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實施意見

時間:2022-09-04 08:31:29

導語:城市管理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管理實施意見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一年,也是我市“常金一體、東擴南移、苦干三年、強基進位”的關鍵之年。為進一步加強工作部署,明確新一年的工作重點和任務,使城管系統各部門思想高度統一,現就2013年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城市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腳踏實地,強化基礎,精細管理,努力打造人民滿意城管。在新的發展階段,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要強化基礎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從細節入手實施管理,做美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設美麗、宜居,2013年將精細化管理作為城市管理和服務的重要內容。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格再嚴肅,以制度化作為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2013年,要以長效化標準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層層健全和落實管理責任,提高管理實效,形成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格執法的局面。

一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今年重點要加強市容網格化和農村環境衛生考核督查力度,通過建立局、數字城管、大隊、環衛立體交叉的考評體系,使城市管理考核體系結構更加科學合理,責任更加明確,充分發揮考核結果導向作用,不斷提升城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進一步深化城管執法規范化建設,狠抓執法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按照職、權、責相統一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執法職權和執法責任,規范執法行為,確保行政執法的合法、規范、高效。

三是加快大城管體制構建。以完善的數字化城管機制為助推力,加快構建大城管體制。借助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平臺的力量,發揮“一級監督、二級指揮、三級考評”的功能,實現城市長效綜合管理的無縫對接,形成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四是緊跟數字化城管節拍,完善快速處置機制。本著“重點問題有效處置,一般問題快速處置,簡單問題現場處置,疑難問題集中處置”的原則,著力提高辦案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盡職再盡責,以網格化作為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繼續實施市容環衛網格化管理,創新機制,達到“全覆蓋、無縫隙、制度化、精細化”的城市管理目標,逐步形成市容管理網格化、責任制度化、管理科學化的工作機制。

一是深化網格化管理機制。按照“中隊負責、分類定標、隊員定點、責任到人、績效掛鉤”的管理要求,合理分配巡查力量和處置力量。每個網格確定一名責任隊員,層層落實責任制。針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流動性、反復性問題,做到“出門就上班、見事管事”,將日常管理與突擊整治結合起來,確保對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及時進行有效處置。

二是進一步加大網格化管理考核力度。2013年,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考核辦法,按示范路、達標路和一般路標準分類組織實施考核,突出對整改不到位的問題跟蹤考核。嚴格落實網格管理考核責任人制度,固定的網格管理員、中隊長、副中隊長、正式隊員對應網格掛鉤負責,局考核辦每月根據考核結果,對網格掛鉤人員進行獎懲。

三、全面再全效,以一體化作為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內涵。

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要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的要求,結合城市管理工作實際,以城帶鄉,加快城鄉一體化管理進程。

一是推行環衛保潔一體化。在保持市區城市容貌整潔優美有序的基礎上,將管理的著力點向城郊結合部和鄉鎮延伸,夯實管理基礎,致力探索創新,切實改善城郊結合部和農村的市容環境衛生面貌。進一步加快對“城中村”環境的綜合整治,擴大環衛保潔工作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全面接管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的環衛保潔工作,有效提升城郊結合部、城中村的環境衛生面貌。按照農村生活垃圾“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要求,繼續加大對鄉鎮保潔員的培訓力度,做好各鎮中轉站環衛設施的檢查維修工作,不斷提高城鄉環境衛生保潔水平。

二是開展好城管進鄉鎮、進社區工作。推進城管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在鄉鎮方面的職能,加快鄉鎮派駐中隊的組建速度,切實落實城管進鄉鎮工作的具體方案,強化對鄉鎮執法工作的指導,逐步推進鄉鎮星級中隊的創建,按照市市容管理示范路、達標路的標準,在鄉鎮開展市容管理示范路、達標路的創建活動。進一步深化城管進社區工作,通過整合執法人員、協管員、社區居委會、民警、志愿者的管理力量,落實好工作銜接制度,確保社區城管工作站的正常運作,履行好社區的管理職責,強化監督指導和考核,提高城管進社區的工作成效。

四、滿情再滿意,以人性化作為精細化管理的根本保證。

堅持“為人民管理城市,創人民滿意城管”的理念,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我們滿懷激情,體察市民的感受,考慮市民的需求,努力打造一支政府放心、社會認可、群眾滿意的城市管理隊伍。

一是強化隊伍建設。堅持教育引領,優化干部素質。繼續開展“1+1+1”執法培訓,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在全系統上下形成勤學習、肯鉆研、愛思考、會調查研究的濃厚學風,繼續開展城管系統“學法律、會說理、能辦案,爭當執法能手”主題教育活動,使一線執法隊員做到“三懂三會”,即懂政策、懂法律、懂業務,會執法辦案、會管理服務、會做群眾工作。加大城管隊伍的內部監督考核,進一步完善執法人員目標考核實施細則。對城管執法隊伍的執法效能、執法形象、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等實施全面監督,實行一崗雙責,切實做到“文明執法樹形象、嚴格執法求公平、勤政廉潔順民意”。

二是強化輿論宣傳。要著力加強對現代新聞傳播規律的把握,充分認識網絡時代帶來的重大機遇和轉變,以包容和歡迎的態度對待新聞媒體。一方面要進一步拓展與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溝通渠道,充分利用“兩臺兩報一網絡”媒體的作用,增強與媒體和市民群眾的交流和溝通,增強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對市民群眾通過網絡輿情、12345市長熱線、市長信箱、110轉接警等渠道反映的問題,高度重視并配備專門工作力量,及時簽發,及時整改,及時答復,使市民群眾關注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與市民群眾的互動,積極利用微博、社區網絡等互聯網手段,切實增強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與網民溝通的能力、釋疑解惑的能力,及時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加輿論的“正能量”。拓展“城管進校園”、“城管進社區”、“城管進企業”等活動內涵,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社會各界關注城管、支持城管、參與城管。

五、科技再科學,以數字化作為精細化管理的有力手段。

201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進一步提高數字化城管動態監管能力,整合資源,健全機制,逐步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大城管格局”的工作要求。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借助數字化城管的科技力量,進一步圍繞大城管格局,切實發揮大城管體制和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強大作用。一是充分發揮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的作用,著力提高實時監測與動態控制能力,利用數字城管實時監控、工作內容和工作實績透明的優勢,將數字城管考核與市容網格化考核有機結合起來,用完善的考評機制推動城管工作效能的提升。二是完善系統建設和績效評價體系,延伸數字城管的深度。根據去年運行的效果,針對時限和處置標準與實際有所出入的情況,及時對指揮手冊進行修改完善。同時,進一步更新部件普查數據,根據整體需求完成系統升級工作,確保案件的處置率和結案率穩步提升,將長效管理機制落到實處。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六、盡心再盡力,以長效化作為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標。

一是提升環衛精細化保潔的水平。全面提升環衛保潔質量,在精、細、嚴上下功夫,真正實現環衛管理工作由“粗放型保障”向“精細化服務”轉變。繼續優化環衛作業方式,在核心區借助機械化作業助推快速保潔機制,逐步擴大快速保潔模式區域。進一步推行“捆綁”式作業范圍,實行道路保潔和門前保潔同步,確保店面垃圾不落地、減少二次污染。進一步加強公廁、轉運站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和需求,完善餐廚垃圾、建筑垃圾處置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建筑渣土處置的監管力度。

二是提升市容秩序規范化管理水平。以“治亂”為重點,在注重日常管理的基礎上,以專項整治為突破口,集中優勢,集中精力,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城區開展市容占道經營、超門窗經營等專項整治活動,不斷優化市容秩序。制定具體方案,開展城郊結合部專項整治、重點區域專項整治、校園周邊、菜市場周邊等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市容長效管理水平。提升示范路精細化管理水平,鞏固提升門窗張貼、門頭招牌清除等亮點工作。在城區選擇成熟路段繼續開展市容管理示范路、達標路創建。加強戶外廣告專項整治,以整治為引導,以規范為基礎,以執法為保障,按照《市戶外廣告專業規劃》要求,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確保廣告設置規范有序,提升城市廣告設置品位。

三是進一步完善規劃執法“三三三”機制,保持查違、糾違的高壓態勢。杜絕“雙休日、節假日工程”,爭取做到新的違建零增長,老的違建負增長。積極探索建立查違控違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問責機制,增強巡查員和執法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效率,在考核、獎懲方面下工夫,創新考核機制,通過加大考核、獎懲力度,達到更早地制止、更少地拆除違建,建立起從預警到巡查、拆違以及事后問責的查違長效管理機制,提升規劃執法的整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