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夏季整改”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1 09:33:20
導語:脫貧攻堅“夏季整改”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工作部署,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工作要求,以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夏季整改”行動為抓手,圍繞貧困戶脫貧、貧困戶退出目標,狠抓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不斷提高脫貧質量,確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5月2日,省、市召開脫貧攻堅“夏季整改”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后我縣堅持問題導向,精心組織部署,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強化落實舉措,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夏季整改”行動,確保整改到位,取得實效。現將“夏季整改”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推進情況
根據省、市脫貧攻堅“夏季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上級部門開展脫貧攻堅考核評估、督察、審計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中查擺出來的問題,我縣堅持目標標準、精準方略和從嚴要求,較真碰硬狠抓“夏季整改”。
(一)強力推進,迅速行動。成立了脫貧攻堅“夏季整改”行動指揮部,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第一副總指揮,高位推動整改行動。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反饋脫貧攻堅工作突出問題后,我縣隨即召開全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縣委常委會、縣黨政班子聯席會,傳達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約談會議精神,認真對照“精準退出工作不到位,基層基礎工作不扎實,產業就業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項目和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具體問題,舉一反三,逐一剖析問題、分析原因、找準根源,并按照“真、準、實、嚴”的要求,開展“拉網式”排查梳理,進一步摸準脫貧短板,找出工作弱項,全面推進整改。
(二)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縣黨政主要領導以上率下、示范帶頭,深入鄉鎮、村組和貧困戶調研,廣泛了解存在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并先后多次召集分管縣領導、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調度,制定了《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的緊急通知》,對目前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明確整改意見。同時,采取鄉鎮交叉檢查的方式,對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48個行政村開展全覆蓋檢查,檢查內容涉及健康扶貧、安居扶貧、易地搬遷、教育扶貧、項目建設、就業扶貧、金融扶貧、信息化管理、“一證兩冊”、識別程序、精準退出等各個方面,各檢查組對每個行政村的整改落實情況和存在問題均出具文字報告,制定問題清單,為全面開展“夏季整改”行動奠定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我縣制定了《縣脫貧攻堅“夏季整改”行動方案》,明確了“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責任人”,召開了脫貧攻堅“夏季整改”行動推進會,對整改行動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再落實。全縣上下本著“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成效不達標不放過、群眾對整改不滿意不放過”的原則,對照問題整改清單,俯下身子狠抓落實。
(三)嚴格督查,務求實效。結合省委作風建設工作要求和市委“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調查研究、切實改進干部作風”活動,重點對照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不落實、整改工作不實、幫扶流于形式、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不扎實、在崗在位不作為等問題,深入開展督導檢查,切實消除脫貧攻堅工作“怕、慢、假、庸、散”現象,以作風大整頓推動問題大整改、促進工作大提升。縣紀委監委聚焦扶貧領域作風問題,著力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對天井源鄉新建村個別脫貧戶存在錯退現象和萬坊鎮鄧家邊村基層基礎工作不扎實,“一證兩冊”填寫不規范,錯填、漏填問題等進行了嚴肅查處問責。縣委組織部聚焦“連心”小分隊在崗在位情況,深入開展實地督查,對縣衛計委、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外貿局等個別小分隊成員脫崗離崗給予通報批評。縣扶貧和移民局、縣委辦、縣政府辦采取集中檢查、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對“夏季整改”行動開展情況全方位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
二、具體整改情況
圍繞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和自身排查梳理問題,我縣認真找準問題癥結,對癥下藥,分類施策,持續精準發力。
(一)精準退出工作不到位問題的整改情況。第三方評估抽樣數據顯示,我縣脫貧人口錯退率2.9%,全省排名靠后。針對這一問題,我縣組織各鄉鎮認真對照貧困人口退出標準,重點對脫貧戶是否存在收入不達標或“兩不愁三保障”未解決,脫貧退出程序是否執行到位等情況進行排查。對于核查出收入不達標、收入達標但支出較大、易地搬遷未入住或“兩不愁三保障”未解決的對象全部做到應返全返,對于執行程序不到位的情況立即進行糾正。在貧困戶漏評問題上,從低保戶里查、危舊房里找、孤寡老人里摸、人戶分離里排,重點了解農戶家庭是否存在家庭成員零就業情況,是否屬于無房戶或唯一住房為危房戶,家庭成員中是否有重大疾病,對于存在以上情況的家庭均作為重點對象納入評議范圍,做到凡是沒有安全住房的不脫貧,凡是大病沒有治愈的不脫貧。
(二)基層基礎工作不扎實問題的整改情況。反饋問題中指出,我縣“一證兩冊”填寫不規范,錯填、漏填、不一致現象較多;部分貧困戶幫扶手冊上的幫扶措施和上戶記錄空白,部分貧困戶幫扶措施和上戶記錄填寫不全,已經享受到的政策補貼沒有記錄。針對這些問題,我縣組織人員認真對資料整理工作進行全面核查,一個村一個村過,對每一戶貧困戶戶籍信息再核對、幫扶內容再清理、收支情況再核算、脫貧信息再檢查,確保貧困戶檔案資料準確完備。
(三)群眾滿意度不高問題的整改情況。第三方評估抽樣數據顯示,我縣貧困群眾結對幫扶認可比率94.86%,全省排名靠后。針對這一問題,我縣深刻剖析,認真查找問題癥結,發現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貧困戶未做到整戶納入低保,而非貧困戶家庭條件差的有不能全覆蓋;二是貧困戶與非貧困戶在農村飲水安全飲水工程安裝上標準不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要求接入到貧困戶家中,而非貧困戶只接到門口。三是貧困戶與非貧困戶醫療報銷差距較大,貧困戶醫療報銷達90%以上,而被貧困戶只有70%。在評價抽樣中,非貧困戶帶著情緒作出了不滿意評價。為此,我縣堅持雙管齊下,著力提高群眾滿意度。一方面,對群眾要求農村安全飲水入戶等一些合理訴求正確對待,能解決的盡量解決。對非貧困戶醫療報銷問題,大力實施大病救助和低保政策,并開拓新的資金來源渠道,鼓勵和創導社會有識之士、愛心企業參與公益活動,將更多的慈善捐贈款納入醫療救助體系,讓更多的非貧困戶也能享受到更高地醫療報銷。另一方面,加大走訪力度,在全縣范圍內組織結對幫扶干部開展每月兩次脫貧攻堅“固定扶貧日”活動,將貧困戶與非貧困戶均納入日常走訪范圍,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
(四)產業扶貧覆蓋率不高問題的整改情況。從省里反饋的問題清單看,我縣貧困戶產業扶貧覆蓋率僅為56%。針對這一問題,我縣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縣本級重點發力中藥材種植和光伏扶貧項目,特別是在中藥材種植扶貧方面,加快土地流轉和產業扶貧中藥材種植面積落實監督,引導貧困戶參與中藥材種植。同時,縣扶貧和移民局切實加強對鄉鎮的業務指導,進一步明確產業覆蓋認定標準。各鄉鎮依托果業、水產、蜜桔、毛竹等產業,認真摸排貧困戶自身造血的產業扶貧項目,努力打造本鄉鎮的特色扶貧產業。對涉及農業招商、產業結構調整等項目,充分考慮轄區內貧困戶和村集體經濟收入,支持貧困村、貧困戶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土地、山場等入股或者以務工、就業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實現貧困戶產業覆蓋脫貧致富。
(五)小額信貸、就業等扶貧政策落實問題的整改情況。第三方評估抽樣數據顯示,我縣貧困戶小額信貸為零,貧困戶公益性崗位就業率5%。為提高貧困戶小額信貸戶貸比,我縣研究出臺了《關于切實做好貧困戶小額信貸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擴大了貸款用途范圍,簡化了貸款申請流程,貧困戶結合發展產業規模和實際需求,合理靈活審批貸款金額,下不設限,切實做到“應貸盡貸”。確保6月底完成859戶小額信貸任務。為提高貧困戶公益性崗位就業率,我縣對護林員、保潔員、農家書屋管理員等公益性崗位進行了全面梳理,進一步優化調整公益性崗位安排,確保貧困戶參與公益性崗位占比達到50%以上。同時,統籌推進教育扶貧、保障扶貧、健康扶貧等工程。在教育扶貧方面,上學期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享受教育補助總人數1584人,金額達117.4萬元。在保障扶貧方面,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8671人中有5595人全部納入保障救助范圍,其中未脫貧的人數3085人中有2732人納入低保,占比88.6%。我縣將進一步做好社會兜底保障和扶貧政策的銜接,并爭取更多的低保基數指標,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對象全部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健康扶貧方面,截至2018年5月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住院通過“一站式”窗口服務共計1609人次,醫療費用總金額989.76萬元,“五重保障線”共補償926.27萬元(其中財政兜底64.98萬元),貧困對象住院個人自付比例僅為6.4%。
(六)項目和資金管理不規范問題的整改情況。省第三方評估抽樣數據顯示,我縣部分扶貧項目工程款未按進度撥款,未扣留質保金,項目管理不規范。針對這些問題,我縣進一步改進扶貧項目管理體制,健全完善扶貧項目管理意見和操作流程,明確50萬元及以下項目,預決算、評審全部下放至鄉鎮,縣扶貧和移民局、重點辦、審計局等部門負責監督、抽查、審核。鄉鎮安排班子成員專門負責,鄉鎮項目辦具體操作。新規定出臺之前,仍參照原渠道執行,對資料齊全的,縣審計局在7個工作日內出具審計結算報告。同時,為進一步規范扶貧項目實施,防止出現項目碎片化,正加緊編制扶貧項目庫,采取先定項目再定資金的模式,確保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精準。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縣將繼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要求,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是在問題整改上再加強。繼續推進問題整改工作,對已經完成的整改任務,適時組織“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對尚未完成的整改事項,緊盯不放,務求實效;對涉及長遠的整改事項,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抓好落實,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在政策落實上再加強。緊緊圍繞“三率一度”和“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要求,推進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政策落地落實,重點抓好安居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保障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等扶貧工程,不斷優化政策供給,兜牢脫貧底線。同時,要著力抓好“精神脫貧”,營造勤勞致富、脫貧光榮氛圍,堅決破除“等、靠、要”思想。
三是在產業帶動上再加強。按照“村有扶貧產業、戶有增收門路”的目標,加快培育貧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尤其是在認真落實中藥材種植扶貧和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同時,根據貧困戶家庭成員結構和鄉鎮資源稟賦情況,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業,力爭每戶貧困戶至少有一項產業扶貧措施,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
四是在督查檢查上再加強。采取定期督查、隨機抽查、明查暗訪等方式,不斷加大對整改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 特別是對一些多次整改的老問題,在這次整改行動中仍然不到位的,嚴格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具體整改人的責任,又倒查追究相關領導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堅決防止重復整改、改了又改。
- 上一篇:脫貧攻堅戰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整村脫貧工作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