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總結
時間:2022-11-06 03:36:00
導語: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推進我市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瀘農科聯辦函〔2010〕1號文件精神,現將今年我市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情況總結于后:
一、水產品試驗養殖方面。一是特種水產品——泥鰍的試驗養殖,我市2009年進行20戶試驗(經2009年10月28日雙加鎮和長安鄉3戶的測產):平均畝產達到317.4公斤,折合畝純收入1245.67元。試驗獲得成功。今年我市繼續試驗推廣,如雙加鎮孫大春去年泥鰍養殖25畝,今年擴大到57畝,增加了22畝,現長勢良好,今年預計泥鰍平均畝產超過400公斤,畝純收入1600.00元,總純收入可達91200元。二是古藺縣2008年首次引入冷水性魚類—-虹鱒在黃荊鄉、德耀鎮進行試養,養殖面積50多平方米,經歷伏季高溫考驗,生長正常,魚體由2克增長至800——1100克,產魚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繼續試養,養魚面積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現長勢良好,預計產魚1500公斤以上。虹鱒的試養成功對古、敘山區縣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發展名優特色的冷水性水產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繼續實施科技之光行動計劃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江河金屬船體網箱名優魚養殖項目2006年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動計劃”項目,2009年達到1.22萬平方米,產魚2440.56噸,產值5779萬元。比2008年新增產值1005.6萬元,新增稅利502.8萬元,今年穩步發展,預計產量超過2500噸。
三、開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工作。今年3月,全市出動機關干部和科技人員319人次,出動車船90輛(艘)次,到達85個鄉鎮,舉辦各類講座、培訓班34場次,受訓3455人次,放映科技電影、像12場次,觀看1500人次,水產科普掛圖55幅次,觀看24150人次,推廣水產新技術3項,書寫宣傳標語139幅(條),印發宣傳資料50250份(冊),技術咨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動經費開支近9萬元。
四、鞏固發展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我市去年有14個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社員653戶,養殖規模3.9萬畝,年收入9500萬元;今年達到23個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有社員981戶,養殖規模5.1萬畝,年收入1.5億元,新增9個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公務員之家
五、漁業新村建設方面。今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水產會議精神,認真部署、促進新農村建設水產發展工作。我市2008年至2009年爭取到省上投資漁業村基礎配套建設項目資金100萬元在瀘縣加明鎮羅橋村和太伏鎮雙石村實施;2010年再爭取省上投資100萬元在瀘縣立石鎮下灣村和云錦鎮龍井村實施,項目正在進行中;龍馬潭區雙加鎮雙加村漁業新村建設也初具雛形;成為我市規?;a養殖示范片。
明年根據省上安排和我市實際,繼續抓好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并建議各級政府增加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的經費投入,以推進我市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上一篇:外商投資稅收優惠制度的思考研究論文
- 下一篇:中學生語文自學訓練研究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