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資金及包村扶貧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7 09:05:46
導語:涉農資金及包村扶貧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完成2019年財政脫貧攻堅工作計劃,年初,縣財政局配合縣扶貧辦認真編制了《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方案》,并與縣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縣2019涉農資金整合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在《方案》實施過中,多次召開各鄉鎮、相關部門項目資金落實、支出進度調度會議,有效地推進了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工作。在村工作中,加幫扶力度,為全村積極謀劃產業化項目,為農民脫貧致富創造條件。現將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及包村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工作
(一)資金投入情況
為實現縣2019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依據《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方案》,2019年安排脫貧攻堅統籌整合資金計劃規模33000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220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安排,比上年實際投入2104萬元增加96萬元,增長率4.56%。截止到10月30日,縣級已整合到位財政涉農資金3300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2264萬元,省級資金7350萬元,市級資金1000萬元,縣級資金2386萬元,完成整合計劃的100%。縣級支出進度完成29309萬元,完成計劃的88.82%,各部門、鄉鎮實際支出進度完成25701.49萬元,完成計劃的77.88%。預計到12月末,縣級支出進度完成98%,各部門、鄉鎮實際支出進度完成93%,圓滿完成省廳下達實際支出進度80%以上的任務目標。
(二)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執行情況
2019年,縣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要求,將中央列入統籌整合范圍的20項、省級25項財政涉農資金以及市級、縣本級安排的專項扶貧資金全部納入統籌整合使用范圍。依據《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對整合資金來源及時進行歸集,測算出年度可整合資金規模,并及時報告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配合縣扶貧辦認真編制《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方案》,并按照省廳制定的整合資金管理臺賬,及時記錄資金使用方向,真正做到實質整合、跨類別使用。
(三)整合資金管理情況
1.狠抓項目落實,促進資金支出進度
《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方案》出臺以后,縣財政局及時通知項目主管部門已到位資金,督促部門及鄉鎮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加快資金實際支出。在縣財政局、扶貧辦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縣2019涉農資金整合使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縣直部門、各鄉鎮,對2018年已完工項目,必須在6月15日前完成項目竣工結算;對2018年續建項目,確保在4月底前開工建設;對2019年新建項目,必須在5月底前,向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完成項目申報審批工作。
5月30日,縣財政局、縣扶貧辦聯合召開了縣2018年整合資金項目建設完成情況及2019年項目進展情況調度會議,會上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對承建的每一個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了逐一匯報,敲定了完工以及結算日期,統一了思想,為項目如期完工達成了一致意見。8月、9月10月份分別通過電話、下發通知及臨時召開會議等形式,強化支出管理,確保了年底前整合涉農資金實際支出進度達到80%以上的工作目標。
2.加強資金撥付管理,健全整合資金臺賬
在扶貧項目資金撥付過程中,認真審核相關手續,逐筆對照整合方案中所列項目,做到依據充分,文件資料齊全。資金撥付之后,按照指標文號、名稱、內容、資金來源,及時逐筆錄入整合資金臺賬,再按照撥款文號、資金用途,詳細錄入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臺賬,做到資金走向、支出進度、項目進展情況一目了然。對不符合撥款要求的,找到原因,及時整改。
3.嚴格執行公告公示制度
工作中嚴格執行《省扶貧資金公告公示實施辦法》,遵循公告公示原則,對《整合方案》、2019年扶貧項目資金分配計劃明細表以及每一筆撥款都及時進行公告公示,提高扶貧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的透明度,提升社會和群眾參與度。按照“誰分配、誰公開,誰使用、誰公開,分配到哪里、公開到哪里”的原則,隨時與縣扶貧辦溝通,做到項目公告公示不遺漏,與項目資金公告公示相匹配。所有項目資金撥付之后,隨時提醒資金使用部門、鄉鎮,及時公告公示,便于群眾知曉和接受社會監督,并留存影像資料備查,做到資金來源與資金使用相匹配。
4.加強績效監管,完善動態監控
根據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縣對2018年所有扶貧項目,均已完成績效目標申報、審核、自評及系統錄入工作。對2019年扶貧項目績效申報問題,與縣扶貧辦達成共識,在項目計劃批復的同時,后附《績效目標申報表》,縣財政依據資金使用部門、鄉鎮(單位)報送的資金申請函及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經審核項目無誤、手續齊全后,予以撥款。沒有《績效目標申報表》的項目,暫緩撥付。縣財政配備了績效管理專職人員,對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進行每天常態化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依責監管,嚴防資金損失
我縣是國定貧困縣,今年又是決勝脫貧攻堅摘帽年,縣委、縣政府極為重視脫貧攻堅工作。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了《縣鄉村履行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清單》和《縣直部門履行脫貧攻堅監管責任清單》縣財政局依據監管職責,對扶貧資金的分配、執行以及執行的成效方面進行全程跟蹤,嚴防資金擠占挪用、損失浪費、虛報冒領等問題發生。對扶貧資金的支出進度,每10日調度一次、月末匯總上報,加強扶貧資金項目常態化監管。尤其是到戶到人的資金,要求各鄉鎮必須在資金到位后,一個月內發放到農戶“一卡通”中。認真落實扶貧資金月報制度和支出約談制度,在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支出進度。
6.認真開展各項問題整改
為切實完成國家、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大排查反饋需整改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不規范》、《公告公示制度落實不到位》、《政策落實有偏差》、《小額信貸政策落實整改不到位》、《項目實施進度推進緩慢》五項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安排專人對照問題逐一查找原因,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并已銷號。
7.2020年涉農整合資金工作安排
一是認真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按照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方案》要求,關注四類十項122個問題清單,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回頭看”問題整改,并形成《報告》上報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是重新制(修)訂縣政府2017年印發的《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并經縣脫貧組審議通過后,報省財政廳和省扶貧辦審核,征求省級意見后,由縣政府印發執行。
三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在新制(修)訂的《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中做進一步的明確,包括部門分工、操作程序、資金用途、監管措施、績效評價等。
四是配合縣扶貧辦開展草擬編制《2020統籌整合方案》工作,按照省廳要求及時間節點上報《整合方案》送審稿。
二、包村幫扶扶貧工作
2019年,縣財政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及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摘帽動員大會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縣2019年脫貧摘帽實施方案》(靖發〔2019〕13號)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包保幫扶相關要求,與村廣大干群一道,堅持從“行產業,快致富,興建設,美化鄉村家園,抓黨建,強隊伍”入手,全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年度任務完成情況
1.脫貧完成情況。2016-2019年共爭取各級政策和幫扶資金1115.9萬元,推進了改水、改房、改路等7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實了“以獎代補”“因戶施策”等種養殖產業項目13個,惠及全村貧困人口。通過三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我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安成,村民安全住房、安全飲水、道路交通、通訊、通電得以解決,全村131戶277人貧困人口通過產業項目增收、勞動就業、養老保險、低保等收入人均收入達到了3800元以上,都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高標準完成各項脫貧指標任務,并于2018年村實現了貧困村按計劃退出摘帽。
2.加強基礎材料錄入工作。會同鎮級包村領導、包村站所和村干部,逐戶、逐人、逐項核對貧困戶基本信息,仔細核對貧困戶受益信息,及時修改并更新數據平臺、村部、戶檔案表、冊、簿等信息,確保各項數據線上線下一致,經得起各級考核和評估。2015年精準識別納入貧困戶147戶311人,2017-2019年經過精準再識別、動態調整和自然減員后,截止2019年10月末,建檔立卡貧困戶131戶277人,其中:一般貧困戶63戶176人,低保貧困戶65戶98人,五保戶3戶3人。2015年脫貧9戶27人,2016年脫貧67戶144人、2017年脫貧32戶59,2018年脫貧23戶47人,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
3.積極協調資金,推進村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對村文化廣場1000平米進行瀝青覆蓋,總投資15萬元;組織實施村部異地新建工程,總投資147萬元,目前,主題框架已建完畢,預計來年6月完工驗收。
(二)工作落實情況
1.責任落實情況。壓實責任,貧困戶落實到個人,班子成員及黨員干部一人兩戶,普通干部群眾一人一戶,確保扶貧工作開展無死角、無盲區。
2.政策落實情況。一是繼續實行“以獎代補”產業模式,入戶動員和引導貧困戶根據自身能力和特點,發展和壯大種植、養殖產業。2019年繼續通過“以獎代補”政策對貧困戶進行精準扶貧。申請“以獎代補”資金37萬元,帶動56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產業項目,其中:發展木耳25戶,養牛27戶,其他發展種植地瓜、灰蘇子、香瓜等項目,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二是穩步推進光伏扶貧。2019年光伏收益分紅18.87萬元,收益人口132戶278人,人均增收678元。
(三)深度貧困戶攻堅情況
包保的無深度貧困戶。
(四)“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解決情況
1.義務教育:學校一所,學生200余名,教師70人。貧困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3人,全部上學,無因貧困輟學學生。(高中2人,大學本科3人)
2.醫療衛生:衛生所1處,醫護人員18人。全村135戶276人全部參入了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基本醫療通過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二次救助得到了保障。大病補償16人,報銷比例90%。
3.住房安全保障:2016至2018年累計改造危房68戶(D級34戶,C級34戶),享受補助資金166.95萬元。其中:2016年改造完成34戶(D級12戶、C級22戶),享受補助資金70萬元;2017年改造完成30戶(D級19戶、C級11戶),享受補助資金87萬元;2018年改造完成4戶(D級3戶、C級1戶),享受補助資金9.95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已全部改造完畢,不存在住房不安全問題。
4.安全飲水:實現自來水戶戶通,水質經檢驗符合安全飲用水標準。
5.最低生活保障:貧困戶低保戶65戶98人,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范圍。
6.基本養老保險:全村上養老保險238人,符合參加養老保險條件的已全部繳納保險,參保率100%。
(五)資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況
2016-2019年財政局先后投入自籌資金93.4萬元;其中:2016年投入資金23.1萬元,其中:投資14萬元用于木耳基地建設;投入3.1萬元,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走訪慰問6萬元。2017年投入27.5萬元,其中:投入18.5萬元購買垃圾車和垃圾箱;環境整治3萬元;走訪慰問6萬元。2018年投入資金28.8萬元,其中:安裝路燈19.8萬元;環境整治3萬元;走訪慰問6萬元;2019年投入資金14萬元,其中:環境整治7萬元;走訪慰問7萬元。除走訪慰問由財政局按正常程序采購外,其余資金都是通過村申請、鄉鎮申報、財政局辦公會議研究、資金下撥到鄉鎮經管站,由鄉鎮經管站監督村報賬使用。
(六)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情況
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支持貧困戶發展“以獎代補”產業項目;發展3個蔬菜大棚及光伏分紅項目,實現貧困戶效益分紅。二是利用村集體積累資金通過經管站投入開源小額貸款公司實現分紅,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脫貧人口收益穩定,防止返貧現象發生。
(七)扶貧宣傳工作情況
根據“扶貧先扶志”的工作思路,我們組織全體幫扶責任人持續有效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相關政策宣傳,并在新聞媒體上大力宣傳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效。我們通過座談會、討論會、鄉村夜話等多種形式,給貧困群眾講解扶貧以來身邊的變化,讓貧困戶認識到黨的恩從何來,黨的恩在何處,從貧困戶內心產生“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思想認識轉變。通過宣傳和教育,加深群眾對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的理解,從坐等國家給予救助思想逐漸轉變為主動想方設法脫貧致富,為脫貧攻堅工作解決了觀念滯后的障礙。
(八)創新工作
創新服務便民利民工作,全面推行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公休日班子成員坐班制,確保為民服務不斷人不脫節,實現“群眾辦事,干部跑腿”,有力提高了村級黨組織為民辦事的能力水平,解決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為脫貧攻堅工作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脫貧攻堅工作一直在路上,我們將按照國家、省委省政府相關政策,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狠抓落實,以繡花的精神,細之又細,堅決完成各項工作,為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實現脫貧目標而倍加努力。
- 上一篇:岐澳古道歷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分析
- 下一篇:人社局包保幫扶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9涉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