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9 10:41:00

導語:監督管理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督管理工作總結

2008年,我市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重視支持下,在國家農業部和省農民減負辦的安排要求和具體指導下,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計劃,深入貫徹落實農業部、國務院糾風辦、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法制辦、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關于2007年農民負擔檢查情況和2008年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和全國糾風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農業廳等七部委《通知》要求,以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確保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主線,借助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東風”,加大農民負擔專項治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進一步建立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F將全市2008年上半年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落實責任制,深入開展農民負擔專項治理。不僅與市農村綜改辦、糾風辦、農廉辦、物價局五部門聯合下發《運城市2008年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意見》,對全市農民減負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把減輕農民負擔納入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內容,繼續加大了專項治理的工作力度;而且市農業局聯合市糾風辦、財政局、物價局、法制辦、教育局、文化新聞出版局以運農發[2O08]88號文件將省農業廳、糾風辦等七部門轉發國家七部委《關于2007年農民負擔檢查情況和2008年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及時進行了轉發和貫徹,全力落實《運城市減輕農民負擔專項治理部門責任制任務分解意見》,進一步強化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的工作制度,和市、縣兩級18個有關職能部門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把好關口,令行禁止,嚴格責任追究制,促使減輕農民負擔的“五項制度”得到了很好落實。特別是為了繼續深化農民負擔專項治理,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不斷抓緊抓好我市的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全市于三月五日召集部分縣(市、區)農民減負辦主任同市里骨干人員,專門就2008年開展農民負擔專項審計和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組織、方法形式、主要內容、時間確定等進行了座談討論。臨猗縣對21個系統、98個單位《收費許可證》進行了檢查和年審,共取消收費項目9個,調整收費標準10項,嚴格實行《收費許可證》和收費公示管理制度,做到持證收費,先公示后收費。

2、積極開展農民水費負擔調查,為上級制定政策提供依據。根據農業部和省上的安排,積極開展了農民水費負擔的調查研究工作,為研究制定減輕農民水費負擔綜合改革方案和推進改革試點工作提供了依據。為扎實調查工作,市農民減負辦進行精心組織,除安排各縣(市、區)進行全面調查外,還根據不同類型選擇了臨猗、夏縣、新絳三個縣,抽專人分組進行抽查和典型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全市農民水費負擔:大中型水利工程灌溉人均負擔103.13元,畝均負擔67.56元;小型、機井等其它類型灌溉人均負擔51.79元,畝均負擔52.34元。

3、積極開展國務院《管理辦法》的宣傳培訓,認真做好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工作。建立農村興辦集體生產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和更高要求,也是減輕農民負擔一項重要的政策措施。為了認真宣傳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農業部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市里統一購買了由農業部編印的《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問答50題》,促使各縣(市、區)制定方案加強培訓,廣泛宣傳。芮城、新絳、垣曲、臨猗等縣(市、區)結合村干部的培訓,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項目、標準、申報審批程序進行了廣泛的培訓宣傳。鹽湖區還開展了“一事一議”情況調查,為實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做了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臨猗、芮城、永濟、稷山、新絳等不少縣(市)積極進行了一事一議的指導、監督和審核審批工作,切實加強了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監管。2007年全市進行一事一議籌資的有47個村,籌資額131.26萬元。

4、加大監督檢查和農民負擔專項審計力度,確保各項支農惠農資金真正落到實處。在去年對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村級管理費補助資金進行廣泛公示的基礎上,為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促使農村各項支農惠農資金真正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一方面由市紀委、監委牽頭,與市財政局、農業局、審計局聯合印發了《運城市關于對違反農村財務管理行為實行責任追究的辦法(施行)》;另一方面在市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組的統一組織下,具體由市農民減負辦牽頭,市糾風辦、農村綜改辦和市農廉辦配合,對全市2006年—2007年的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以及農村集體生產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撥付(籌集)、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平陸、新絳、絳縣、永濟、臨猗等縣把農村稅費改革財政轉移支付村級管理費補助資金納入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點內容加強監管,促進了農村會計委托工作規范完善。臨猗縣政府下發了《臨猗縣村級經費使用管理實施辦法》,對財政轉移支付的村級補助資金、一事一議籌資、征地補償等,由鄉鎮經管站監督管理,實行鄉管村用,專戶儲存。永濟、鹽湖、河津、臨猗等縣(市、區)在今年全市統一組織開展農民負擔專項審計以前,就聯合有關職能部門對農村轉移支付資金和農村“三項直補”資金的管理、使用和發放情況,及減輕農民負擔“四項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促進各部門對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各項補貼通過銀行、信用社發放,確保了各項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到了實處。

5、精心組織安排,積極開展農民負擔大檢查。按照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農民負擔情況大檢查的通知》的安排要求,我們積極部署,精心組織,各縣(市、區)在6—7月份對轄區內的農民負擔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市聯合有關單位組成檢查組于9月中旬,對永濟、河津、新絳、聞喜四縣(市)進行了隨機抽查。在檢查中,通過認真組織領導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促使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省辦的安排,在全市專門下發通知進行強調要求下,各縣(市、區)減負辦高度重視,進行了認真組織和周密部署。如,鹽湖區專門召開了減負辦有關人員會議,由農經中心主任閆耀賓親自牽頭,副主任楊文勝直接負責,研究大檢查的具體辦法和要求,并以運鹽農負辦發[2OO8]1號文件向各鄉(鎮、辦)和區直有關部門下發了大檢查方案,對檢查的方法、內容、時間做了詳細的安排布置。聞喜縣還向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進行專題匯報,并組成3個檢查組對全縣自查工作進行了督查。二是部門密切配合。為了加大監督檢查的工作力度,不少縣(市、區)農民減負辦與有關職能部門配合,聯合進行了檢查。如,永濟市由市農廉辦牽頭,組織監察、財政、審計、農經、農業等部門成立專項檢查組,用了20余天時間,深入到各鄉、村,進行統一地全面檢查。臨猗縣組織領導組成員單位組成四個組通過聽、看、訪、查、問(聽匯報、看資料、訪農戶、查賬簿、問民情)等多種形式對全縣農民負擔進行了專項大檢查。河津市農民減負辦和市糾風辦聯合以河農負監辦[2008]l號文件下發了《關于開展農民負擔情況大檢查的通知》進行安排,并抽調專人組成聯合檢查進行了檢查。三是采取切實措施。為了扎實檢查工作,加強領導是關鍵,精心組織是基礎,部門配合是保障,有效措施是手段。為確保檢查不走過場,鹽湖區采取自查與抽查、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印發了專門的“自查表”,首先由各鄉(鎮、辦)逐村進行檢查,區直單位根據自己的職責范圍進行自查,并由各鄉(鎮、辦)和各單位負責人在自查表上簽字確認;然后是區減負辦抽專人在各鄉(鎮、辦)和區直各單位自查的基礎上,對自查的情況進行抽查。新絳、絳縣、聞喜等一些縣(市)也采取了鄉(鎮)自查自糾與縣統一檢查或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法。芮城、永濟、稷山、平陸、新絳、聞喜等六各縣(市)印發了“入戶調查表”,進行了入戶調查。通過檢查,促進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加強,及時發現并解決當前農民負擔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河津市檢查中,一方面采取聽匯報、查資料、實地查看、詢問有關人員、召開民主理財組成員及村民代表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全面檢查,另一方面對每個鄉(鎮、辦)還隨機抽取兩個村的會計資料進行查閱,檢查有關制度執行情況,并針對存在問題,現場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進行反饋,特別是對涉農收費公示、報刊雜志“限額制”以及各項惠農政策的執行情況制定了詳細的記分標準,通過“百分制”考核的辦法對各鄉(鎮、辦)進行了記分評比和排隊。平陸縣對檢查出圣人澗鎮東韓窯村亂收取黃河移民經費款9萬元,立即向農戶進行了全部清退。永濟市通過檢查,促使未發放的0.43萬元糧食直補款向農戶進行了發放。

6、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嚴肅查處了三起農民負擔來信來訪案件。一起是臨猗縣三管鎮新莊村群眾反映“集體資產嚴重流失,十幾萬欠款收不上來,機動地長期發包,變相加重農民負擔”的問題,市、縣進行了查處解決。另一起是永濟市張營鎮康蜀村村民反映“張營鎮截留挪用村級管理費補助資金”的問題,我們及時請示移送給了市農廉辦予以嚴肅查處。特別是在12月22日到26日的一周時間,配合市紀委農廉辦對芮城縣東壚鄉加重農民負擔問題進行親自的調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