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建設工作意見3篇

時間:2022-03-27 08:35:35

導語:生態農業建設工作意見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農業建設工作意見3篇

第一篇

一、深入推進高效規模生態農業建設,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

(一)堅持優化生產力布局,在科學構建農業產業布局體系上實現新提升。

(二)堅持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推動高效規模農業升級上實現新提升。

(三)堅持農業科技創新,在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上實現新提升。

(四)加強農業重大項目建設,在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上實現新提升。

(五)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水平,在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上實現新提升。

(六)加大農業對外開放開發力度,在建立持續增加農業有效投入長效機制上實現新提升。

二、深入推進農業經營機制創新,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堅持“集中、集聚、集約”,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雙千億”跨越發展行動和“雙百提升”工程建設,大力實施“龍頭集聚、產業集群、開放驅動、項目帶動、創新推動、合作聯動”六大戰略,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推進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一)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二)加強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

(三)大力發展“一村一品”。

(四)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五)大力推進龍頭企業集群發展。

(六)全面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水平。

(七)建立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

三、深入推進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加快建立增收長效機制

積極開展農民收入倍增十大富民行動,鼓勵和支持農民走以糧富農、以工富農、以貿富農、以牧富農、以漁富農、以游富農、以特富農、以勞富農、以商富農、以城富農興業致富之路,促進分工分業,在“四化同步”中加快縮小城鄉、區域、行業、不同農民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健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

(一)堅持加快就業非農化進程,大幅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二)堅持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促進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穩定增長。

(三)堅持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農民財產性收入較快增長。

(四)堅持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提升農民轉移性收入水平。

四、深入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加快貧困地區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若干意見》,以100個重點貧困村為主戰場,以普遍增加貧困地區農戶收入、全面提升民生水平為中心任務,堅持全面惠及、戶戶受益,分級負責、分工協作,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區域聯動、協同推進,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堅持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兩項制度銜接”,著力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促進貧困地區面貌改善、加快“三農”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和可持續自我發展能力提升。

(一)加強統一規劃管理,抓好整村推進工程建設。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產生活條件改善。

(三)大力推進轉移就業,著力改善貧困地區民生。

(四)強化多方聯動幫扶,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

五、深入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

堅持“城市重拓、產業重融、鎮村重建、農地重整、要素重組”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路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圍繞“三宜三美”建設目標,深入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建立健全具有特點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一)以中心村建設為重點,在全面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上實現新突破。一是注重全域謀劃,在優化農村集聚發展格局上求突破。

(二)以完善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體制為重點,在深化城鄉統籌一體發展機制實現新突破。

(三)以深化重要領域配套改革為重點,在構建資源要素加速向農村配置的體制機制上實現新突破。一是完善農村土地要素保障配置體制。

六、深入推進工作作風轉變,加快提升農委服務“三農”發展水平

認真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若干規定,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以提升執行力、強化執行力為核心,以加強機關工作規范建設為主線,始終堅持組織廣大干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落實政策、落實措施、落實服務,創新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全面加強農委系統自身建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埋頭苦干的拼搏斗志、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推動全市農業農村工作“二次飛躍”提供堅強保障。

(一)確立一流目標定位,在開啟“三農”工作新篇章上謀爭先。

(二)彰顯一流精神風貌,在干部隊伍建設上抓提升。

(三)強化一流工作作風,在求真務實開拓進取上見實效。

(四)建設一流效能機關,在廉政勤政嚴明紀律上重制度。

(五)增強一流協調能力,在協作聯動發揮職能上聚合力。

統籌抓好直屬黨委建設、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務審計、農林水工會、行政服務窗口、對外宣傳、信訪穩定、安全生產、文明創建、檔案保密、計劃生育等工作,認真制定和實施年度各專項工作方案。始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扎實的工作,奮力開創我市“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共筑幸福家園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篇

一、堅持生態、規模、高效,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一)以優化生產力布局為重點,在科學構建農業產業布局體系上實現新突破。

(二)以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在加快發展高效規模農業上實現新突破。

(三)以深入推進農業經營機制創新為重點,在推動農業產業化跨越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四)以強化農業重大項目工程為重點,在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上實現新突破。一是加快設施農業工程建設。

(五)以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為重點,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上實現新突破。一是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六)以深化農業開放合作為重點,在持續增加農業有效投入上實現新突破。

二、致力農業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

(一)加快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機制。

(二)加快基層服務機構建設。

(三)加快現代農業人才和新型農民培育。

(四)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三、突出“三農”工作核心,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大力實施農民收入五年倍增計劃,在“三化同步”中加快縮小城鄉、區域、行業、不同農民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健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

(一)加快就業非農化進程,大幅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二)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促進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穩定增長。

(三)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農民財產性收入較快增長。

(四)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提升農民轉移性收入水平。

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

圍繞“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目標指向,堅持“城市重拓、產業重融、鎮村重建、農地重整、要素重組”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路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建立健全具有特點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融合發展長效機制,努力在全省率先形成以“三化”帶“三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一)以“宜業宜居”為重點,大力推進新型城鎮村居建設。一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二)以“創新率先”為要求,深化農村改革。

(三)以“均等均衡”為目標,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城鄉融合。

(四)以“合作合力”為推動,大力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一是推進區域統籌合作。

五、加強農委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推動“三農”工作科學發展的能力

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以深入開展黨員干部“五聯三推二促”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六型”領導班子和機關創建活動為抓手,以提升執行力主線,組織廣大干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落實政策、落實措施、落實服務,創新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全面加強農委系統自身建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埋頭苦干的拼搏斗志,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實現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動“三農”工作新跨越提供堅強保障。

第三篇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創農業發展新優勢

(一)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壯大優勢主導產業。

(二)深入推進農業經營形式創新,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四)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五)深入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集約發展能力。

(六)深入推進開放合作,持續增加農業有效投入。

二、大力促進農民增收,建立農民長效增收新機制

始終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大力實施“農民收入五年倍增計劃”,深入推進“十萬農民自主創業,百萬農民轉移就業”工程建設,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一)深化社會保障改革,著力構建農民增收的政策保障機制。

(二)充分挖掘農業增收潛力,著力構建農民增收的產業發展機制。

(三)鼓勵引導農民創業就業,著力構建農民增收的轉移就業機制。

(四)加快推進農村經營體制創新,著力構建農民增收的合作富民機制。

三、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城鄉統籌一體發展新格局

牢固樹立“全域”理念,堅持富民優先、改革創新、以城帶鄉、以鄉促城、融合發展,以深入推進省城鄉統籌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為統攬,以深入開展“整體推進年”建設為抓手,以“產業重融、農地重整、村居重建、要素重組”為基本路徑,在推進工業化中更加注重加強農業基礎,在加快城鎮化中更加注重統籌新農村建設,在擴大開發深化改革大局中更加注重城鄉改革協調聯動,不斷創新政策措施,著力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力求實現縣域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農村文明和農民富裕“五個程度”顯著提高,努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聯動發展、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

四、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三農”新本領

按照“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實效”的工作要求,堅定不移地在發展定位上抓提升、部門職能上抓轉變、工作思路上抓創新、改革發展上抓突破、奮發有為和求真務實上抓推進,切實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精”,推動我市“三農”工作跨越趕超,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