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5 03:50:00

導語: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總結

一個秋高氣爽的午后,我們在孫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駐包頭內蒙古駱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公司坐落在包頭市東河區工業路解放菜園甲1號,與其相鄰的是金駝大酒店,我想也是該品牌的拓展業務之一吧,只見酒店門口停著兩三排名貴的小轎車,更加為其店面增添不少華麗和排場!

隨著隊伍走進工廠,四面房屋環繞,就在不遠的地方會看到有工人在施工,據老師說在新建一個供電站。同學們談論之間已經來到車間,因為轟鳴聲告訴我們真正要參觀的是這里。隨即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位師長,看起來像40歲左右,她畢業于內蒙師大生物系,在職職位是主任,我們被允許稱她為李主任,接下來的時間都是李主任帶領我們觀摩包括講解,通過她仔細的講述我們了解到;金駱駝酒業公司于1951年建廠,創出了金駱駝系列,峰牌系列酒。該廠是釀酒行業國家大型(二檔)企業,是內蒙古西部地區歷史最長、生產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廠家。是包頭市的優勝企業,具有較高知名度,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連續多年被評為包頭市模范企業。我們對公司有了初步認識,而且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到金駱駝系列有著不錯的口碑和良好的聲譽….

進入車間,撲鼻而來的是麥酒的香甜,不由產生一股強烈的好奇心:這在飯桌上時常亮相的“酒”道地是怎么釀造的?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開始流程線的參觀,車間里的工人忙的不亦樂乎,因為我們看到純機器罐裝和包裝是一整套流水線,如果稍慢或者停頓的話,機器里的酒液就可能裝不進瓶口而浪費掉,這樣就大大降低其生產效率務必要影響工人的工資,所以當我們十幾個學生走進車間,工作人員絲毫沒有察覺到,他們都在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的工種進行著……灌裝,檢測,蓋蓋兒,烘干,貼標檢,包裝,打包,押送。

第一道工序灌裝是憑著早已存貯好酒液的灌裝機旋轉來依次灌入瓶中,可以看到有四個灌裝機在同時進行,據李主任介紹,是由于白酒的酒瓶千奇百怪,無法僅用一種相同的機器型號來灌裝,所以這四個灌裝機是適用不同酒瓶的大小來灌裝的。每臺機器都需一個工人來操作,不斷的往機身上固定的位置放酒瓶,以使酒液對準瓶口進行灌裝,酒瓶中的酒達到了規定的高度,夾酒器會自動彈起同時酒液被夾住,而當夾器再度打開之際正是工人把裝滿的酒瓶拿開再把空瓶放上之時,夾酒器恰好放入空瓶口同時酒液流出,輪回旋轉進行,工人嫻熟的操作使整個畫面流暢而自然,不由站在旁邊的我贊嘆起來,李主任說,這里的每一位員工對于每一個流程都可謂爐火純青了,因為每一套流程完畢都要換人,也就是說每一個員工每天都可以做每一道工序,有時候熟練就是這樣天天不截斷的練習,那么看到他們熟悉的動作也就不足為奇了吧,我們學習何嘗不是這樣呢!

第二道工序就是檢驗酒中是否有雜質,或是瓶子是否有破損的地方,工人通過在白燈的映襯下觀察,如果有雜質酒隨手把酒倒在旁邊的漏斗中,把酒回收,重新再過濾直到其干凈為止;如果是瓶子有破損的地方,那么這個瓶子就作廢了,扔到塑料袋里準備回收重新做酒瓶以供使用。

第三道工序是壓蓋兒,工人手工蓋蓋兒,然后隨著傳送帶的移動,送入壓蓋機中,再出來時候,瓶蓋已被牢牢的扣住也就是成品酒的封口狀態,隨著傳送帶流入下一道工序貼標簽。

貼標簽分兩種,一是貼酒名的標簽,標簽成正方型,皮質,棕色,幾乎覆蓋了整個瓶身,看起來很上檔次,上面有對此酒的廠家,原材料,酒精度數,生產編號的簡單介紹,據工人講這個標簽必須貼直嘍,要與酒瓶的瓶身對齊,這樣才規范。第二種是貼防偽標志,也分兩種,分別在酒瓶蓋的正,反面粘貼,起到雙保險的作用。聽業內人士透露不同的酒其防偽標志是不通的,為了警戒被偽造,時常會更換標志的顏色。分別有紅,綠,黃等。

進入最后下一道工序是包裝,即把成品的酒裝入大紙箱里,便于成批運輸。一個箱子有8瓶酒,分2排,每瓶酒之間有紙板隔當,起到固定的作用,在運輸過程中不容易晃動。8瓶酒裝滿后,再裝入一張合格證,一張防偽說明書,然后是通過打包機,整裝,粘膠帶,然后隨著傳輸帶到達流水線的尾部,由工人把每箱酒搬到小鐵車上送入倉庫,然后是銷售給分銷商,分銷商轉讓給商店或超市,然后是到達我們消費者手里。我們的參觀以包裝車間為主,當然還有銷售部,水電供應部,酒的運輸管道部,等等。整個工廠的管理和監控還是相當嚴格的,比如,制作成品酒的包裝車間,有監控器,而且酒廠的大門隨時有門衛把護。整個工作流程很緊湊而有序,四條流水線產出的是不同的酒種,分別由金駱駝二鍋頭,金駱駝滿堂香酒,金駱駝九峰燒坊酒等從低檔到專用高檔酒。分別針對不同的消費者而推出的產品。其規格大約多是500ml/瓶。酒精度數有38%,42%,40%不等。

駱駝酒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發展到下一個九峰山釀酒基地(位于內蒙古的阿拉善)、一個包裝紙箱分公司、一個玻璃制品分公司、一個三星級金駝酒店,基本形成了以酒業為主多業并舉的經營格局。公司從酒作坊年產200噸做起,經過多次技術改造和資金的投入,現在產成品已達到萬噸以上,銷售收入從1992年的2000萬元提高到2002年的1.2億元,增長六倍。上繳稅金從500萬元提高到3200萬元,增長6.4倍。

隨后,李主任帶領我們參觀了酒釀造模型,詳細講解其發酵原理。其生產工藝采用低溫大曲發酵:大曲酒生產,尤其是長期發酵的優質大曲酒,低溫入池緩慢發酵(尤其是緩慢發酵)是工藝部分的核心。發酵過程中尚有多種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對酒質是有利的。比如:能產生較多的甘油和少量的阿拉伯醇、赤蘚醇,是酒內醇甜成分的一個重要來源。這些微生物均需要在和緩的發酵條件下,分“前緩、中挺、后緩落”三個階段進行,其中間階段的溫度和速度是微生物發酵的最佳條件。這樣的發酵速度,產出來的酒最優質,價錢最昂貴,當地人叫做“窯窩酒”可謂精華!其工藝特點是:清蒸、清渣、地缸發酵、清蒸餾酒。即將酒醅原料清蒸處理,然后拌曲放入陶缸,缸埋土中,發酵28天,取出蒸餾。蒸餾后的醅不再配新料,只加曲進行第二次發酵28天,蒸餾兩次勾兌成酒。執行標準是清香型白酒執行標準gb10781.2—198。清香型白酒酒氣清香芬芳醇正,口味甘爽協調,酒味純正,醇厚綿軟。酒體組成的主體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兩者結合成為該酒主體香氣,其特點是清、爽、醇、凈。清香型風格基本代表了我國老白干酒類的基本香型特征。

了解了白酒的工藝流程,原理和公司規模,李主任還教我們怎么辨別酒的真假。第一種方法:看酒色是否清澈透亮白酒必須是無色透明的。鑒別時,可將同一牌子的兩瓶酒猛地倒置,氣泡消失慢的那瓶酒質量好,說明酒濃度高,存放時間長,味道醇香。第二:是取一滴酒置于手心,然后兩手摩擦稍許,酒生熱后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上等酒;若氣味發甜,則為中等酒;若氣味臭苦,必為劣酒無疑。第三:是取食用油一滴,置于酒中,若油在酒中不規則擴散,下沉速度變化明顯,則為劣質酒,若油在酒中較規則擴散和均勻下沉,則為優質酒。這是因為酒中乙醇與水反應成酯,存放時間越長,酒也就越香。這一講解可把旁邊的男同學樂壞了,因為他們在外面喝酒的話根本沒有意識去檢驗真偽,或者想檢驗都不會。這可是收益匪淺呀!當然這還是需要一定的練習。有個同學提問說:該怎樣品酒?李主任面帶微笑帶我們來到一個房間,驚訝的是桌子上擺著各種精美小巧的酒杯,像是一件件工藝品似的,里面還滲著酒,原來這正是為品酒者所準備的。她端起一個非常精致的馬頭琴酒杯娓娓道來:品酒是的時候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后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最好用右手端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因為會怕壞酒的揮發程度。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啄一小口不要急忙咽下,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同學們都試圖按著李主任的講解品酒,都作驚恐而喜慶狀,大有發現新大陸之感。仔細品味的話確實如主任所說,嗅覺,味覺,都有不一樣的味道,不同的層次感和烈性度,仿佛瞬間的醒悟又像是仙境的升華,呵呵,難怪曹操詠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以現代社會學講:酒不但是慶祝,解悶所用,我想它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品味更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滲透著人生的真諦。比如有說:人生就像一杯陳年老酒,開始澀苦而辛辣,慢慢你會發現其醇香且耐人尋味!是啊,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歷練的過度,只有不畏艱險,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會為自己釀造出甜美而精彩的人生!

與在課堂里聽課相比,實踐走訪和參觀不僅僅是一種強化理論知識的作用,更是在延續和深入的學習。缺乏實踐和經驗的我們是否能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是否能把學校的教育與社會的需求相契合,那在優越的成長環境下的我們只有靠自己的不斷進取心和責任感來迎得一席之地!也許80后被評價為自私,冷酷,任性,但同樣有著一腔熱血奔前程的雄心。我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真心希望我們這一代能釀造屬于自己的一杯酒,其純正而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