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三年規劃
時間:2022-10-26 05:04:00
導語:某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三年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月-====年=月)
根據《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xx辦事處關于社區建設的要求,結合本社區實際,擬訂xx社區====年=月至====年=月社區建設三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堅持鄧小平理論,按照“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圍繞區黨工委區辦事處的工作要求,結合社區實際情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積極探索社區建設與管理的新機制,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社區的奮斗目標: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管理規范,運轉有序的有效工作機制;逐步形成較完備的社區本稿件屬于服務網絡體系,合理開發配置社區資源,不斷完善服務配套設施,發揮社區功能;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和黨員的凝聚力、戰斗力,建設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形成社區建設的骨干力量;構建教育與文化陣地,提高居民文明素質,推進文明社區建設向深度、廣度發展。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務體系完善,居住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社會風尚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的“安居樂業”的文明社區。
二、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一)社區黨建
發揮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建為“龍頭”,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在社區管理中的戰斗力,按照社區黨總支部三年工作規劃要求,落實各項工作目標。
(二)社區服務和社會保障
以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面向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服務、面向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為宗旨,積極推進社區服務和社會保障,逐步建立社區服務和社會保障運行機制。
=、以服務老年人為重點推進社區服務。把搞好社區老年人的服務作為重點。進一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重點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使社區居家老人能夠獲得就近、便捷、專業化的護理照料,逐步形成一個多層次、多形式、覆蓋面廣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以扶助弱勢群體為重點,推進社會保障工作。全面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方位”的原則,認真落實最低生活保障,繼續做好幫困基金募捐工作。以睦鄰活動為載體,使弱勢群體得到更廣泛的社會關懷。
(=)以安置“====”人員為重點,推進再就業工作。依托社區全方位、多渠道廣開門路,群策群力,挖掘、創造有發展前景、且適合“====”人員就業項目,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以“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和維護社會穩定為工作目標,以“三增強”(增強社區黨建的拓展力、增強社會管理面的控制力、增強社會治安齊抓共管的合力)、“三降低”(降低刑案發生率、降低群體*率、降低重新犯罪率)、“三提高”(提高“安全小區”覆蓋率、提高刑案破案率、提高民事糾紛化解率)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社區居民創造安全、安寧的生活環境。爭創市級安全社區。
(=)鞏固深化“創安”工作。堅持“創安”責任書簽訂、考核評比等制度,繼續依托物業加強燈光、封閉管理、科技防范設施等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小區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增強居民自防意識??刂凭用駞^可防性案件和"六類"惡性案件發生,社區刑案總數低于全區平均水平。
(=)積極化解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落實穩定工作領導責任制、超前排摸糾紛等制度,抓好日常和重大活動、重要節日期間*和各類不穩定因素化解工作。繼續加強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設,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到不發生有重大影響的群訪事件和民轉刑案件,嚴格控制進京*,降低群訪、個訪和重復*率。
(=)強化外來人口管理。堅持“加強領導、長效管理”的方針,以暫租房屋綜合管理為突破口,嚴格證件化和動態化管理,堅持教育、服務相結合,提高外來人口素質。。
(=)加強社區法制建設。充分發揮司法科、法律服務所、等社區法制機構作用;進一步利用市民學校等法制宣傳陣地開展法律、道德、治安防范、見義勇為等宣傳教育;發展培育社區法律志愿者隊伍,法律服務向弱勢群體和家庭擴展;認真推進“四五”普法教育,強化對居民的法律服務,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社區環境
以建設綠色生態社區為主線,以實現“天藍、地綠、路暢、居美”為目標,逐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使社區總體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爭創省、市級綠色社區。
(=)結合城市改造,推進綠化、美化工程,逐步提高綠化水平,提高綠化履蓋率和人均占有綠地面積;創建綠化精品小區。
(=)進一步提高小區管理水平。繼續深化物業單位、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社區民警共同參與管理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在保持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形成政府、社會、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
(=)提高居住環境質量。通過拆違補綠、沿河改造等擴建綠化面積。積極與有關職能部門協調,進一步清除淤泥,力爭消除黑臭現象。
=、社區科、教、文、體事業
(=)以提高居民素質為目標,推進社區教育。按照高質量文明社區創建的目標,推進社區科、教、文、體等事業。發揮社區力量,形成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終身教育為目的,堅持全民、全程、全方位的方針,努力發展縱向銜接、橫向溝通的社區教育體系。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學院、市民學校、社區學?;氐茸饔茫瑸樯鐓^居民創造一個學習、培訓、娛樂、休閑的學習環境,提高社區居民整體素質。深入開展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實踐鍛煉,豐富和完善學生課余和課外活動內容、形式和空間。對特殊青少年教育形成教育關心網絡,控制和降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率。加強社區文化設施建設,調整完善社區文化中心的項目設置、場地利用,加強規劃管理。實現圖書館電腦化管理,藏書量達====冊。創建“萬家示范圖書室”。加強社區科普活動中心建設,建造一定規模的科普宣傳畫廊,形成“學習科技、宣傳科學”的氛圍。建立“社區科普網”,創建市級科普社區。
(=)以社區體育、健身苑點為基地推進社區體育。加強社區全民健身苑的建設和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器材維修、更新工作,建立一支全民健身點活動器材志愿者維護隊,形成有效管理機制。積極為社區居民服務,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建立具有特色的群眾體育隊伍,開展豐富多彩體育活動。
=、社區人口計生工作
以生殖保健服務為重點推進計劃生育工作。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和育齡夫婦生殖保健服務。加強以現居住地計劃生育的管理(包括外來流動人口),積極開展避孕知識的宣傳教育,確保計劃生育率達===%,避孕措施及時率達==%以上。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圍繞把xx社區建成社會治安良好、社區環境優美、社保體制健全、社區文化豐富、人民群眾滿意”的安居樂業高質量的新型社區的目標,不斷推進和深化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市級文明社區其主要目標是:
(=)建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新機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工作,特別要在運行機制上不斷探索和完善。
(=)加強居民樓組和家庭建設。樓組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重要的著力點。要繼續加強文明樓組和五好文明家庭的創建工作,文明樓組和五好文明家庭數要達到==%,開展各類特色樓組的創建活動;社區志愿者活動進樓組、進家庭,廣泛開展樓組內、鄰里間互幫互助的志愿者活動。
(=)以人為本、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要達到“兩提高”目標,人的素質的提高是根本。要采取各種教育方法和活動載體,宣傳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培育“四有”新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德治”教育與“法治”建設相結合,提高居民的整體素質,營造良好的社會新風尚。
社會風尚良好。形成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社會發展體系和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社會持續穩定,居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社區文化豐富多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系列,建成社區成員具有較高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市級文明社區。
三、主要措施
為了實現xx社區三年規劃,主要措施是:
=是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不斷增強黨組織在社區管理中的戰斗力。
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在社區中的影響力。要加強黨組織對社區工會、婦聯、共青團群眾組織的領導,并充分發揮社區工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以此不斷增強黨組織在社區中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是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社區管理水平。
加強社區工作者的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并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努力建設一支高效運作并能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奉獻于社區建設事業的社區居委會工作班子,把學習提高素質作為一項基礎工作來抓,切實履行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各項職能。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居民群眾,一切依靠居民群眾,從居民群眾中來,到居民群眾中去”和“把居民群眾觀點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這一根本宗旨和工作方法。
=是整合社區資源,形成社區建設和管理的合力
首先整合社區人文資源。一是要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特別是在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他們搭建在社區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平臺”。建立在職黨員聯絡站,力爭==%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治安、環境衛生、幫困結對等公益活動。二是要充分發揮社區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志愿者業務培訓基地和志愿者活動的服務基地,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逐步完善志愿者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工作機制。第二,充分發揮社區單位黨組織在社區管理中的作用,努力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居民區黨組織為基礎、社區各類黨組織共同參與社區管理的新格局。二是進一步發揮居民代表在社區管理中的“宣傳、參與、智囊、監督”作用。自覺接受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議事會的監督并向其負責,認真執行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落實好社區成員代表大會交辦的各項重要事項,并定期負責向其報告工作;虛心征求并落實社區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設。三是積極探索物業單位、業主委員會、居委會、社區民警“四位一體”管理小區的模式,逐步改善多家管理、多頭管理的狀況,不斷提高小區管理水平。四是培育、激活社區各類群眾組織,要充分發揮社區中各類群眾組織在社區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同時加強引導,保證社區各類群眾組織健康發展。第三,充分發揮社區的管理協調功能和區域共建的優勢,調動社區內各類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作用發揮,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促進共同發展。
xx社區居民委員會
二==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