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就業服務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
時間:2022-12-15 05:58:00
導語:市就業服務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年是實施“*”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就業再就業政策實施的轉折年。我處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及主管局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省、市就業服務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以貫徹落實就業再就業新政策為主線,以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新增勞動力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為重點,以創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為抓手,精心組織,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1—11月份的工作任務。現就我處1—11月份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力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
1、認真貫徹落實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就業再就業政策,關系到眾多企業和廣大職工,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新一輪就業政策,我處人員在局領導的帶領下,在5月中旬,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多種宣傳途經大張旗鼓地開展了生動活潑、深入細致的宣傳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政策講明白、講透徹,使廣大職工都能熟悉,了解新一輪政策的意義和內涵,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持和幫助就業再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同時,我們按照可操作、辦得到、能管用的原則,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泰順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泰政發〔200*〕100號)就業再就業配套文件。
2、廣開就業渠道,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全面落實新一輪就業政策,多方位地拓寬就業再就業渠道,竭力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創造新崗位,就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特別是民營企業成為吸納新增就業的主渠道。并努力做好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促進其在泰順穩定就業,為我縣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效的勞動力供給。到目前為止,城鎮新增就業崗位833人,完成下達指標83%;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19人,完成下達指標79%,其中就業困難人員87人,完成下達指標84%;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培訓194人(包括有新開辦的綠色食品培訓和評茶員培訓),完成下達指標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繼續做好《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使用和管理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按規定享受優惠扶持政策,今年全縣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375本,享受稅收優惠政策53人次,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創造了寬松的環境。
3、積極推進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根據就業服務“新三化”工作要求,我處今年加大資金的投入,每個辦公室配置了電腦,進一步規范就業和失業保險業務流程,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不斷提高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我縣就業服務事業的發展。
4、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程。在完善社區機構建設的基礎上,利用社區這個平臺“借臺唱戲”,依托城關9個社區開展實名制入戶調查,建立下崗失業人員狀況、新增農村勞動力、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培訓意向、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及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等基本檔案,并根據每個人的特長進行分門別類登記,實行動態、有序管理。
二、努力做好失業保險擴面征繳工作
為使更多的職工失業后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我縣加強了失業保險的擴面征繳工作,自200*年起,失業保險委托地稅部門征繳。原以企業失業保險逐步擴大到事業單位和私營企業的失業保險行列。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今年5月,失業保險征繳工作移到社保服務中心窗口辦事,便于參保人員“五費合征”。同時管好用好失業保險基金,做到失業保險基金發放無差錯,嚴把失業基金關。至11月底全縣共有參加失業保險參保人數9475人,完成下達指標99%;失業保險基金收繳233.93萬元;發放失業保險基金25.03萬元,享受失業保險基金人數達83人次。
三、加強勞動事務工作。
隨著求職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市場就業新機制的形成,牽扯到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而勞動保障事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新的勞動人事管理方式,是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勞動人事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合理開發和利用勞動力資源、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合法權益起著積極的作用。我所本著幫助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解決人事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本著為用人單位降低人事管理成本。組織了一支既理論又具多年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隊伍為各企業和個人提供系列勞動事務服務。2006年,我處加強勞動事務宣傳力度,勞動事務工作以擴展到全縣事業單位臨時工和國有企業及私營企業。現為供電系統電管員、村電工129名和公安局協警員4名及電信公司員工14名等單位辦理合同,郵政局60多名員工之事正在商談中。做好勞動事務后的各項培訓工作,以市場需求為目標,用工單位需求為對象,適時開設適用性、針對性強的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今年先后舉辦了綠色食品、評茶員、美容美發等培訓班3期,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11人,外來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培訓36人。今年1—11月份,共為147人辦理合同和檔案管理,共收費88840元。
四、積極為勞服企業服務。
勞服企業作為我縣集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縣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但由于我縣勞服企業底子薄,技術落后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條件下,我縣勞服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困難,發展舉步艱難。為了幫助企業擺脫困境,在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幫扶下,今年1—11月份,勞服企業創工業產值405萬,稅利達40多萬元,安置下崗失業人員達1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做好職業介紹工作。
為了更好地解決我縣農村新增農村勞動力、退伍軍人和外來勞動力就業難問題,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給農村青年、退伍軍人和外來勞動力,我們著重從加強信息咨詢入手,積極同外界就業信息的聯絡溝通,收集職業需求和空崗信息,努力開拓就業門路。我們本著“親民、利民、便民”的原則,認真做好求職者的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培訓推薦、職業指導直至上崗就業等“一條龍”服務。截止11月,在我們直接與間接的指引下,為我縣輸送了一批退伍軍人和農村優秀青年達40多人次,介紹到溫州海運公司當船員、瑞安保安公司當保安、溫州市廠長經理人才公司當縫紉車工、福州國際航空港有限公司地勤公司當裝卸和客艙清潔員,都得到了用人單位一致好評。為方便求職人員和用工單位監督和管理,我處還推選了優質服務監督卡的舉措,卡上印有服務項目、聯系方式和舉報電話等內容,公開向社會承諾,做到文明、優質、高效的職業介紹服務工作。至11月份止,我處還辦理就業卡、就業證達103人次。
六、加強就業服務隊伍建設,提高就業服務隊伍的素質。
一支良好精干的就業服務隊伍是為民服務的保證。200*年,我處每位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開拓創新,維權維穩,依法行政和為民服務的能力,規范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行為,加強業務素質教育,提高組織紀律性和敬業愛崗的自覺性,建立制度化的經辦人員業務素質培訓考核機制,提高就業服務能力和水平,著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高效型、勤廉型”隊伍。
我們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工作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存在一些漏洞與失誤,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加以解決。我們將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樹立為民服務思想,以就業服務為天職,以就業服務為己任,以良好的就業服務取信于民,使我處工作在今后取得新得進展,為我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為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200*年工作思路
200*年縣就業處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和“平安泰順”建設,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就業局的各項工作部署,以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積極開展就業培訓、有效實施再就業援助、完善失業保險制度為主線,推進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加快勞動事務步伐,努力營造穩定、有序、和諧的就業環境。主要工作要點:
一、制定和完善就業再就業配套政策。根據中央、省、市就業再就業政策文件,按照可操作、辦得到、能管用的原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泰順縣就業再就業資管理辦法》、《泰順縣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政策。
二、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堅持就業為導向,認真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嚴格實行就業準入制度,不斷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全面提高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技能水平和服務質量。會同工商、個協和規劃建設等部門合作,舉辦超市類、食品煙酒類的商品服務員、酒店賓館類的餐廳服務員、客戶服務員、建設行業的砌筑工、木工、抹灰工、油漆工、混凝土工等技能培訓班8期;舉辦3期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班。
三、著重建設網絡平臺。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爭取實現與市就業局信息聯網,依托信息系統,實現網絡互聯,信息共享,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在第一時間內免費提供職業介紹和信息咨詢服務,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
四、積極做好失業保險覆蓋及捆綁工作。在認真做好失業保險收繳及發放工作的同時,在非公企業參保問題上爭取獲得突破性進展,確保完成全年非公企業擴面任務;要嚴格把審失業保險基金的發放和使用,并做到專款專用。
五、繼續做好勞動保障事務工作。目前已做好了縣供電局系統電管員、村電工和縣公安局協警員及縣電信公司員工的勞動事務工作,隨著新業務員的增加,將對國有企業如水電站、郵政、煙草、移動、聯通和各大銀行爭取勞動事務工作。
六、加強《再就業優惠證》發放、使用和管理,嚴格《再就業優惠證》審核發放程序,防止弄虛作假、欺騙冒領行為。
七、繼續依托城關9個社區平臺,通過入戶調查,定期走訪,摸清各自轄區內各類下崗失業人員、新增農村勞動力、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等等基本情況,建立檔案,實行動態管理。
八、以制度建設為抓手,進一步規范辦事流程。在許可的基礎上,盡可能簡化辦事流程,推行辦事公開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政務公開制度,促進提高工作效率,增強透明辦事,實現管理服務公開化、規范化、高效化。
九、抓好干部隊伍建設。以“學習型機關”創建和全省業務素質考試為契機,抓好就業處經辦人員業務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并要求局黨組同意選調人員到我處工作,能更好的完成網頁制作、檔案包裝存檔等各項工作任務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