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農村指導員個人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6 10:31:00

導語:街道農村指導員個人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農村指導員個人工作總結

建立農村工作指導員制度,是新時期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改進農村工作方法,推進黨委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的有力舉措。2006年,路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根據省、市、區的統一部署,以實行指導員任期創業承諾制度為抓手,認真扎實做好農村指導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規范制度,完善指導員日常管理

全街道共有農村工作指導員14名,其中省下派1名、市下派1名、區下派3名、街道下派9名。街道將農村指導員工作納入我街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工作,加強領導,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陳米青為組長、街道黨工委委員、常務副主任章明達、組織委員陳海青為副組長的“路橋街道第三批農村指導員工作領導小組”。將全街道分為4個工作片,制定工作計劃,細化目標責任,層層落實到人,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去。

街道注重建章立制,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完善駐村指導員的日常管理。先后制定了駐村指導員崗位責任制度、情況通報制度、考勤簽到制度、請銷假制度、值班制度和例會制度等,用制度規范、激勵、監督指導員工作。同時,也為指導員提供了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學習的平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指導員的工作行為,形成了互相監督、互相學習、踏實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依托網絡,促進交流,夯實指導員信息工作陣地

街道以信息化帶動農村指導員工作網絡建設。以網上工作平臺為抓手,規范指導員工作的各項制度,要求每位指導員將任期承諾、工作計劃、年度總結等落實到文字材料并上網,便于上級部門和基層群眾的監督。

以網絡為平臺夯實農村信息工作陣地。街道規定農村指導員每人每星期上報民情日記2篇以上,每月上報工作信息1篇以上,網絡平臺作為此類信息的重要陣地,成為實時跟蹤農村工作動態的高效載體。通過網絡平臺建設,促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向農村基層滲透,改變農村信息閉塞的現狀,方便村際工作交流,及時傳播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經驗。據統計,街道本年度共報送信息32條,在各級錄用的有29條,其中,區農指辦10條,區兩辦13條;市級4條;省級2條。

三、創新載體,突出特色,實行農村指導員任期工作承諾

為發揮市、區、街道派駐農村指導員駐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責任意識和創業意識,使駐村指導員真正沉到農村第一線,街道實行農村工作指導員任期承諾制度。從村民關注的焦點難點入手,為村民辦實事。制定創業目標,公開承諾內容,公示駐村業績,接受群眾監督。要求農村工作指導員將創業目標和承諾事項在村務公開欄上張榜公布,公開每一項承諾目標內容,工作步驟和完成時限等,接受村民的監督。并對指導員駐村業績實行公示制。對駐村指導員在協調村兩委關系、村經濟發展思路、完成街道中心工作、工作作風等方面工作進行公示。落實措施,確保創業承諾按期完成。街道定期督查進度完成情況;指導員之間定期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并且,完成情況與考核掛鉤,納入考核制度,從而充分調動駐村指導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在任期工作承諾中,與街道及指導員所駐村的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積極圍繞中心工作發揮作用。突出以下三個“抓”:

1、抓發展。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切實出謀劃策,幫助所駐村理清發展思路,切實做到長遠發展有目標、當前工作有重點、推進工作有抓手。據統計,市、區、街道三級14名指導員走訪農戶數37戶,訪談68人次,撰寫各種調研文章14篇,提出建議8條。同時,駐村指導員注重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各級派出單位的領導也經常到村里看望指導員,直接了解農村真實面貌,共召開調研座談會10次,約有60余人參加。農村指導員積極開動腦筋,虛心問計于民,與當地村干部一起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一起出謀劃策。

2、抓建設。指導員積極參與街道“城中村”改造工作,幫助村里制訂政策,協調好村民關系,使街道石浜、遼洋、龍頭王等村的“城中村”改造順利開展。下包村指導員胡紅燕協助所駐村進行舊村改造、下涇河道改造的可行性調研,其起草的舊村改造可行性報告和河道改造可行性報告,均得到村兩委的采納使用。龍頭王村指導員徐紅良對村班子建設提出了充實調整的建設,得到街道采納。

3、抓環境。農村指導員積極參與“多城同創”工作,發動村民參與,協助所駐村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和環境治理,實現村容整潔。

四、發揮優勢,服務群眾,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各指導員充分發揮自身所在部門優勢、個人優勢和團隊優勢,結合所據村實際,實事求是、“各顯神通”,幫助所駐村做了大量工作。如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下派的指導員宋代明在臺州市派首屆文化周活動期間,在所駐章楊村召開“阿福現場直面會”和義務就診活動;省檢察院下派指導員徐仁良在所駐龍頭王村舉辦法律知識講座,這些活動都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

據統計,各級派出單位今年共幫助村里解決困難36個,捐贈錢款35300余元,興辦市場1個。章楊村指導員宋代明支助本村2戶長年臥床生病的老人陶招蓮、陳小云,給他們每人分別送去500元;邀請臺州派醫療小分隊為章楊村村民義務就診、送藥,邀請臺州影視文化頻道的知名節目主持人“阿福”到村里與村民直面交流。8月14日,章楊村竹木市場發生了打架事件,他聞訊后及時趕到協助村兩委調處了糾紛。浹里陳村指導員屈松友個人支助村里1萬元,用于村辦公用品的添置,并在村里向村民積極宣傳社保政策,指導村民參加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保證他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將來無后顧之憂。石浜村指導員吳一枝支助本村特困子女就學金3600元及特困金1600元。龍頭王村指導員徐紅良支助本村貧困戶解決生活困難補助費2萬元整。在墨池中泰隆街口200米路面整修中,他也積極幫助村里聯系有關部門。

一年來,街道全體農村工作指導員在駐村期間深入群眾,走訪農戶,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顯示出駐村指導員的作用和優勢,贏得了農村廣大黨員干部和村民們的好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下一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主要是三方面的工作機制,一是完善專職農村指導員的日常工作機制,如服務、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目的是拓寬鄉鎮黨委、政府與基層群眾之間溝通聯系的渠道,促進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專職農村工作指導員的支撐與保障機制,如互助協作、重點難點問題交辦、鄉鎮班子成員聯系等制度,目的是加強駐村指導員之間的配合與聯系,增強鄉鎮基層的工作合力,提高駐村指導員在基層群眾中的威信和為民服務的水平。第三是專職農村工作指導員日常工作的監督與管理機制,如任期工作目標和實績公示、督查考核等制度,目的是確保專職農村工作指導員的人員、精力、工作“三到位”,樹立駐村指導員務實為民的新形象。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宣傳發動。加大宣傳力度,全方位、多角度、滾動式宣傳農村工作指導員的風采,進一步形成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農村工作指導員的良好氛圍,激發農村工作指導員深入實踐、服務“三農”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切實制定好年度宣傳計劃,突出每個階段的宣傳重點,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強化典型示范,及時挖掘、提煉、總結、宣傳在農村指導員工作中涌現出來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先進個案和典型,力求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形成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積極局面。

三是要進一步在解決實際困難上發揮作用。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新的矛盾必然也會日益增加。指導員要加強與群眾接觸,了解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在第一時間掌握更多的信息,把工作做細、做實。在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礎上,從群眾最“盼”的事情做起,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實實在在為群眾排憂,真心實意為農民造福。善于發現矛盾,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化解矛盾,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結合指導員自身特長,積極牽線搭橋、出謀劃策,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中發揮自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