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8 03:13:21

導語:國土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意見

2014年,全縣國土資源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精神,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強化執紀監督,堅決糾正“四風”問題,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加大對違紀違法問題的懲治力度,堅定不移的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濃厚氛圍,為國土資源管理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開創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開展廉政教育,促進黨員干部廉潔自律

深入開展廉政教育,強化廉政意識,樹立廉政觀念,引導黨員干部廉潔自律。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突出廉政教育內容,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央八項規定》及中央六條禁令和“四風”建設的有關內容,領會精神,把廉潔從政理念貫穿干部培養、選拔、管理和使用全部過程,融入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之中,促使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廣大黨員干部真正領悟廉潔從政、服務群眾的宗旨觀念,從源頭上樹立廉潔意識,自覺抵制各種腐敗行為。二是強化警示教育。不斷探索警示教育新的形式,擴大受教育層面,從領導干部到一般同志,從黨員干部自身到配偶、親屬,從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觀看廉政警示片,到走上講臺談體會說感受,以真實的事例,去觸及心靈,讓干部職工深刻認識腐敗的危害和不良后果,產生敬畏之心,筑牢心理防線,增強抵制腐敗的自覺性。

二、不斷完善制度建設,規范權力運行

按照實用、有效的總體要求,制定完善符合行業特點的廉政制度,充分發揮其規范約束作用,筑牢制度的藩籬。一是加強懲防體系建設。針對國土資源管理的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項目,認真研究腐敗滋生蔓延的根源,從制約權力、規范權力、制衡權力入手,建立教育、約束、監督、懲治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嚴格落實財務、人事、行政審批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完善內部會審制度。逐步完善國土資源重大決策和制度建設的公眾參與、合法性審查和聽證制度,積極推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在土地審批、干部選拔、大額資金使用等重點環節形成相互制約、共同把關、公開運行的腐敗防范機制,強化對“自由裁量權”的制約、監管,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二是完善風險防控。隨著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領域的不斷拓展,及時總結廉政風險防控體制中的漏洞和不足,對制度規定進行改進和修正,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防范,保證風險防控體系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使廉政防控措施覆蓋全部業務程序,把每一項工作都置于有效監督之下,形成以崗位為點、程序為線、制度為面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確保工作管理到位、風險防控到位,有效防范腐敗行為的發生。

三、強力推進作風轉變,提升工作效能

以轉變工作作風為抓手,改變工作方式,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消除作風不正、為政不廉、工作不力的問題,樹立國土隊伍新形象。一是樹立全心為民觀念。落實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定期到基層調研,真實掌握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實際,了解群眾的所想所盼,切實解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焦點問題,為群眾解困難做實事。在全局開展群眾滿意服務品牌創建活動,設立黨員模范崗、服務示范崗、廉政示范崗,通過品牌創建活動的廣泛開展,強化服務理念,使優質、為民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徹底消除“門難進、人難見、臉難看、事難辦”等不良習氣。二是營造優質服務氛圍。在全局范圍內開展一次業務效能監察,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疏理,簡化服務程序、細化服務標準。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公開辦事流程,提高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社會知曉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日常工作中大力推行主動辦、公開辦、立即辦、跟蹤辦的“四辦”工作模式,縮短辦事時限,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塑造廉潔勤政風氣。推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服務承諾、責任追究等制度,用公開透明的工作機制把權力置于陽光下,嚴厲查處以權謀私行為,從防范和懲處兩方面入手進行有效治理,堵塞不良行為發生的漏洞。四是創建規范管理典范。貫徹執行《印發習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的通知》、《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監察部2013第31號)、《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嚴格按要求進行公務接待、配備公務用車和津貼發放,按規定標準進行超標準公務用房清理,堅決整改到位,不觸犯規定,不突破標準,不搞“小動作”,做到令行禁止。根據上級的政策規定,修訂完善《縣國土資源局機關工作制度》,充實細化工作紀律、財務管理、人事管理、津貼發放、公務接待、公車管理、公務用房管理等制度內容,加強對公務行為的執紀監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機制,徹底消除“庸、懶、散”現象,促進工作作風的轉變,開創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勤勉盡責的良好局面。

四、打造特色廉政文化,營造廉潔從政濃厚氛圍

按照創建國家文明單位、打造文明群體的總體目標,加強國土特色廉政文化建設,為廉政建設營造濃厚氛圍。總結提煉爭創省、市、縣級文明單位的工作經驗,在加強廉政文化走廊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廉政心得評比,廉政信息比賽,廉政建設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動,實現廉政教育的日常化和經常性,讓廣大干部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形成抵制腐敗行為的自覺性。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總結廉政建設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事例,集中向社會推介,樹立良好形象,增加社會關注度。依托“6.25”土地日、“測繪日”、“法制宣傳日”等固定宣傳節日,組織開展宣傳活動,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營造風清氣正的大環境。

五、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廉政建設收到實際效果

廉政建設重在實效,今年的廉政建設工作重點突出一個“實”字,工作要做實、效果要真實。為了保證廉政建設收到實際效果,在工作方式上要力爭有新突破。一是改進工作方式。改變過去開一次會議,發一個文件,年終進行一次檢查的工作方法,每一項工作都建立一套獨立的檔案,有部署、有落實、有結果、有總結,做到任務部署、責任落實、工作成效三位一體,把廉政建設任務細化分解到日常工作中去,保持人人有壓力、事事講廉政,消除擺形式、走過場現象,確保廉政建設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二是加強行為監督。廉政建設能否有效開展,最終還是要落實到黨員干部的日常行為中去,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規定,督促領導干部按規定主動、如實報告有關事項;堅決整治違規收受禮金禮品問題,嚴禁黨員領導干部以各種名義接受服務對象的禮金、禮品和有價證券;大力查處利用職權吃、拿、卡、要、報行為和收受賄賂行為;加大對重大節日、婚喪嫁娶等敏感時間節點不廉潔行為的檢查力度。三是加大督查力度。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廉政建設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改變廉政建設監督檢查定期進行的固定模式,增加檢查密度,實行動態檢查。設立廉政舉報箱,公開舉報郵箱、舉報電話,定期走訪用地業戶,聽取廉政監督員意見反饋,定期開展廉政談話。對照問題及時改正,做到監督及時、防范及時、化解及時,把腐敗問題解決在初期,消滅在萌芽。對觸犯制度規定的行為,嚴格進行責任追究,決不姑息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