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鄉村建設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17 11:11:58

導語:美好鄉村建設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好鄉村建設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的決定》和市《2014全市美好鄉村建設工作意見》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提升我市美好鄉村建設水平,現制定2014年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二十字”方針和“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總體目標,按照“點、線、面”同步推進的工作思路,扎實抓好省級中心村建設、自然村整治、美好鄉村示范帶建設和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常態化管理等工作,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民幸福美好家園。

二、工作重點

重點圍繞“點、線、面”,全面開展美好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工程”、“美好鄉村自然村村莊整治工程”、“美好鄉村示范帶建設”和“農村環境衛生鞏固提升工程”四大工程,突出抓好8個省中心村,提升已建5個省中心村,整治100個自然村,推進兩條示范帶建設,打造鳳青線樣板路,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全覆蓋常態化管理。

(一)省級中心村建設工程。1.合理選點、規劃先行。按照“五個優先”和“兩個結合”原則為2014年省級中心村。各地要結合鎮村基礎、人口規模、資源稟賦、民俗文化等,切實加強分類指導,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編制中心村建設規劃。2、精心實施、打造精品。中心村建設重點飲水安全、污水處理、村內道路、供電、通信網絡設施、村莊綠化亮化、河塘溝渠治理和“三線四邊”治理等方面,不建大廣場、大門樓、慎砍樹、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注重把美好鄉村建設與旅游發展緊密結合,與提高農民收入、發展“一村一品”經濟緊密結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3.提升標準、完善管護。對已建設5個省級中心村,加強中心村活動場所、道路、水電、公廁等公共設施及村莊綠化的管理和維護。探索采取鄉村投入和農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管護基金,專門用于村級公共設施管護,鞏固美好鄉村建設成果。4、聯動考核,實施獎補。2014年,市美好鄉村建設領導組將成立美好鄉村建設考核組,根據《省美好鄉村建設考核驗收辦法》對8個中心村進行考核,其考核成績直接折算我市對8個中心村的考核成績,并直接納入該鄉鎮、街道目標管理考核成績,根據得分高低分別設置一、二、三等獎各1名,分別獎勵20萬、15萬、10萬元,鼓勵獎若干名,每村獎勵5萬元,我市不再另行組織考核。

(二)美好鄉村自然村村莊整治工程。4.突出自然村整治。以“三清四修五化”為主要內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雜物、修整危舊房屋、豬圈、旱廁、院墻,實現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公共設施配套化,推進村莊整治工程,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至少要整治一個自然村,條件允許的可適當增加整治的自然村數。5.強化“三線四邊”整治。以行政區域為主體,推進鐵路沿線、公路沿線、江河沿線以及城市周邊、省際周邊、景區周邊、村旁屋邊等“三線四邊”的環境整治,從整體上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大力開展垃圾、建筑、廣告標牌、礦山治理和綠化改造提升等“四治理一提升”行動,重點清理沿線生產生活垃圾,對居民沿路建房、違章搭建進行綜合整治,對高速公路和城市出入口區域,雜亂無序、違法設置的廣告牌,依法進行治理;將河流無專人保潔區域納入鄉鎮保潔范圍,適當增加保潔人數;對交通沿線可視范圍內裸露地段進行修復治理;結合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開展“三線四邊”綠化,整體提升綠化檔次和水平。

(三)美好鄉村示范帶建設工程。6.鞏固提升綠化凈化工作。各地要結合實際,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綠道系統建設,實現示范帶全路段綠化,形成綿長、整齊、優美的綠化帶。對示范帶沿線村莊內的道路、農戶庭院、村莊空閑地,見縫插綠,進行植樹造林,或種果、種花,提高綠化率,形成四季有綠、季相分明、鄉土自然的綠化景觀。示范帶沿線集鎮、村莊嚴格落實農村垃圾處理設施、保潔人員、經費保障、制度建設“四個到位”,公路兩側清掃保潔任務,按屬地管理原則分解到沿線鄉鎮、村,實現保潔常態化,確保沿線集鎮、村莊清潔干凈,確保全路段無成堆裸露垃圾。

(四)農村環境衛生鞏固提升工程。7.完善考核機制。采取“4+3+1”方式,即全年開展4次暗訪、3次季度明查、1次年終總查方式,對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常態化考核。考核結果按比例2:4:4計算全年考核綜合得分,全年考核成績以綜合得分高低為序,設置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分別獎勵25萬、15萬、10萬;在季度考核中對前三名鄉鎮、街道分別獎勵3萬、2萬、1萬元,后兩名鄉鎮、街道在季度通報會上表態發言。8、試點推進,全面鋪開垃圾分類減量化。總結推廣寧墩鎮紐樂村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經驗模式,在甲路鎮、中溪鎮選擇1個村(省重點中心村必須納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分類示范試點,全面實行垃圾分類減量化和市場化,農民每人每年12元自付經費足額收取,同時扎實開展農村“十星清潔戶”評選活動和村旁屋邊環境整治,并在6月底之前完成試點工作,從7月份開始在全市實行垃圾分類減量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要把美好鄉村建設擺上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清潔工程鄉鎮黨委書記負責制和中心村建設鄉鎮長負責制;分管負責人要抓好組織協調、具體建設等工作。積極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切實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動員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美好鄉村建設。

(二)增強工作合力。市美好鄉村建設各協調指導組要切實履行指導職責,加大工作力度,形成統籌推進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完善市級領導聯系鄉鎮和市直單位幫扶美好鄉村建設制度,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組織在美好鄉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宣傳工作和輿論引導,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美好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加大項目結合、資金整合和力量聯合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2014年資金整合意見,確保有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推動美好鄉村建設。根據中心村建設任務,進一步調整市領導聯系、市直部門幫扶美好鄉村工作制度。

(三)保障資金投入。將美好鄉村建設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加大建設投入,主要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積極整合涉農資金和項目,按照美好鄉村建設年度目標及建設重點,對8個省中心村進行集中投入。繼續開展“村企共建、市鄉聯創”活動,著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幫扶、全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

(四)嚴格考核獎懲。市委、市政府將美好鄉村建設納入鄉、鎮、街道和市直相關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對取得顯著成績的先進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對未完成美好鄉村建設任務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市美好鄉村建設領導組定期組織開展專項督查,推動各項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