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地災中心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6 04:22:33

導語:國土局地災中心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局地災中心工作總結

2014年度地質環境管理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省、市國土資源部門正確領導下,在各鎮、辦事處和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認真貫徹《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管理工作,在地質災害防治應急中心全體同志齊心努力下,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從宣傳到建章立制到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從巡查預報到治理,扎扎實實做了很多工作,確保了全市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了我市經濟社會穩定發展?,F總結匯報如下:

1、認真組織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和培訓。

在關鍵時間節點4月20號還組織召開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會議,安排和部署2014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出全年地質災害防治大方向是圍繞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創建開展,并與各鎮處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教育和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全社會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治災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在“地球日”、“防災減災日”、“土地日”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和宣傳畫冊。對每個地質災害監測點發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全年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000份,組織防治工作宣傳培訓8班次,參加人數520多人次。

今年4月29日上午我們在鎮村舉行了市鎮地質災害滑坡應急演練,市政府應急辦、民政局、鎮政府等及村村民265人參加了本次演練活動,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和提高地質災害臨災狀態下應急撤離、搶險救災等應急反應能力,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和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2、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創建工作。

我市被選為2015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創建驗收縣市之一,我局全年積極開展高標準“十有縣”創建準備工作,努力創建高標準、嚴要求的有制度、有機構、有經費、有監測、有預警、有評估、有避讓、有宣傳、有演練、有效果的十有標準,扎實開展創建籌備工作,為明年迎接上級單位對我市的“十有縣”評審夯下了堅實的基礎。

(1)2014年4月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市2014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5月17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當政辦發〔2014〕31號)。各鎮處政府也按照市政府文件制定了相應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2014年8月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市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2)根據《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和監測預警工作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的精神,要對每一個地質災害監測點發放群測群防監測經費,標準為50元/月發放,發放時間從汛期開始5月到10月,每個地災點發放金額為300元,全市60處發放群測群防補助金額1.8萬元。

(3)今年我們還組織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救援隊的36名專家及成員進行了技能培訓、演練,還添置了相應的工作裝備和工具。為更好的展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救援工作,今年5月我們為應急救援隊的36人發放了雨衣、雨鞋及強光手電等應急救援裝備。

3、開展搬遷治理工程項目建設。

崩塌體為市級重點監測點。2012年搬遷治理工程項目上級審批通過(鄂財建發[2013]45號)。2013年4月,省財政廳以中央切塊的形式,撥付專項資金200萬元到市財政局賬戶,用于實施“市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項目,市政府確定鎮政府為該項目的實施主體,并在專項資金中撥付首期87萬元到鎮財政所賬戶。2013年鎮政府用市財政局撥付的87萬元完成了安置點14.2畝的征地補償和場地的“三通一平”等工作。今年,鎮政府對搬遷范圍內的42戶農戶進行了前期宣傳活動,同時完成了一期規劃搬遷治理項目范圍內28戶住戶的調查摸底、實地房屋建筑面積丈量等工作,現已經與17戶簽訂了房屋搬遷安置補助協議,其中6戶已完成拆遷,房屋拆遷補助已發放到位;4戶已在規劃的搬遷避讓居民安置點興建新房。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新村規劃安置點電力設備安裝、給(排)水工程、場地道路硬化、文化活動廣場等基礎的施工。

4、摸排確定地質災害監測點并加強預警預報。

《市地質災害調查區域規劃》成果顯示,全市國土面積2159平方公里,10個鎮辦事處,158個行政村,市級以上重點監測點共15處。今年上半年通過調查,我們確定了全市地質隱患點115處,通過摸排確定60個地質災害監測點。其中市級1處,市級14處,鄉鎮級45處。每個監測點所涉及的鎮(處)鎮長、主任為第一責任人,村主任為村責任人,地災點住戶為監測人。在地質災害監測點統一設置了警示柱牌和警示樁。

全年共地質災害災情預報24起,與氣象部門聯合預報16次,發預報短信24條,及時通知各單位加強地災防治,并定時定期向政府及市局報告相關情況;日常巡查達126人次。

對汛期地質災害高發期實行地質災害日報制,每天向市局匯報災情,做到了有險早報告,無險報平安。連續14年未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

5、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加強日常巡查。

認真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務院關于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制定了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并報市政府實施,并組織全系統在職人員參與《突發事件應對法》知識競賽活動。

建立汛期地質災害監測防治24小時值班制度和雨期災情報告制度,從3月16日開始,到5月30日,由分管副局長黃明帶隊對全市所有地質災害點開展巡前全面排查,市鎮村三級參加人數超過114人次。

全年未發生地質災害,查明一處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玉陽辦事處太子橋社區原糧油綜合廠山體滑坡,已將其納入日常監測,密切監視,避免發生人員傷亡。并在調查后向市政府請示進行治理,市政府撥付9萬元地質災害勘測設計費用給業主單位市住建局負責此項治理項目的實施。

6、定時上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我局根據市政府應急辦文件要求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并每季度按時上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7、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征收工作。

我們按照《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工作,全年本級共征收3家礦山企業備用金22.3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