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創新發展科學發展觀總結
時間:2022-07-11 09:35:00
導語:財務創新發展科學發展觀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具有深厚的思想內涵、理論根源、實踐依據和群眾基礎。從財務工作的角度來看,郵政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自發到自覺地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特別是從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要求以來,實踐科學發展觀更是成為郵政的自覺行動。近年來,郵政發展質量不斷提高,財務狀況持續改善,發展能力得到增強,基本改變了主要依靠成本推動、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逐步向追求效率、注重效益的增長模式轉變。
通過有效發展和強化管理,并在取得國家財政支持的基礎上,近三年中國郵政用于核心能力建設的固定資產投入每年增加,年均增幅達到18%。除此之外,我們還在成本中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加大對局所網點維修改造力度,努力解決對勞務工的歷史欠賬。
二、近幾年的財務工作回顧
一是夯實發展基礎。從2003年年底開始,實事求是地消除了收入水分。通過資產清理,解決了資產價值和相關成本不實的問題。組織中介機構,開展期中財務狀況審計,調查各種成本掛賬,包括存貨和已報廢固定資產損失、往來賬中懸掛的呆壞賬、長期投資損失、報刊業務資金和存貨損失等,并在核實基礎上作了賬務調整。此外,當時的國家局還先后組織了工程欠款清查、對外投資及附屬企業清查、社保欠費調查、集郵品庫存清理、儲匯業務資金清查等工作,摸清底數后逐步加以解決。通過有步驟、有重點地解決各種歷史遺留和積累下來的問題,郵政企業減輕了經營包袱,夯實了發展基礎,全網經濟運行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二是推進三算改革。為配合專業化改革和業務發展,從2004年9月起,在速遞和郵政儲蓄專業實行了模擬核算和分賬核算,進而又在全網開展了責任中心損益核算,損益結果直接用于部門業績考核,搞活了經營機制,引導了企業的理性發展。推行全網結算。為了增強基層企業的成本意識,規范經營秩序,2005年起先后在全網推行了一級干線運費、國際航空運費、國際終端費的省際間結算等,有效遏制了低資費現象,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2005年開始在全網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已經建立了郵政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管理的觀念深入人心,預算目標的確定更加科學,執行過程得到有效控制,保證全網發展目標的實現。
三是加強集中管理。從分營初的投資、折舊資金和銀行借款的三集中管理,進一步擴大到核算、成本、資金的集中管理,從四級核算變為三級核算,減少了2000多個縣級核算單位。成本費用集中管理正在逐步推進,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各省(區、市)成本費用集中管理的比例要達到90%。資金方面,各省(區、市)都實現了省內的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全網銀行賬戶壓縮了30%。資金集中后,各省(區、市)銀行負債在減少,業務發展的流動資金投放加大,能力建設投入資金增加,周轉更加順暢。西部資金困難的省(區、市)普遍反映收支兩條線管理大大提高和改善了資金周轉能力。一些財務狀況較好的省(區、市),可支配資金明顯增多,增加向集團公司存款。
三、在以后工作中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
一是要加快構建以利潤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提升效益觀念。考核評價是集團總部引導各級企業發展導向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的客觀要求。在外部經濟環境嚴峻的時期,更要關注企業的效益。要加快構建以利潤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強化對各級郵政企業的正向激勵,創建以效益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不斷提高郵政經濟發展質量。
二是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防范經營風險。內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企業經營風險的一道屏障。雖說郵政企業較少使用金融工具,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并不直接,但是,郵政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風險點也很多,比如營收款的及時繳交、業務資金的安全、欠費和庫存的管理等。確保企業資金資產的安全是郵政對國家最基本的受托責任,也是企業財務部門最基本的職能。我們要順應國家加強企業內控建設的要求,早作準備,積極應對。
三是要強化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實現降本增效。低成本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武器,尤其在經濟蕭條時更是如此。財務部門要組織精細化的成本和損益核算,為業務部門和企業領導提供多維度的成本信息,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降低無效和低效成本,發揮成本對業務的支撐效果,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業務有效發展。
- 上一篇:共青團團委創建活動工作總結
- 下一篇:網絡時代會計業務流程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