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林業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04 10:02:21

導語:區林業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林業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一、林業扶貧基本情況

區土地總面積62.28萬畝,其中林業用地49.6萬畝,林業在全區脫貧攻堅工作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和責任。為充分發揮林業行業資源扶貧優勢,區林業局按照《省林業廳關于推進林業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總體要求,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堅持林業產業扶貧與林業生態扶貧有機結合,堅持林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全面開展林業精準扶貧摸底調查,科學制定林業精準扶貧方案,積極探索林業行業扶貧的新思路、新舉措,全力發展木本油料和特色經濟林基地、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我區脫貧攻堅全局工作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建設成效

(一)生態保護脫貧

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嚴守林業生態紅線,不斷加強林地和林木資源的保護管理,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群眾利益不受損。2014-2019年全區共完成人工造林6911.3畝,退耕還林專項規劃培育19920畝、中央財政森林撫育7850畝、退耕還林森林撫育4300畝、封山育林28000畝,共兌現政策補助資金862萬元。全區退耕還林共涉及貧困戶790戶,貧困人口中1996人,2014-2019年共兌現貧困戶913.91畝退耕還林補助資金53.01萬元。定期對21.88萬畝生態公益林開展監督檢查,嚴格管控征占用林地,嚴厲打擊毀林行為,確保資源管護到位,成果不受破壞,全區公益林涉及貧困戶674戶,面積23665.5畝,2014-2019年共兌現貧困戶公益林管護補助資金222.68萬元。通過森林防火工作,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為護林員,全區共選聘貧困戶護林員14名,年均增收約5000元,有效增加了貧困護林員家庭勞動收入。

(二)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

區農委、區林業局共同組建了區農業專家服務團,選派12名中級以上職稱的林業技術人員聯系各貧困村幫扶特色種養業扶貧,其中林業局選派4名,分別聯系村、村、村和村。按照市農委、市林業局的統一部署和基地標準,完成年度貧困戶、特色產業村、特色園區、“一村一品”認定工作。2014-2020年全區完成林業特色種養業達標貧困戶認定501戶,完成林業特色產業村認定2個,分別為坑上村和東山村;完成林業特色產業扶貧基地1個,為西溪南坑上村油茶基地;完成“一村一品”認定5個。完成市、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貧困村林業特色產業基地項目4個,分別為楊村鄉村香榧基地、巖寺鎮坊塘村油茶基地、村油茶基地、村油茶基地,共爭取財政資金203萬元,基地建設面積241畝,受益戶239戶。

(三)單位對口幫扶

根據區委、區政府精準扶貧任務安排,村鄉村。先后安排2名優秀年輕干部到村任扶貧專干,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不再承擔局業務工作,全方位開展扶貧工作。認真開展萬名黨員幫萬戶工作,指派31名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34個貧困戶75個貧困人口。堅持年初制定幫扶計劃,做到每月至少結對幫扶一次,幫助貧困戶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在“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積極幫助貧困戶進行排查解決。堅持每月走訪、制定“一戶一方案”,重點圍繞為貧困村、貧困戶“解難題、辦實事”專項活動要求,積極做好消費扶貧工作,落實消費扶貧資金1.85萬元,幫助引進其他社會幫扶資金4.08萬元,用于購買貧困村、貧困戶的茶葉、土雞、土鴨、筍干、蜂蜜等土特農產品。充分利用春節、六一、扶貧日等節點,聯合區內8家幫扶企業、1家愛心企業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累計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13.3萬元。

三、下一步工作

(一)提升基地質量

對村、村、村油茶基地、楊村鄉香榧基地及貧困戶特色種養開展技術跟蹤指導,通過查缺補漏、移密補稀等措施,加強對新造林撫育管理,進行提質增效,不斷鞏固提升核桃基地建設質量。

(二)提高產業化水平

扶持壯大綠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裕籽貴茶油有限公司等6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桃源里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市青云農莊有限公司2家市級龍頭企業,提高中小微企業的行業競爭力,提升鄉村振興帶動力。

(三)做實林長制示范區

貫徹落實《創建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實施方案》,統籌生態修復、增綠護綠、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繼續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等項目,堅決有效控制松材線蟲病等疫情發生,確保不發生森林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