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稅局個人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4 03:13:00

導語:非稅局個人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稅局個人工作總結

一、二0*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內抓治理,外樹形象

一是建立制度,嚴格執行。非稅局內部建立了學習首問責任制,上班中間檢查工作紀律等工作制度,并由執勤局長嚴格執行,對早退、工作松弛的現象進行通報批評,嚴厲工作紀律。二是加強學習,進步素質。通過講正氣樹新風活動加強黨性和理論學習,通過非稅收進治理講座和各科室業務先容,業務考試等措施加強業務學習,進步業務技能,業務水平。三是提供優質服務,樹立良好形象。實行“首問責任制”,全局同道熱情待人,勤奮工作,講原則、講政策,高效辦事,樹立了財政人的良好形象。

(二)強化征管,增收明顯

通過清理非稅收進項目,取消不公道收費,拓寬非稅收進范圍,分類強化征管,對市直48個部分、289個單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依據進行清理,加強非稅收進回集戶治理、建立票據源頭控管機制,完善非稅收進監管體系,加強監視檢查,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使非稅收進及時、足額地納進國庫和財政專戶治理,進步了收費質量,促進了收支兩條線的落實。20*年全市非稅收進完成22603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43%,增收66212萬元。其中:市本級非稅收進完成805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增收34985萬元。

(三)深進調研,出臺文件

對我市非稅收進單位從征收方式、征收治理、帳戶治理、票據治理、監視檢查等方面進行深進調研,寫出調研報告,對存在的題目提出解決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討論,出臺了《關于清理國有資產收益等非稅收進的通知》、《關于加強罰沒財物治理辦法》、《實施周口市非稅收進監管系統的通知》等文件,擬定了《關于規范政府非稅收進治理的實施意見》,為下一步規范非稅收進治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做好市直非稅收進監管系統運行預備工作,實現財政監管***執罰異地代收

根據非稅收進項目清理結果以及收費政策變化情況,及時整理編制出《周口市政府非稅收進項目代碼目錄》。一是積極協調公安、銀行,推進“財政監管***執罰異地代收系統”在我市運行。我們與公安、銀行先后召開6次協調會,簽訂了合作協議書,明確責任。確?!柏斦O管***執罰異地代收系統”的順利運行,得到省財政廳的好評。二是安裝軟件系統,調試機器,對應納的系統監交單位進行分類排次。三是印發操縱程序,培訓有關職員。制訂印發了周口市非稅收進監交操縱程序,首先在非稅局內部逐科進行了培訓,對各單位各銀行代收網點操縱職員進行了分類培訓,召開市直及市縣推進系統運行工作

會議。四是加強宣傳,減少推動。實施監管系統是一項改革,我們通過報紙、電視臺等媒體加強宣傳,使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給予理解支持。五是加強治理,強化服務。對代收網點實行掛牌動態治理,公布監管服務電話,促進財政、銀行進步服務質量。

上述工作扎實進行,為確保市進非稅收進監管系統20*年元月一日正式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穩步推進全市規范公務員補助補貼工作

一是協調有關單位,落實市本級補助補貼政策。及時向市政府匯報補助補貼進展情況,積極與組織部、人事局、編辦、老干部局等單位協調,與預算科一起認真測算,積極張羅資金。按照省政府批復方案,市本級公務員補助補貼按年人均10200元已于4月1日兌現。同步考慮市本級中小學教師,進步后確保有關政策出臺后,市本級中小學教師補助補貼發放順利實施。二是加強縣區規范補助補貼督導。派出兩個督導小組對縣區規范補助補貼工作進行了督導,要求各縣區規范補助補貼工作于6月底完成,促進了各縣區的工作進展。三是縣區公務員補助補貼都已執行。通過對縣區的督促檢查,截止到6月29日,各縣區按市政府批復的方案,公務員補助補貼按年人均1200元、中小學教師補助按月人均720元已執行到位。四是認真貫徹落實省關于進一步做好規范補助補貼組織實施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進步公務員補助補貼水平的新要求,確保11月底全市進步公務員補助補貼水平按標準發放到位,包括對中小學教師的補助。

(六)積極開展綜合治稅工作

今年實行綜合治稅以來,市政府成立了綜合治稅領導小組,各縣市區建立了相應的組織,積極開展工作,制定辦法,建立了“政府領導、財政牽頭、稅務執行、部分配合、司法保障、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稅工作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建立稅源信息傳遞與共享機制,構建了規范的涉稅信息傳遞渠道。二是加強部分配合協作,對車船審驗、房地產交易一律憑完稅憑證辦理有關手續。三是規范房地產、大型貿易、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稅收征管。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每季度在電視、報刊上通報重點企業納稅情況。20*年,全市稅收收進完成13.2億元,占一般預算收進比重為67.3%,增長37.4%,增收3.6萬元,增幅排全省第6位,同比提升9個位次。

(七)實行源頭控制,加強票據治理

采取了建立健全收費票據治理檔案、實行微機治理、加強收費票據發放、核銷治理等有效措施,實行源頭控制,充分發揮票據的源頭控管作用,同時加強票據使用情況的經常性檢查,堅持“憑證領票、限量發放、驗舊領新、票款同行、年終清票”的原則,以票控費,確保了收費票據治理工作的良好運行。

(八)加強稽查監視,開展專項檢查

按照市財政局的同一部署,我們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制定檢查方案,抽調業務骨干,嚴厲檢查紀律,首先對市本級中小學進行了非稅收進專項檢查,通過這次專項檢查,促進了中小學非稅收進征管,規范了收費行為。一是摸清了家底。采取調賬為主和明查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學校四周的門面房進行了重點檢查,摸清了家底,較好地堵塞了非稅收進的“跑冒滴漏”,確保非稅收進及時足額上繳。二是對教師補助補貼情況進行了調研。按照省要求,教師補助補貼發放和規范公務員補助補貼同步考慮,我們對市本級10所中小學教師的收進和補助補貼進行了調查,摸清了各學校教師的收進和補助補貼水平,為下一步教師補助補貼發放提供科學依據。其次,對市直公安、交通、人事等部分的非稅收進收支情況進行了全面清理檢查,采取調賬為主和明查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邊檢查,邊整改,邊處理,確保非稅收進及時足額上繳,為進一步拓展非稅收進治理范圍,增加財政收進,打下良好基礎。

(九)進步會計信息質量,做好非稅收進資金治理

進一步完善非稅收進統計月報表和分析制度,按照非稅收進治理的要求,建立新的指標體系,及時上報各種統計報表,提供正確、及時、可靠的會計信息,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加強水資源費的收支治理,建立水資源費收支月報制度,設立南水北調基金財政專戶,確保收進及時、足額上繳。對于非稅收進回集專戶上的資金,按月及時劃轉,及時與執收執罰單位對帳,保證了資金的正常撥付和部分預算的執行。

(十)認真編制20*年市本級政府非稅收進計劃

匯總和編審非稅收進年度計劃是非稅收進治理的源頭,是編制部分預算實行綜合財政預算治理的基礎,是規范非稅收進治理的重要手段。我們對市直103家單位上報的非稅收進計劃,參考2005年、2006年和20*年元至9月份的實際收進數,并根據國家政策變化和單位收費項目、標準增減變動情況,確定單位20*年政府非稅收進征收計劃數,對一些收進計劃數和往年實際收進數有較大差別的單位,要求重新填報,做到單位收進計劃無瞞報、無漏報、無虛報,審核無誤后,匯總成20*年市本級政府非稅收進計劃表,為編制部分預算提供可靠的依據。

(十一)積極爭取彩票公益金大力支持社會福利事業

加強彩票公益金治理,積極向省財政廳、民政廳爭取彩票公益金扶持項目和資金,大力支持我市社會福利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積極爭取彩票公益金扶持項目和資金。爭取了市兒童福利院新建、扶溝縣老年公寓新建等36個項目,扶持資金1155萬元,支持了社會福利事業發展。二是完善彩票公益金使用、治理和監視機制,進步資金使用效益。對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實行跟蹤問效,加強對彩票公益金的監視檢查,確保資金??顚S?。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題目

20*年非稅收進治理工作固然取得一定成績,但目前工作仍存在一些題目:

(一)非稅收進宣傳力度不夠,造成一些單位對“非稅收進”概念理解不深。

(二)非稅收進治理政策不健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題目無章可尋。

(三)征管機制不規范,沒有做到應收盡收。突出表現在個別單位隨意降低收費標準,擅自減征、免征、緩征非稅收進,造成非稅收進流失。

(四)征管措施乏力,沒有做到應管盡管。如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變價收進和門面房出租出讓收進、國有資本的經營收益以及憑借政府賦予的壟斷權利、政府信譽、國有資產(資源)等收取的其他收進、經營收進和捐贈收進等沒有納進財政治理。

(五)違規自立項目,擅自進步標準。有些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不執行國家已明令降低的收費標準,對已取消的收費項目繼續收費等。

(六)違規將非稅收進存進單位小額賬戶。有個別單位把應屬于非稅收進的固定資產變價收進、房租收進等存進單位在支付中心開設的小額賬戶。還有的甚至私設小金庫。

三、二0*年工作計劃

結合我市財政工作,20*年我局計劃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宣傳,設立非稅收進治理動態專刊,發各單位、各縣區,加強社會監視,促進全市落實非稅收進規范治理。

(二)完善非稅收進減征、免征、緩征程序;落實罰沒收進(物資)治理辦法。

(三)切實規范和加強政府非稅收進治理,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治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拓展政府非稅收進的治理范圍,做到應收盡收。

(四)嚴格收罰票據治理,強化源頭控制。

(五)加強非稅收進計劃治理,努力進步收進質量。

(六)加強稽查和專項檢查工作,開展全市清理國有資產(資源)等政府非稅收進大檢查,嚴厲查處違規違紀案件。

(七)協助搞好財政支出治理制度改革,確保實行部分綜合預算單位的收費資金等非稅收進足額及時進庫。

(八)

繼續完善和健全非稅收進監管系統,市本級非稅收進監管系統從20*年元月1日起開始運行,縣區20*年4月30日前全部運行。

(九)繼續穩步推進規范公務員補助補貼工作。

(十)積極開展綜合治稅工作。

(十一)加強學習,加強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進步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