化。繼續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切實推進企業安全生產達標工作。保證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生產一線從業人員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理行動

1.建立完善隱患治理長效機制。要加大安全生產檢查、督查力度,堅持零容忍、嚴執法,嚴格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和隱患“閉環式”管理,要把安全責任落實到行動上、崗位上、人頭上,形成責任具體、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堅實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企業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要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每個作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資金。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綜合督查和專項檢查制度,定期對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檢查,通過下達整改指令書、掛牌督辦等有效措施,切實抓好整改落實。要求各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鞏固近年來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成果,要嚴格開展隱患排查自查自糾工作,并將隱患排查情況及時向我局匯報,同時報送安委會其他成員單位。

2.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全年,聯合我縣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專家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次以上。規模以上企業要按要求建立《規模以上企業安全管理臺賬》,對規模以上企業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時,重點對照《規模以上企業安全管理臺賬》內容核查落實情況。逢重大節日、重大活動組織專項檢查,平時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對重點企業進行不定期檢查。在實施檢查過程中,對發現問題的企業提出具體整改措施,并限定整改時限,重大問題及時報告安委會辦公室。主要督促檢查內容:

(1)督促企業貫徹國家制定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相關行業標準、規范。督促企業法定代表人落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安全投入、管理、裝備等措施落實到位。

(2)督促企業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生產工作。

(3)督促企業法定代表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其它崗位人員特別是新錄用人員,要培訓合格后再上崗。

(4)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完善各類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和設施的使用與管理,按法律要求參加工傷保險。

(5)督促企業加強特種設備管理,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廠內機動車輛、起重設備等特種設備及安全工器具、電氣設備、防雷防靜電裝置、水庫大壩定期檢測,檢測率和合格率都必須達到100%。

(6)督促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增加安全生產投入,用于企業安全技術措施、職工教育培訓、制訂應急救援預案、改善勞動條件等方面。

(7)督促新建、改擴建工程項目,必須按規定報批,同時進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審驗(安全設施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和安全評價,手續不完備的不得開工建設,未按規定驗收的不得投入運行。

(8)督促企業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對一時不能整改的事故隱患要實施跟蹤監控。

(9)督促企業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演練。每年組織應急演練不少于兩次,其中每年汛期必須開展防洪應急演練。

3.加強電力行業安全生產工作。(1)繼續推進水電站安全專項整治和水力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對已開展整治的水電站進行梳理和復查,對拒不整改的電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推動已達標企業復查工作,提升水電行業整體安全水平。

(2)強化電站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水電站大壩安全注冊登記制度,督促水庫電站開展大壩安全鑒定,全面篩查病險大壩,消除水庫電站重大安全隱患,督促水電站做好防洪度汛及應急搶險相關工作。

(3)指導電網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指導電網企業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協調電網企業做好重大節日和重要節會的電力保障工作,確保電網運行安全。

(4)加強電力用戶安全用電管理工作。按照《重要電力用戶安全用電管理辦法》,督促高危重要電力用戶落實用電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供電企業對重要電力用戶用電安全和電力設施安全保護進行檢查;嚴把重要電力用戶入網安全關,杜絕帶隱患入網;督促重點電力用戶建立健全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切實加強重要電力用戶安全用電管理。

4.加強防汛及防地質災害安全工作。針對我縣水電企業點多面廣的特點,認真組織開展汛前安全大檢查,督促相關單位建立健全防汛組織機構、制定完善防洪預案、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建立防汛搶險隊伍、落實防汛工作措施。對水電站重點檢查取水樞紐、前池、廠房受洪水、泥石流威脅和大壩位移及變形監測情況,確保安全度汛。要督促各單位將防洪預案及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及時上報當地防汛部門審查備案,督促各單位排查地質災害隱患并落實監控整治責任人。存在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要及時報告縣國土資源局,并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

5.加強民爆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認真做好民爆物品生產許可、銷售許可等年檢上報審查工作。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深刻吸取近年來國內民爆行業發生的各類事故教訓,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回頭看”活動,重點檢查盲區和死角,定期篩查容易引發事故的設備的運行情況。適時與安監等部門聯合開展民爆企業專項整治行動,采取“四不兩直”方式(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進行檢查。依法嚴厲打擊“三違”(違法建設、違法生產、違法經營)、“四超”(超時、超產、超員、超量)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6.加強商貿流通企業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全面排查消防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的建立及落實情況等。二是認真查找和排除人群集中的商場、超市等場所的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隱患,是否結合實際制定應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規范促銷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防火、防擠、防人為破壞,杜絕發生安全事故。三是加強對成品油市場的安全管理。對轄區內各加油站加油機、配電設施、防雷電設備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五)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和基礎工作

1.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健全安全工作機構,配齊監管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確保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嚴防出現安全監管真空。

2.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進一步督促企業嚴格按照“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以及從業人員轉崗、換崗的安全教育,完善企業員工特別是農民工安全技術培訓機制,使培訓率達到100%。各企業要嚴格執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規定,未經安全培訓合格的,一律不允許上崗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