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局“十三五”時期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5 02:50:43
導語:市場監管局“十三五”時期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三五”期間,區市場監管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推進職能大融合、改革大提速、監管大提效、服務大提質、能力大提升,全區市場監管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行政許可服務事項。分批多次削減行政許可材料,實現行政許可全程網辦,老百姓辦事零跑腿。推進企業注冊全程電子化,引導企業走政務服務網“一網通辦”專欄,信息一次采集、重復使用,企業開辦時間從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再到當場辦結。2020年,我區新增企業3445戶,其中通過全程電子化辦理3406戶,全程電子化辦理率達98.9%。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2018年11月起,對全區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共辦理涉改事項的營業執照2558戶。在“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及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改革基礎上,實現17個部門41項涉企證照事項多證整合,全區共辦理6500余戶“多證合一”營業執照。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自2019年2月以來,對未開業企業和無債權債務企業,僅需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上公告,公告時間由45天壓至20天,實現市場主體退出便利化,共辦理企業注銷1914戶,其中簡易注銷1234戶,占注銷總量的65%。9月1日起,企業注銷一網窗口正式上線,企業只需在網上公示清算組信息和債權人公告。
(二)質量提升成效顯著
推進企業標準化和質量建設。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積極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申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活動。大力培育本土企業自主品牌,扶持優勢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新增省名牌產品14個,市名牌產品13個,區政府質量獎5家,37家企業(主導)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創建國家檢驗檢測集聚區。積極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園區,目前共有26家檢驗檢測企業,從業人員1155人。創建省質量認證示范區。有序推進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目前認證示范區企業擁有強制性認證證書168張、管理體系認證證書473張、服務認證證書7張、自愿性工業產品認證證書333張、食品農產品認證證書9張。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培育和申報。“十三五”期間,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40件,商標注冊數6966余件,專利申請總量為22571件。發明專利有效量2798件,實現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4件,培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優勢企業6家。
(三)競爭環境規范有序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水平,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市場監管領域全覆蓋。嚴厲查處仿冒、虛假標識、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大打擊傳銷工作力度。組織打擊傳銷、假冒偽劣、虛假違法廣告、網絡違法、知識產權違法等專項執法行動。通過細化無傳銷區驗收標準,指導各鎮街開展日常打擊和創建工作,積極完善考核各項資料,推動日常打傳宣傳,為營造我區安全穩定的居住環境奠定基礎,實現104個無傳銷社區(村)創建任務。作為市首個辦理發明專利侵權案件單位,我局共計辦理專利侵權6起,作出行政裁決3件,口審時旁聽人員達30余人。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市場亂象,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專項抽檢各類食品5000余批次,監督各類藥品企業依法依規經營。出動執法人員1萬人次,檢查食品企業200余戶次,立案300余件,罰沒款80余萬元,立案50件,罰沒20余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8件。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共完成清理審查文件4件,新增5份審查文件。設立區市監局投訴舉報中心,安排專人接聽、處理投訴舉報,累計處理“12315”投訴舉報共計4萬余件,“12345”投訴舉報共計1000余件,出動執法人員3萬余人次。
(四)食藥安全明顯改善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高標準推進實施,共建成4條“食品安全示范街”,評選上30余戶“小餐飲示范店”和100余戶“明廚亮灶示范單位”。為小微餐飲經營戶提供免費健康體檢,給與示范單位一定的資金補助。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共建成8個屬地市場監管所檢驗室、14個農貿市場快檢室,推行“你點我檢”、“你送我檢”等活動,讓老百姓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促進食品經營者自律。加大監督抽檢力度,抽檢批次逐年增加,2017年310批次,2018年913批次,2019年1100批次,2020年達到了1800批次,實現全區食品生產經營戶全覆蓋,涵蓋了大部分市面常見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品種和檢測項目,對檢測的不合格產品立即處置,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大力打擊,毫不手軟,五年來共計立案352件,罰沒239.9萬元,推進智慧監管,結合綜合監管、風險分級等平臺,實現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生產、經營、使用環節全覆蓋檢查。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和普法活動,經常性開展食品藥品進校園活動,為廣大師生普及相關法律和常識。妥善應對系列輿情事件,排查風險隱患,查處違法案件,加強部門聯動,推動社會共治,守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五)特設監管彰顯成效
積極落實特種設備“一單四制”、“一書一單一報告”管理制度,建立隱患排查三個清單。梳理形成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清單,采取交辦制、臺賬制、銷號制、通報制管理,緊盯隱患治理進展,消除一般安全隱患1250個,重大安全隱患4個。分別針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落實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開展各類培訓,提升監察人員水平。在紅星美凱龍商場和國家廣告產業園開展電梯應急救援演練,方特二期開展大型游樂設施應急救援演練等。我區特種設備數量現有13532臺,其中鍋爐167臺、壓力容器2345臺、電梯6788臺、起重機械2340臺、場(廠)內機動車輛1650臺、游樂設施77臺。
(六)市場監管效能顯著提升
自推進綜合監管分類執法改革以來,區共設立34個網格,配備執法網格員46名,專職網格員35名,權力保障改革運行。截至目前,全區共計建立市場主體電子檔案52866戶,其中正常經營的28942戶,失聯市場主體23924戶,建檔率100%,有照戶建檔率98.7%。共完成巡查287851戶次,完成核查2268戶次(2019年10月設置核查),上報問題8559個,解決問題8283個,問題按時受理率87.2%,問題處置完成率98.46%。綜合監管改革,建立了全覆蓋的監管網格,充實了各部門的監管力量,打造了一支專業化隊伍,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減少了安全隱患。
- 上一篇:“十四五”市場監管工作規劃
- 下一篇:縣經信局專項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