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監管局食品安全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4 10:03:19

導語:市監管局食品安全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監管局食品安全工作總結

為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一年來縣食安辦嚴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牽頭協調食安委各成員部門,強化措施、科學監管、嚴厲整治,全面推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穩步發展、總體向好。現將具體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食品安全工作總體情況

(一)加強食品安全生產經營環節監管

在食品生產環節,開展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綜合整治工作。在此次專項整治中,共出動執法人員110余人次,執法車輛17臺次,檢查轄區內食品小作坊50余戶次,共指導4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獲得許可證。在食品銷售環節,組織開展了開展農村銷售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按照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監督幫助食品經營者逐戶建立并公示食品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監督指導食品經營者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及查驗記錄制度。針對農村食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清查排查力度,共出動執法人員300余人次,檢查農村食品經營主體600余戶次,對于存在問題的經營者,已責令其立即改正。

(二)加強保健食品安全監管

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內保健食品經營者進行了檢查,主要檢查了保健食品經營單位是否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保健食品產品的合法性、進貨渠道、標簽、說明書、索證制度、銷售臺賬及出廠檢驗報告單、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有無夸大、虛假宣傳、和暗示治療功效等。共出動執法人員130余人次,檢查保健食品經營企業100余戶次,未發現存在問題的保健食品經營者。

(三)切實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為貫徹落實省廳、市局相關文件精神,確保我縣師生在校期間食品安全,按照要求,迅速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在春秋兩季開學前,組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培訓結束后,執法人員對各學校(幼兒園)食堂、校園周邊餐飲服務單位及三家校外供餐單位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對存在不足之處提出了整改意見,經過指導,三家校外供餐單位均符合供餐標準,經省廳專家組驗收合格,評定為A級餐飲服務單位。全縣53家學校食堂及25家幼兒園食堂均能按照要求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園)長負責制,對存在問題的食堂、餐飲服務單位督促其進行整改,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加大銷售環節食用農產品整治力度

嚴格落實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對食用農產品經營者的資質、進貨查驗記錄、肉的檢驗檢疫票據以及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等進行了檢查,指導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銷售環節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做好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指導開辦者和經銷者認真開展食用農產品檢查和自查。對于存在問題的業戶,已責令其進行了整改。據統計,共出動執法人員130余人次,執法車輛13臺次,檢查轄區內食用農產品經營戶270余戶次,通過檢查,未發現違法違規經營主體。

2020年度,依據國家總局下發的抽檢計劃,委托君正公司開展了普通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工作,我科室結合我縣轄區實際制定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按照計劃全年共抽檢食用農產品684個批次,普通食品228批次,主要以重點品種食品、蔬菜、水果、畜禽肉、水產品、鮮蛋等為抽檢對象,以大型超市、綜合性農貿市場以及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小作坊、餐飲服務單位、現場制售單位為主要抽檢場所。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中不合格產品16批次。快速檢測237批次。截止目前,全年涉及食品安全案件立案7起,已結案6起,1起正在處理之中,罰沒款18102.00元。

(五)加大宣傳引導方面

利用新媒體宣傳方式“兩微一抖一快”、利用條幅、宣傳單等宣傳方式,采取“誰執法、誰普法”的宣傳方法,在執法大隊執法的過程中,懸掛宣傳條幅16條,發放宣傳單3000份。

(六)亮點工作

按照國家總局、省廳、市局的工作要求及縣委縣政府的安排與部署,為加強對群體性聚餐食堂的監督管理,我縣政府投資1500余萬元進行“數字食安”項目工程建設,實現了對食品原料采購、食品加工制作等環節的全方位監管。截止目前,全縣53家學校食堂及3家配餐單位已全部完成“數字食安”項目工程建設工作,各學校食堂都能按照平臺管理要求在平臺上進行食品原料采購,學生家長可通過掃描懸掛在學校門口的二維碼觀看學校食堂所有的加工操作環節,切實保障了在校師生飲食安全,讓學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社會餐飲服務“數字食安監管”建設,在鎮中華西路(縣醫院西側--國稅局,一毛街南側至北側)創建餐飲服務一條街,對在一條街從事餐飲服務的飯店進行改造,建立食品安全監管平臺,在現場制售場所、經營場所、餐飲服務后廚安裝高清攝像頭,設立大屏幕,讓消費者實時監督食品銷售、食品加工操作全過程。截止目前,線路接引主干線、分配箱已全部完成,熔接光纜及室內安裝正在施工。其中有20家餐飲服務單位已完成加工操作場所內的監控設備安裝。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老齡化嚴重,年輕后備力量明顯不足。自職能整合以來,轄區分局增加了食品生產監管、特種設備監管、餐飲服務監管、藥品監管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但是人員始終沒有實質性的增加,在本年度疫情肆虐,疫情防控形式常態化的環境下,在日常監管工作開展的同時,還要開展一系列的檢查工作,存在力不從心的現象。

二是縣、鄉鎮(街道)、村、屯四級食品監管體系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各鄉鎮、辦事處的食品安全組織機構還需強化,人員、設施、經費等保障措施亟待加強。

三是大型食品安全相關業務知識培訓、應急演練、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等經費不足,執法人員知識更新滯后,無法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監管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是夯實基礎,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網格員隊伍素質建設。充分利用網絡媒體、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隊伍綜合素質。加強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體系,推進應急演練,提高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處置能力。

二是各方聯動,努力構建齊抓共管格局。繼續發揮食安辦牽頭抓總作用,開展聯合執法。著力完善構建分級管理、職責明晰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三是嚴格按照市、縣2021年各項工作要求,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確保完成各項任務。

四是繼續開展“數字食安”監管體系建設,建立“數字食安監管平臺”電腦端和手機APP的主體單位地圖,優化管理。建立“智慧食安”平臺與縣級食品安全大數據中心,設立快速檢測站,建立食品流通信息溯源庫,實現對風險的預防或事故的高效處理,完善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