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局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14 03:14:53
導語:市衛生局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一)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認真抓好《黨章》、《準則》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區州市委全委(擴大)會議的學習貫徹工作,嚴格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條例》要求,認真抓好各級中心組學習和“”制度落實,繼續開展黨組織書記講黨課活動,全年講黨課不少于4次。群眾對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滿意度在90%以上,群眾對班子領導能力的滿意度在90%以上。
(二)切實加強紀律建設。精心組織“紀律教育年”活動,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和“三重一大”“四個不直接分管”、黨務政務財務公開的要求,修定完善落實議事、決策、監督、執紀問責等制度。全面實行班子成員聯系(科室或黨支部)制度,嚴格落實重大事項向上級請示報告和與聯系點黨委委員溝通制度,力求決策民主、科學。繼續落實每季度向黨委匯報四項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各級干部請銷假制度。群眾對班子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滿意度在90%以上,群眾對班子黨風廉政建設的滿意度在90%以上。深入開展“四風”、“四風”隱形變異問題專題治理、干部不作為慢作為問題專項治理、基層黨員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活動。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發生失職瀆職行為被立案追究責任或通報的,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行一票否決。黨員干部受黨紀政績處分的,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行一票否決。發現或接到舉報有收受紅包、禮品禮金、私設小金庫、公款吃喝旅游、公車私用、掛床套取醫保資金等違規違紀現象經核實的,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行一票否決。
(三)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以創建“五好”
班子為目標,配齊配強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領導班子,明晰班子成員分工,加強各級班子履職盡責能力建設,群眾對各單位班子的整體滿意度在90%以上。以深入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窗口、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將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院打造成黨建示范點,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率達到75%以上,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窗口達標率80%以上,黨員承諾、踐諾、在職黨員“雙進”社區報到率均達100%。認真抓好黨員組織關系清理工作,繼續做好發展黨員工作,舉辦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根據新經濟組織黨建管理工作的要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建工作要向所屬服務站延伸,抓好所屬站黨的理論政策宣傳和黨員管理。重視抓好黨務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后備干部能力建設,各舉辦一期培訓班。
(四)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目標,繼續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健全各單位工、青、婦組織機構,定期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扎實開展“大學習、大宣傳、大培訓”活動,群眾對單位干部職工整體精神狀態的滿意度在90%以上。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講堂、“去極端化”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醫療行業行為規范、文明禮儀、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衛生行業“三好一滿意”活動和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完善長效機制,助推全系統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到2016年底,市級文明單位達到14個、自治州級文明單位達到8個、自治區級文明單位達到1個。
(五)持續抓好維穩、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按照黨政同責、失職追責的要求,完善“管理責任、保障責任、崗位責任、監督責任”四位一體的責任體系。鞏固平安縣市創建成果,對已命名的平安醫院、平安診所進行復驗,“平安家庭、平安科室”創建達標率均在95%以上,群眾滿意度達到95%以上,干部職工對平安建設知曉率和參與率達到95%以上。推廣普法網絡無紙化學法用法工作,干部職工學法用法參與率達到100%。認真落實《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國衛辦發【2015】86號)精神,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工作,杜絕發生越級上訪事件,確保年內不發生刑事、治安、火災等事故。實行安全生產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同時,對工作措施不力、履職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或惡劣影響的,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責任,直至免職。
二、統籌聯動,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六)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一是破除以藥養醫,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全面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工作,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降低虛高藥價。二是進一步推進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落實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三是優化市醫療衛生資源結構布局。根據自治區、州衛生資源配置規劃,制定《市衛生資源配置規劃》,從嚴控制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建設標準和大型儀器設備配備,大力發展社會辦醫,為社會辦醫預留足夠空間,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四是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結合市實際,逐步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按人頭、按服務單元付費的支付方式改革。五是進一步推進臨床路徑管理,規范診療行為。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繼續深入推進臨床路徑工作,增加實施臨床路徑病種數。截止2016年12月,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入院病例數的60%、出院病例數的40%。六是積極穩妥地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以高血壓、糖尿病和結核病為切入點,逐步擴大分級診療試點病種,落實急慢分治。探索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逐步完善雙向轉診程序,重點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上轉下轉診渠道。七是加快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遠程會診、遠程教育工作,重點加強與解放軍總醫院遠程會診平臺建設,將臨床路徑管理、抗菌藥物管理等納入醫院信息化建設內容。鼓勵市鄉醫療機構開展遠程會診。八是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與基層用藥相銜接,市醫院、一附院分院配備基本藥物品種數達到50%,基本藥物銷售額占藥品總銷售額的比例不低于40%。
(七)扎實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參合率保持在99.5%以上,個人繳費提高到160元,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580元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和門診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和80%,住院實際補償比達到65%。加強新農合基金監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穩定門診費用、慢性病和特殊病種報銷水平,降低基金透支風險。不斷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結合實際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按人頭、按服務單元付費的支付方式改革,覆蓋60%以上的出院病例數。繼續做好22類64種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全面實施好新農合大病商業保險工作,確保由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達到50%以上。繼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HIS系統的使用,使用率達到100%,即時結報率達到100%。
(八)鞏固完善基層運行新機制。繼續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創建活動”和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完成4家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任務。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考核結果與補助經費分配相掛鉤。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建設、設備購置經費,并認真做好村衛生室運行保障經費的落實。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著力加強日常監督、年度校驗等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識及命名。繼續推行家庭醫生/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轄區簽約服務率達到50%以上。認真落實鄉村醫生待遇、養老相關政策,以鄉鎮為單位在崗鄉村醫生參保率達到95%以上。
(九)不斷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認真執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增加使用總量不超過15%目錄外藥品,并實行零差率銷售的政策。繼續加強基本藥物配送管理,扎實做好合理用藥培訓工作。
三、提升公共衛生和衛生應急工作水平
(十)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落實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到80%以上,規范化電子檔年度使用率達到90%以上,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90%以上,孕產婦系統管理達到90%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60%以上,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保持在40%以上。
(十一)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落實預防接種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一票否決”制度,鞏固免疫規劃規范化管理專項整治活動成效,繼續實現以鄉鎮為單位,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的目標。積極做好各類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法定傳染病報告與管理,將傳染病報告發病率控制在600/10萬以內。加強麻疹防控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學校消毒隔離、疫情報告等傳染病防控制度。同時,繼續做好兩輪脊灰疫苗補充免疫活動,持續保持無脊灰狀態。繼續完善結核病新型防治服務體系建設,結核病人(疑似)總體到位率、新涂陽患者治愈率達到90%以上等各項防治工作質量指標任務。鞏固自治區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創建成果,完成擴大檢測、新增抗病毒治療任務及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實質量考核指標。繼續做好鼠疫、霍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要開設精神衛生科或心理治療門診,做好精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完善以市疾控中心管控、綜合醫院精神科技術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管理的精神衛生服務網絡。加強以碘缺乏病為主的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設,做好人間布病和包蟲病防治工作。積極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和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鞏固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成果,確保高血壓管理人群血壓控制率≥40%,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35%。扎實做好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相關知識宣傳工作,全市居民基本衛生防病知識知曉率達到85%,居民基本衛生防病行為形成率達到80%。
(十二)不斷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嚴格執行婦幼衛生績效考核,扎實開展產科質量管理年活動,不斷加強愛嬰醫院監管力度,深入推進孕產婦危重癥評審工作,進一步加強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確保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8%以上,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32/10萬以內,嬰幼兒死亡率控制在18‰以內,出生缺陷發生率較上一年度明顯降低。繼續推行孕產婦、0-6歲兒童保健“撕票式”購買服務。完成重大婦幼衛生項目各項指標任務。繼續鞏固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婚檢率達到90%以上。
(十三)全面提升衛生應急能力。鞏固自治區衛生應急示范市成果,完善衛生應急預案,強化衛生應急管理、培訓和演練。爭取年內與紅十字會聯合在一附院分院建立衛生應急培訓基地,年內舉辦2次衛生應急知識培訓班,組織考核型應急演練1次。加強各醫療衛生單位應急隊伍和物資儲備庫建設,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應急隊伍、裝備和物資等現有資源,進一步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著力構建以市人民醫院、分院專業救治機構為骨干,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托的醫療救治網絡,全面提高各基層醫療單位急救能力。
(十四)持續做好衛生監督執法各項工作。以強化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和執法能力建設、加大執法力度為目標,認真做好重點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檢查,公共場所監督覆蓋率及量化分級率均達100%。加快推進醫療機構服務的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對市鄉鎮醫療機構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醫療服務市場秩序。加強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特別是學校衛生的監督工作,積極開展消毒產品的監督檢查,保持監督覆蓋率及建檔率達100%。持續做好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驗和監測,做好涉水產品的監督檢查,確保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覆蓋率保持100%。
四、積極推進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十五)健全人才引進機制,重點抓好學科帶頭人、急需緊缺的高層次、高學歷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高校選拔畢業生、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綠色通道引進等多種途徑引進衛生人才30名,以滿足全市衛生事業全面發展的需要。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轉崗培訓為契機,進一步提升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市人民醫院、一附院分院建立醫師轉崗培訓臨床實踐基地。繼續開展福建衛生智力援疆工程。
五、鞏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成果,強化中醫民族醫藥工作內涵建設
(十六)落實支持和鼓勵中醫事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強中醫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中醫服務網絡。進一步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大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到2016年年底,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73%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8%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開展5項適宜技術服務;項目單位按要求完成中醫診療區(中醫館)服務能力建設。開展好中醫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普及70%以上社區、50%以上的村及50%以上家庭,居民對本轄區中醫藥服務滿意率在85%以上。
六、繼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就醫環境
(十七)繼續積極協調項目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服務環境條件。爭取援疆資金,啟動市人民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項目。啟動8家鄉鎮衛生院(除硫磺溝、廟爾溝外)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新建硫磺溝衛生院、廟爾溝衛生院消防水池建設項目。
七、鞏固深化國家衛生城市復審成果,扎實推進城鄉愛國衛生工作
(十八)認真落實《市城鄉愛國衛生及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考評辦法》,持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按照《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標準及職責分工》,協調組織愛衛會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形成合力,扎實推進城鄉環境、市容市貌、重點場所、病媒防制、農村改廁、健康教育、控煙履約等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
八、扎實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做好衛生資金保障
(十九)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強化支出預算約束制度,支出預算率達95%以上。推進預算決算公開工作,特別是“三公”經費公開力度,堅持每月公開一次。規范基層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堅持每兩個月審計一個單位,客觀評價領導干部任期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嚴格執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如實反映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取得的實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技術能力,全年舉辦基層財務人員培訓班4期、審計培訓班兩期。
- 上一篇:衛生局立項督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衛生系統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