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城市建設總結

時間:2022-01-18 10:00:00

導語:建設部城市建設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部城市建設總結

20*年城市建設司在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以來歷屆中央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部黨組的統一部署和年初確定的總體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各項任務,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現將20*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穩步推進

(一)積極研究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按照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的要求,組織力量對《國務院關于深化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推進節能減排保障公眾利益的若干意見(代擬稿)》進行了修改論證,進一步明確了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方法和途徑,協調相關部委聯合上報國務院并專題向國辦做了匯報。

(二)穩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

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工作取得進展,北方地區70%的省份完成了“暗補變明補”的改革,工作重點轉向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召開了全國供熱計量改革經驗交流現場會,開展了“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工作。會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城鎮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為保障北方地區城鎮供熱工作,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北方地區城鎮供熱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北方地區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

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戰略進一步落實

(一)組織開展了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

組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辦公室,進一步推動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戰略的落實。大力宣傳公交優先理念,組織開展了以“綠色交通與健康”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北京等110個大中城市按照所簽署承諾書的要求,組織有關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舉辦了各種生動活潑的群眾性活動,使公交優先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認真研究推動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戰略的政策措施

指導各地推進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各項政策的貫徹實施,起草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評估辦法和標準體系》、《關于建立和落實城市公共交通補貼補償機制的意見》。研究制定了《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草案)》,加強城市交通規劃指導,強化以城市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指導各地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

(三)積極推動軌道交通和大運量快速公交系統建設

起草了《關于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導各地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積極推動開展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BRT)建設。與亞行共同開展了區域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

三、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一)加快建立城市污水處理督察體系

加強對重點流域區域城鎮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和運行情況的動態管理。印發了《全國城鎮污水處理信息報告、核查和評估辦法》,研究開發了全國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系統。建立了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初步建立了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數據庫。組織開展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削減量與處理成本及污水處理費的核撥聯動機制研究。配合財政部研究制定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以獎代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采用管網補助與削減COD獎勵相結合的辦法,支持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組織完成了太湖等重點流域區域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規劃。

(二)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改工作

根據全國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處理檢查結果,印發了《關于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改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對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場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和運行水平。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指導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總結推廣廣西實施“城鄉清潔工程活動”經驗,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三)充分發揮中國人居環境獎示范帶動作用

成立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聯誼會,舉辦了首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層論壇,組織人居環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城市,通過舉辦論壇、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等活動,共同學習、交流人居環境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推動人居環境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組織對20*年中國人居環境獎和園林城市申報城市和項目進行了評審。貫徹黨的*精神,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注重西部地區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組織召開了西部地區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現場研討會,總結成都、重慶國家城鄉統籌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的經驗和做法,交流西部地區人居環境建設的經驗,引導西部地區因地制宜、結合當地資源環境條件,突出特色做好人居環境建設工作,促進城鄉人居環境改善。

四、市政公用事業安全監管水平不斷提高

(一)進一步加強了城市供水水質安全監管工作

印發了《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和《城市供水水質監測數據上報管理辦法》,加強了對城市供水水質安全的監督管理。開展了全國百城城市供水水質跨地區交叉檢測和水質督查及城市供水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完成了《2006年城市供水安全檢查有關情況》,并報送國務院。組織編制了《城市供水廠安全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和《城市供水服務標準》。配合發改委編制了《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成功應對了無錫太湖、秦皇島水體污染事件,并及時將情況上報國務院。

(二)組織開展了城市供水、燃氣、供熱、城市橋梁等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燃氣供應、供水、集中供熱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函》,要求各地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組織了3個督查組對安徽、江蘇、廣東、遼寧、四川、寧夏等部分省(區)市城市供水、燃氣、供熱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進行了督查,會同質量安全司對湖北、廣東、上海、重慶等部分省市既有城市橋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進行了督查。

(三)加快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工作

加強數字化城市管理推廣工作,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推廣工作的通知》,修訂了《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系統管理部件和事件分類、編碼及數據要求》。公布了第三批試點城市,并組織專家對第三批試點城市進行培訓。完成了成都等試點城市的驗收工作。目前共有51個城市(區)開展了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工作,浙江、江蘇等省陸續開展了省級試點建設。

(四)研究做好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工作

為規范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保障地下管線安全運行,減少道路開挖,組織開展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立法調研,并組織專家研究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線條例(草案)》,完成了論證報告。認真總結北京、廣州、大連、廈門、成都等城市加強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和應急救險方面經驗,引導各地積極開展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積極指導各地加強市政基礎設施應急管理,提高市政基礎設施優化調度和應急管理水平。

五、推動資源節約型活動開展

(一)深入開展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督促各地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推廣再生水利用。組織開展了“20*年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與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共同向全國青少年發出了倡議書,廣泛宣傳節水理念。公布了第三批節水型城市名單,組織開展了創建節水型城市十周年展覽、論壇等宣傳活動。

(二)認真做好城市綠色照明工作

指導各地貫徹落實《“*”城市綠色照明工程規劃綱要》,組織開展城市綠色照明示范工作,推廣高效照明產品。指導與督促各地做好城市綠色照明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組織制定了《照明工程設計專項資質標準》。

(三)進一步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大力推進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印發了《關于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態優先、科學建綠”的指導方針,引導各地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活動,公布了11個國家生態園林試點城市。加強城市公園的建設和管理,公布了南京市綠水灣等4處國家濕地公園。會同廈門市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

六、出租汽車行業保持總體穩定

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規范出租汽車行業管理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并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出租汽車行業穩定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開展出租汽車信息調查統計工作,編寫了《全國出租汽車行業信息統計分析報告》。召開出租汽車行業清理整頓部際聯席協調小組會議,研究出租汽車行業深層次矛盾與問題。對出租汽車經營權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地調研,起草了《出租汽車經營權管理暫行辦法》。對各地發生的11起出租汽車群體性事件進行了調查,并及時向國務院辦公廳上報了《值班信息》。目前,全國出租汽車群體性事件有所減少,頻率減緩,群體性事件較去年下降了56%,全國出租汽車行業保持總體穩定。

七、風景名勝區和世界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全面開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驗收總結工作

制定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驗收考核標準和綜合整治現場考核驗收方案,組織10個考核驗收組對9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全面考核驗收。通過考核驗收,對10個不合格單位和40個基本合格單位進行了內部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召開了“貫徹落實《風景名勝區條例》推進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總結會議”和新聞會,表彰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十佳單位、工作優秀單位、優秀工作者和先進工作者。

(二)組織開展了風景名勝區設立25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全面回顧、總結和展示25年來風景名勝區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工作成就,大力推動《風景名勝區條例》宣傳貫徹工作。組織開展了中國風景名勝區綜合成就展、中國風景名勝區網絡評選活動、風景名勝區暨世界國家公園風光攝影展等活動,頒布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徽志使用管理辦法》,引導社會各界支持、關心和參與風景名勝區建設,促進風景名勝區保護工作健康發展。

(三)切實加強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推動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審查進度,加強了風景名勝區重大建設項目選址審查審批工作。黃山等16處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經國務院批準實施。五大連池等10處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經過部際審查會議審查。完成了九華山花臺客運索道等4項風景名勝區重大建設項目選址審查審批工作。要求尚未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報批的單位,在20*年6月底之前完成編制工作并報批。

(四)推動風景名勝區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和監測核查工作

完成了2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遙感數據本底庫建設。積極推進遙感監測核查,完成了對河北省崆山白云洞等10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遙感監測抽查,并督促相關省級主管部門對其中疑似工程建設的500余處變化圖斑進行了現場核查和處理,逐步變被動管理為主動依法行政,強化了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與監管力度。印發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五)加強世界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保護工作

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個部門研究制定了《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規劃綱要》。“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召開了第三屆世界自然遺產會議,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積極配合IUCN專家做好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的考察評估工作。啟動了五臺山、“中華五岳”、丹霞地貌申報世界遺產的各項組織籌備工作。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內影視拍攝和演藝活動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區影視拍攝和大型實景演藝活動管理的通知》,切實保護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

八、法規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草案)》和《燃氣管理條例(草案)》已上報國務院法制辦。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線條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頒布了《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以及許可證等格式文本。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并,組織各地開展了宣傳貫徹工作。加強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管理,組織研發了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核準信息系統。

九、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努力做好國務院領導和部領導交辦的事項

20*年共收到全國人大建議42件,辦結率100%;政協提案80件,辦結率100%。重點集中在城市污水、垃圾處理和供熱改革方面。共接到國務院領導交辦件118件,完成116件,辦結率98%。收到部領導交辦件42件,完成42件,辦結率100%。

十、進一步加強了機關思想作風建設

以黨的*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主題,組織機關干部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增強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自覺性。組織機關干部認真研究中央各項戰略部署,更加自覺地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抓好業務知識學習,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不斷加強機關組織制度建設,研究制定了《城市建設司機關工作手冊》、《城市建設司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城市建設司黨支部工作規則》等制度,對各類學習、會議、公文處理、黨支部日常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嚴格要求,明確了工作責任,強化了工作紀律,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運行機制。加強廉政教育,增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機關工會組織充分發揮服務作用,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榮獲了“建設部先進基層工會”榮譽稱號。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大力倡導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機關干部吃苦耐勞、團結一心,勤奮工作,克服了人手少、任務重等種種困難,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榮獲“全國建設系統先進集體”。

全面回顧20*年的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對重大課題的理論研究還需進一步加強;對各項政策落實的督查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對新形勢下產生的新問題的調查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在新的一年里,城市建設司將按照部黨組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推動城市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