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服務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29 09:11:21
導語:餐飲服務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6年,全縣餐飲服務監管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食品經營監管工作會議、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和全省食品生產經營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堅持以問題導向、依法治理為主線,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創新監管舉措,強化日常監管,加大整治力度,堅持社會共治,守住餐飲食品安全底線,保障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一、推動制度建設,完善過程監
(一)根據國家總局工作安排,按照風險管控、分類許可原則,改革食品經營許可制度,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數據庫系統建設和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二證合一”。
(二)加強餐飲企業內部管理,進一步完善臺賬登記、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衛生管理、餐廚垃圾處理等制度。
(三)扎實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工作,以等級評定和公示為抓手,開展尋找“笑臉”就餐活動,逐步提高尋找“笑臉”就餐認知度,實現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全覆蓋。
(四)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監督和指導,繼續健全完善農村自辦宴席申報備案、廚師持證上崗、食品及原料檢查、加工場所和用具清潔消毒等制度。積極探索學生“小飯桌”、“敬老院食堂”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五)完善旅游景區“農家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旅游景區服務安全監管。
二、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日常監管
(一)認真開展餐飲服務監管業態調查摸底工作,詳實掌握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狀況,建立健全餐飲企業監管數據庫,推進餐飲監管信息化建設。
(二)大力推進餐飲服務監管重心下移,加強對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的日常監管。
(三)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完善日常監督檢查通報制度,及時在網站和媒體上公開監管信息。
(四)加強農村餐飲服務監管,提升農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
(五)配合教育部門開展春秋季學校食堂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督檢查。確保學校食堂配備一名食品安全專職管理人員,著力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三、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
(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創新監管手段,強化監管措施,建立長效機制。
(二)完善監管體制,實施網格化、痕跡化、精細化管理,構建監管網、督查網和巡查網,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三)積極推進餐飲服務“明廚亮灶”工作,明確建設任務和考評標準,重點是大中型餐飲企業、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實現餐飲服務操作過程可視,提高學生家長和餐飲消費者的安全感。
四、開展專項整治,提升防控水平
(一)強化對農村、城鄉結合部、學校周邊、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的專項整治,突出大中型餐館、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等大型聚餐消費場所,開展重點防范,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二)強化對餐飲服務環節不合格食品處置情況的督查,特別是監督抽檢及投訴舉報中問題產品的處置,及時追根溯源,嚴肅查處。
(三)繼續推進小餐飲整頓規范工作,在鞏固去年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小餐飲示范店、示范街創建工作,今年新創建100家小餐飲示范店、1條小餐飲示范街,確保年度整規任務完成,全面提升小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開展食品添加劑、野生蘑菇、冬季火鍋、夏季涼菜、年夜飯等專項監督檢查。
五、加強宣傳培訓,提高監管能力
(一)廣泛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活動,舉辦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講座,提高廣大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積極發揮“四員”作用,健全完善基層監管網絡體系,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宣傳工作。
(二)組織開展餐飲服務企業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培訓,明確崗位職責,強化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
(三)通過多種手段,采取普訓、輪訓、專題培訓、模擬演練等方式,加大監管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專業化技能。
六、推進誠信建設,構建社會共治
(一)健全餐飲服務信用管理檔案,實行分類分級監管。開展餐飲企業約談工作,對苗頭性問題、發生過較大食物中毒事故、已暴露問題又不及時整改的企業要及時約談當事企業和當事人,提出警示告誡,確保整改到位。
(二)實行餐飲企業“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規違法餐飲企業,查處后及時在媒體和網站上曝光,懲戒不良失信企業。
(三)積極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引導餐飲企業自愿落實主體責任。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落實有獎舉報制度,調動廣大群眾參與餐飲食品安全治理積極性。
(四)積極協調發揮上下之間、部門之間的聯合聯動作用,進一步明晰事權劃分,切實落實層級監管責任,努力形成社會共治格局。
- 上一篇:市場監督局春訓工作方案
- 下一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