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14 09:20:21

導語:財政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

根據《中共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和《中共縣委辦公室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0年工作臺賬>的通知》文件,結合工作實際,現將經濟體制改革有關工作推進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入改革事項任務完成情況

(一)深化地方金融體制改革

全力配合州農商銀行籌建工作。根據《中共州委辦公室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州推進州農村信用聯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十二屆州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常務會議紀要4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縣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請求擬向州農村信用聯社股份有限公司入股的請示》呈報縣人民政府審批,按照常務會議紀要30號,已完成入股任務,注資1240萬元。

(二)建立差異化的基層金融服務激勵機制

1.落實財政金融互動政策,推動牦牛險、“扶貧保”和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擴面增量。一是積極聯系對接縣農牧局推動牦牛險擴面增量,建立牦牛險保費補貼預算機制,將保費補貼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建立健全財政補貼資金的監管機制。二是加強與縣扶貧開發局工作溝通,鞏固“扶貧?!背尚?,鎖定貧困戶參保,增強貧困人口防風險能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三是加強與縣民政局工作溝通擴大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覆蓋面,在確保城鄉“三類人群”(農村散居五保戶、城鄉低保對象、貧困殘疾人)參保全覆蓋基礎上,鼓勵縣上符合條件的其他居民參保。

2.完善基層金融服務布局,全面實現鄉村金融服務全覆蓋。一是指導縣金融機構(縣農行、縣信用社)堅持新增存款優先滿足本地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在助推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上發力。二是引導縣金融機構持續滿足一般農戶有效信貸需求,深入推進“惠農興村”工程,補充完善農戶經濟信息檔案,深度開展農戶評級授信工作。切實優化流程、簡化手續,按照“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模式,強化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發放工作。充分滿足脫貧農戶有效信貸需求,鞏固扶貧成效,防止返貧、致貧。三是引導縣金融機構(縣農行、縣信用社)優化支付環境,提升金融服務綜合效應。以物理網點為基礎,配以定時定點服務、流動服務、汽車銀行服務等多種手段,依托深入農村、服務農民、惠及城鄉的服務網絡,廣泛開展普惠金融服務,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安裝農惠通、epos、pos等自助機具,在各鄉鎮建立完善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不斷延伸服務半徑,暢通支付結算渠道,為貧困村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為農戶脫貧致富創造有益的金融環境。

(三)改進預算績效管理和控制,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及我縣2020年財政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2020-2020年財政規劃方案已編制完畢,2021年可用財力為78,787萬元,2022年可用財力為82,726萬元,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787萬元,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2,726萬元。

(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2020年,縣財政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認真梳理2020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1.2020年度財政預算執行

(1)財政收入預算執行情況。(預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205萬元,完成年度預算數的100%,增長14.26%;其中,稅收收入完成4260萬元,占已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59.1%,非稅收入完成2945萬元,占已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40.9%。

(2)財政支出預算執行情況。(預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縣公共財政支出完成180000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460萬元,公共安全支出6167萬元,教育支出16247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17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992萬元,衛生健康支出6421萬元,節能環保支出3999萬元,

城鄉社區支出1167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88萬元;其中:其他土地出讓收入完成88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117萬元。

全縣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完成1914萬元,支出完成1212萬元,當年結余702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支持縣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參照《州州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辦法》,于2019年5月24日制定了《縣縣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辦法》,并印發各單位。

(六)全面試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改革

為加快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部門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根據上級財政有關文件規定,縣財政局至2017開始,每年要求各相關單位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應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當期盈余與預算結余差異表、凈資產差異表、報表附注和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應包括政府部門基本情況介紹、資產負債狀況分析、運行情況分析和財務管理情況。

(七)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

縣財政局堅持“源頭不變、渠道合并、統籌安排、形成合力”。通過清理整合目標接近資金投向類同、資金管理方式相近的資金,全部統籌合并,自主使用到扶貧攻堅任務落實中。整合各類財政涉農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發揮資金集中投入的最大效益。根據輕重緩急,將資金重點用于解決問題突出和急需建設的項目。結合本級財政狀況和貧困村根據自然條件、人文特點、資源優勢等確的建設項目規模,確定建設資金額度,實行總量控制,量力而行。統籌整合使用的財政涉農資金要與脫貧成效緊密掛鉤,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貧困村,著力增強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村可持續發展水平。2020年整合涉農資金24348.86萬元。

(八)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工作

立足于縣委、縣政府關于全縣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以預算績效管理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結果應用以及工作考核為抓手,全力推動財政預算管理改革。推動預算編制改革,強化績效目標引領,嚴格實施零基預算,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精準度;推動資金分配改革,優化資金分配辦法,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模式,提高財政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推動資金整合協調,強化預算資金統籌平衡,促進相關規劃計劃同步實施;推動跟蹤監督檢查,加大點面結合,注重系統排查,放大震懾效應,夯實預算績效管理基礎,制定了預算績效管理系列制度,選取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

(二)財政項目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足。

(三)財政管理人員業務知識欠缺,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繼續完善預算編制執行機制。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中心工作,堅決貫徹落實上級財政部門具體工作安排,不斷強化財政績效管理,加快預算執行力度,確保財政預算收入、支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加大公共財政支出力度,確保改善民生。按照公共財政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集中財力支持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確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所需資金在財力范圍內落實到位。

(三)加大財政監督力度,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充分履行財政監督職能作用,認真做到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財政監督就跟蹤到哪里。

(四)進一步強化“三公”經費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和州委州政府“七項規定”要求,堅持勤儉節約,堅持廉潔從政。嚴格下達“三公經費”預算,并按時公開預決算,加強各相關部門和人民群眾對財政預決算的監督。

(五)嚴格政府債務管理。合理控制政府債務規模,按照上級債務限額管理相關要求,嚴格控制我縣債務余額規模;加強債務預算管理,落實債務主體償債責任,拓寬償債資金渠道,妥善處置存量債務;強化債務風險管控,建立風險預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