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局人力資源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29 09:20:11

導語:人保局人力資源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保局人力資源工作總結

2012年,人力資源市場在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指導下,在局機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才服務于社會”的理念,以局機關開展的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增強政治業務素質,積極履行自身職能,現就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理念創新。始終堅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堅持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服務經濟、服務基層為宗旨,努力辦好人才市場,為識才、重才、用才營造一個寬松良好的環境。

二、工作創新

1、大力拓展業務。2003年以來,縣人才市場積極應對新形勢、新任務,把過去單純的畢業生人事檔案拓展到社會中介機構、企事業單位、辭職辭退等流動大中專人員的各種人事關系。截止今年,縣人才交流中心共保存檔案874,進行各類人員人事537人次,今年共辦理174人次,單純掛檔337人次。

2、在人才市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不斷加強人才市場供求主體需要,積極為用人單位引進人才,為求職者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今年已組織公開招聘考試6次,共招聘了66名工作人員。其中教育系統通過“綠色通道”方式引進6名教師,公開招聘16名縣幼兒園教師,衛生系統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22名,縣廣播電視臺通過“綠色通道”方式引進2名專業技術人員,縣計生委公開招聘技術員11名,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招聘4人,縣城鄉建設局招聘2人,縣規劃局招聘3人。

3、完善人事,大力推動企事業單位用人和各類人才進入人才市場,形成單位用人到市場的良好局面,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一方面結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時機,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凡進必考”,一律進入人才市場,進行公開考選,人事關系放在人才市場,對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實行全員人事。另一方面開展人才引進工作,從高等院校引進緊缺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優化我縣人才資源配置。

4、完善緊缺人才引進機制,加大對人才的有效保障。政策上給予優惠,根據我縣經濟發展和人才結構現狀,按照德發《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2004]14號文件精神,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引進碩士學士學位以上的人才,不受單位人員編制限制,根據需要,隨到隨辦;本科畢業生確因工作需要縣專業對口的,進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受人員編制限制,隨到隨辦;引進其他的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到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在人員編制內,隨到隨辦。

三、強化約束機制

1、信息公開。縣人才市場開設了專門的公開欄,公開各種信息,如公開招聘、公開各種考試信息等。在近幾年的教育系統中小學教師招考工作中,也完全公開考試政策和名額等信息。

2、程序和過程公開。事業單位人員的“凡進必考”,我們都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公開辦事程序,公開辦事過程,嚴格規范各個環節。在近幾年的單位招考中,我們都明確公開了招考程序,做到全程公開。

3、收費項目和標準公開。人才市場建立了收費公示欄,將各種收費項目、標準、收費依據文件號、收費范圍都公布上墻。使各種收費公開化,讓辦事人員繳費繳得明白。

4、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在各種人員招考工作中,我們不僅有紀檢部門的參與和監督,而且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設置舉報箱,由紀檢組專人負責,認真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四、主要經驗體會

以后的人才市場工作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明確人才引進思路,建立人才信息庫。立足縣才隊伍現狀和發展需求,合理引進各級各類優秀人才。建立動態的人才信息數據庫網絡系統,通過人才信息數據庫系統,及時了解本地人才、外來人才動態,掌握人才流動走向。定期開展人才引進政策執行情況及配套措施專項檢查工作,確保人才引進配套措施的落實。

(二)、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政策。面對人才爭奪日趨激烈的現實,制定并實施更加開放、更加優惠、更加符合實際的人才引進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采取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等多種分配方式吸引所需人才;健全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政策,積極拓展引才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建立引智引才獎勵制度,每年表彰和獎勵一批在引進人才、技術、項目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激勵和調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引智引才工作。堅持政府營造人才引進與用人單位改善人才”相結合,發揮人才引進的綜合優勢,大力吸引各類人才。

(三)、創新人才引進形式。通過多種方式引進智力和人才,加快人才市場產業化進程。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導入人才市場競爭機制。探索鼓勵各種資本參與人才市場運作的新路子,促進人才服務機構逐步向市場競爭主體轉變。

(四)、提升人才引進層次。高層次人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要為高層次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臺,用事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總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和壓力,我們有決心順應時代要求,按照市場發展規律,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以進一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