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05 09:56:26

導語: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七五”普法驗收之年。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全國普法辦、省司法廳、省法宣辦、市司法局、市法宣辦和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主動適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做好“七五”普法總結驗收和“八五”普法規劃制定為主線,突出抓好肺炎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和法治鄉村建設,不斷增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水平,為法治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1.把學習宣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務。各級黨組織應集中開展學習活動。“七五”普法講師團應深入機關、單位、學校、企業、社區、農村宣講。

2.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司法廳、市司法局和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全面落實四中全會關于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的會議精神,大力宣傳我國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

3.健全完善領導機制體制。召開全縣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理順兩個小組的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4.總結“七五”普法規劃實施成果,謀劃“八五”普法規劃目標任務。對照省、市、縣“七五”普法規劃,開展“七五”普法自查,補齊短板,強化弱項,逐條逐項落實規劃要求。組織開展“七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總結、檢查、評估工作,做好“七五”普法規劃檢查驗收準備。評選“七五”普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研究起草全縣“八五”普法規劃。

5.持續深入開展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進萬家,使憲法精神深入人心。將憲法列入縣鄉黨委(黨組)理論學習內容,納入縣委黨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列為黨校必修課,舉辦憲法報告會、憲法學習培訓、憲法宣誓、憲法法律知識競賽等。會同教育部門開展好全縣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將憲法教育融入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組織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持續推動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的學習宣傳。

6.開展特色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積極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法治宣傳行動,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和以案釋法活動。繼續深入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江淮普法行”等活動。全面落實《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意見》,以法治助力脫貧攻堅。加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市場主體依法經營管理。深入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教育。組織民法學習宣傳系列活動,弘揚平等自愿、誠實信用、權利義務相一致、公序良俗等法治精神。督促指導相關部門,及時做好新出臺法律、法規和規章宣傳工作。利用各種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傳活動。

7.進一步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探索建立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按分管業務領域分別明確應知應會法律目錄,作為領導干部學法基本任務,納入年度述法基本內容。會同縣委組織部、縣直工委開展全縣國家工作人員憲法法律知識在線考試。

8.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開展法治課優秀教案評選,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開學第一課。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9.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三制四有”(責任清單制、定期調度制、督查通報制、有組織協調、有人員參與、有經費保障、有檢查考核)工作機制,制定2020年度縣直單位普法宣傳責任清單。縣直各單位要結合工作職能,制定本單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清單。組織開展法治典型案例、微視頻、微戲劇、微動漫以及普法教育課件等系列評選活動,著力打造一批高質量普法宣傳精品。統籌協調宣傳、組織、網信、教育、農業農村、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針對黨員領導干部、青少年、工人、農民、網民等不同群體,開展分眾式、差異化、菜單式普法。推動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在執法、司法過程中普法,形成普法工作大格局。組織開展重點執法普法單位年度普法工作評議,加強對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的考核檢查,探索實行第三方評估制度。

10.開展以案釋法活動。開展旁聽庭審活動,適時組織領導干部旁聽庭審。建立執法、司法、公共法律服務案例庫,征集上報法治宣傳教育、以案釋法典型案例。

11.加強法治鄉村建設。落實《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意見》,出臺我縣實施方案。繼續創建全國、省、市、縣“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加強已命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動態管理。組織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培訓,到2020年底,每個村民小組至少培養1名“法律明白人”、每個行政村至少培養1名“法治帶頭人”。推進農村法治文化陣地建設。

12.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積極創建全國、省、市、縣法治文化建設(法治宣傳教育)示范點,推動現有法治教育基地提檔升級。積極開展法治文藝作品創作,開展法治黃梅戲作品創作不少于1部,做大做強校園法治巡講特色品牌。開展“法潤江淮共筑美好”法治漫畫、故事、微視頻作品征集活動,各鄉鎮、法宣成員單位創作法治文化精品每類不少于1部。建立完善“全縣優秀法治文化作品庫”。做好2020年度全省“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推薦工作,編輯報送全縣普法與依法治理創新案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

13.推動“一地一品”普法品牌建設。落實《省關于加強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的意見》《關于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施工方案》、市《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縣《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積極推動校園法治巡講普法品牌效能提升,提高普法工作成效。

14.著力抓好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普法宣傳工作。落實媒體公益普法責任,建立縣級媒體公益普法工作機制,聯合縣融媒體中心等主流媒體,深入宣傳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重大活動、先進人物和典型做法。各鄉鎮、縣法宣成員單位要利用官網、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設立專欄開展普法宣傳。

15.加強普法骨干隊伍建設。舉辦“七五”普法業務培訓班,分級輪訓普法骨干,全面落實普法講師團點講、串講、巡講制度,推行授課質量評分打分及授課情況反饋制度。建立普法志愿者庫,開展普法志愿者“法律六進”活動。

16.落實普法經費保障。將法治宣傳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立逐年增長機制。嚴格普法經費管理,確保專款專用,保障法治宣傳工作順利開展。

17.加強活動信息宣傳。各鄉鎮、縣直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活動宣傳和信息報送工作,每周報送普法信息不少于1條,全年報送信息不少于50條,組織開展活動不少于12次;縣直法宣成員單位每月報送普法活動信息不少于1條,全年報送信息不少于12條,組織開展活動不少于2次,納入年度考核內容。

18.進一步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考核。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機制,做好縣政府法治宣傳教育目標管理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