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委經濟建設工作總結

時間:2022-10-08 09:50:11

導語:鎮委經濟建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委經濟建設工作總結

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緊緊圍繞年初既定的工作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以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為主要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克服雨雪冰凍災害帶來的嚴重影響,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推動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量質并舉,鎮域經濟實現新突破。

(一)財政收入再上新臺階。在國際金融危機、全球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鎮域經濟仍然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全年完成生產總值4.8億元,同比增長26%。財政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達到2000萬元,增長49.2%,連續兩年進入全市鄉鎮財政收入30強。

(二)農業基礎有效鞏固。克服50年不遇雨雪冰凍災害帶來的嚴重影響,更加關注和重視“三農”,固本強基,農業基礎地位得到有效鞏固。一是傳統農業穩中有升。全年落實水稻種植面積25154.05畝、總產9245.22噸,分別增長6.8%、7.2%。棉花較去年略有增長,油菜等冬作物受雨雪冰凍影響總產略有下降。實施測土配方施肥1.23萬畝,為農民節本增收60余萬元。二是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特色種養大戶發展到21家,水梨900畝。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能人桂杏文投資85萬元,在波湖村高標準、高起點開發水梨示范基地500余畝,組建的廬山早熟梨專業合作社列入全國12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點,全省2個之一,全市唯一。玉京毛家垅,投資60余萬元發展規模養豬,存欄母豬達105頭,已出欄生豬400余頭,產值60余萬元。三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入資金35萬元,護砌躍進溝波湖段1.6千米、胡家垅水庫引水溝1.3千米。投放28萬元,完成了火山垅灌渠改造,修復了水毀工程月藍堰。投入44.3萬元,解決了14個自然村、2600余人的飲水困難。投入100萬元,完成了大嶺風力發電進場道路路基建設。

(三)工礦發展穩定有序。科學規劃石材工業園,嚴格控制小企業建設,杜絕零星企業建設,引導、支持石材加工企業引進、改良生產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附加值。一年來,石材工業園生產秩序井然,園區企業健康發展。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堅持每周一檢查,重點時期拉網排查,扎實開展了“隱患治理年”活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和漁船非法載客專項整治活動,治理安全隱患50起。強制推行雇主責任保險和風險抵押金制度,職工參保率達100%,有效杜絕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四)旅游開發呈現新亮點。引進招商旅行社投資1000萬元,開發大口景區,2012年上交管理費170萬元,成為全縣上交管理費最高、效益最好、納稅最多的自然山水風景區。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農家樂”旅游發展迅速,形成一定規模的特色農莊達到3家。

(五)招商引資成果喜人。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經濟工作的首位,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選派1名副鎮長常年駐外招商。深入開展了“項目落實年”活動,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支隊伍”的跟蹤服務機制,全年引進項目9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進園工業項目2個,實際到位資金3100萬元,超額完成縣下達的目標任務。進園項目中,總投資5000萬元的陶瓷精加工項目已經開工,總投資3000萬元的船舶零部件加工項目已完成工商注冊,正著手開工。

(六)全力服務重大項目建設。2012年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項目落實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項目落實、項目服務上要承擔更多的任務、更重的壓力,作出更大的表率。一年在,在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用地上,我們堅持力量一邊倒,勁住一處使,不管是班子成員,還是一般干部,不分白天黑夜,不論節假平常,“軟磨硬纏”做群眾思想工作,確保了各項建設用地如期交付使用。據不完成統計,全年共召開群眾大會61次,走訪群眾230余人次,完成工業園征地230畝,湖濱大道、神靈湖大橋、公交總站、國防大樓、風力發電進廠道路、廬陽南大道延伸等重大項目建設征地260.5畝。

二、堅持以城鄉一體為目標,著眼長遠,新農村建設開創新局面。

(一)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一是繼續抓好了新農村建設試點。建設試點村莊10個,受益群眾398戶、1571人。通過試點,村莊環境明顯改善。改路12.3公里,改水、改廁均達到100%,新建畜牧小區4個。下邱家坳、橋頭陳、四方李、下照嶺等試點村進行了“整村穿衣”,“穿衣”面積達3.6萬平方米。修建排水溝2920米,綠化780余平方米,安裝路燈65盞。推廣使用太陽能135戶,開通寬帶20戶。“一村一品”健康發展,秀峰的“農家樂”、玉京的養豬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村村有文化活動中心、有圖書室、有戶外休閑場所。深入開展了“三村十星文明戶”創評活動,評出十星文明戶30戶,并進行了授星掛牌。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技術服務等方式,培育新型農民1100余人次。二是扎實推進了鄉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將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內容,全年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8個,成功摸索出“輪流值日制”、“專人負責制”等切合村情、行之有效的衛生保潔長效機制。

(二)生態建設卓有成效。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全面鋪開,科學編制了造林綠化總體規劃,4476畝綠化任務全部分解到村、到組、到戶、到點。實行“四線”同步推進,分別由4名班子成員牽頭負責。環山路兩旁核定造林綠化面積240畝,全部落實到戶挖好了樹穴;42個新農村建設點按平均每戶10個挖好了樹穴;礦山復綠落實面積15畝,由礦主自主負責,已全部挖好樹穴;波湖村高標準整地450余畝,湖灘造林承包給三河華林公司統一實施。開展了林業病蟲害查治,排查枯死松樹50果,全部就地砍伐、燒毀。實施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復墾耕地40余畝。

(三)集鎮建設科學規范。投入13萬元,編制完成了鎮總體規劃,已通過鎮人大會和專家評審,報縣政府審批。嚴格控制五里牌、峰德鎮及環山公路、五觀路沿線農民建房,嚴格規劃審批,全面杜絕了違規建房。鎮投入45萬元,完成了兩個集鎮“穿衣戴帽”掃尾工作,“戴帽”51頂、5000平方,“穿衣”109棟、15320平方。建立了集鎮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每年投入5萬元,聘請了4名環衛工負責集鎮日常衛生保潔,五里牌、峰德鎮變得更加干凈、整潔、美觀。

三、堅持以進位爭先為出發點,多頭并進,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一)持續增加投入,促進社會和諧。

通過“一卡通”發放糧補、退耕還林補貼等各項惠農資金294.5萬元。免除了義務教育教科書費,“兩免一補”23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23425人,參保率達93.7%,補償醫療費130萬元,發放大病補助8萬元。投入10萬余元,新建農醫所4個,農家書屋3個。農村低保實現“應保盡保”,發放低保金35.6萬元,發放救災資金3.5萬元,大米1.8萬斤。籌資9000元為300戶0-6周歲獨生子女及二女戶家庭辦理了愛心保險。發動全鎮干部群眾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2萬余元。

(二)推行群防群治,確保社會穩定。

一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地處城鄉結合部,群眾思想活躍,治安形勢非常復雜,加上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征地、拆遷等中心工作,給社會治安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和問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扎實開展了百日集中整治和“兩個排查”集中行動,排查矛盾糾紛57起,調處57起;排查治安隱患10處,整改到位10處。一年來,全鎮未發生一起重大群體事件,未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未發生一起人員進京和其他人員進京集體上訪事件。全鎮治安案件比去年減少81.6%,刑事案件下降28.5%。綜治協會進農村和創建“無邪教村(居)”工作得到縣里肯定。全縣農村綜治工作現場會在召開,秀峰蔡家灣“綜治協會進新村”多次接受省市領導參觀考察。

二是森林防火常抓不懈。把森林防火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全年投入經費35萬元,做到常年不放松,警鐘長鳴。森林防火重點期,宣傳車不間斷巡回宣傳,森林消防專業隊軍事化管理,24小時集中待命。鎮成立了50人的應急分隊,村設立了180人的機動分隊,聘請了35名巡山員分布在各責任段和關卡。實行五戶一聯,中心戶負責制。一年來,全鎮環山路以北未發生一起火警。

三是強化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成立了食品、藥品監管辦公室,建立健全了鎮村安全監管網絡,鎮設專職協管員2名,村設信息員11名。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大排查和專項整治,未發生一起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三)堅持進位爭先,推進社會進步。

計劃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全縣先進水平,計劃生育率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75‰以內。印發計生宣傳品6000余份,群眾知曉率進一步提高。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強化優質服務,免費查治婦科病300人次,發放治療藥物2000余元。成功破獲“兩非”案件1例,對涉案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民兵預備役工作再創佳績,榮獲市委、市政府和市軍分區表彰的基層先進人武部和抗凍救災先進基層人武部,全縣民兵連長訓練和退伍軍人應急分隊訓練第一名,基干民兵點驗工作代表全縣接受了市軍分區的檢查,得到好評。優秀青年入伍10人。共青團、婦聯、老協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步,秀峰村黃玉鳳同志榮獲首屆“縣十大巾幗標兵”稱號。

四、堅持以固本強基為根本,虛實結合,自身建設邁上新臺階。

1、民主評議政風增效能。深入開展了民主評議政風工作,通過評議促整改,重點解決了一批基層站所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健全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辦事更加高質,服務更加高效,協調更加有力。

2、基層組織建設增活力。扎實開展了“求科學發展之真、務項目建設之實”主題教育活動。優化黨組織設置,成立了鎮早熟梨合作社黨支部和縣駐蘇州黨支部,實現了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所有領域的廣泛覆蓋。深化“三項創建”,秀峰村黨總支和石材協會黨支部列為全市創建點,四聯、交通、河東、萬杉等村列為縣級創建點。實行黨員設崗承諾管理,每名黨員每年為民辦實事1-2件。認真做好了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嚴把職數關、候選人審批關、選舉程序關,11個村(所)黨組織全部順利完成了換屆選舉。

3、黨風廉政建設增威信。成立了鎮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聯辦式、綜合性辦理。進一步完善了民主決策、財務管理、“二談二述一報告”等制度,規范了黨員干部行為。黨務、政務、村務實行最大限度地向社會公開,村設立了“點題公開”和回音壁,及時答復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了“入戶聽訴”、“三卡監督”和書記上廉政黨課等活動,提高了全鎮各級干部的廉政意識。扎實開展了“星級創評”活動,秀峰村和鎮計生服務所申報“五星級”,接受了市紀委的檢查驗收。

2012年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經濟總量不大,質量還不優;二是農民增收渠道不寬,少數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三是新上大項目不多,財政貢獻率低;四是經濟發展環境還需優化,工作作風和工作效能還需加強,等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在2009年的工作中,有針對性地研究對策,進一步強化措施,凝心聚力,扎實工作,力爭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實現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