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團委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13 10:58:00

導語:區團委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邁著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了,2008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盼望已久的奧運年,也是全面落實“十一五”規劃至關重要的一年。團區委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貫徹區第九次黨代會和團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和青年成長成才需求,不斷完善多層次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多樣化的青年品牌活動體系、多渠道的青年事務參與體系、多形式的組織建設體系,努力做到“思想教育有新舉措,品牌活動有新發展,服務青年有新突破,組織建設有新提高”,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團員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文明、和諧的新和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努力做到思想教育有新舉措,不斷完善多層次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1、以培養和諧意識為重點,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繼續在全區青少年中深入開展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及市區相關會議精神學習研討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積極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使他們深刻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努力構筑構建和諧社會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用黨的一系列創新理論成果教育引導團員青年,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廣大青少年中形成講團結、講和諧、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2、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主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切實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貫穿于思想教育的全過程,不斷豐富教育內涵、拓展教育途徑、增強教育效果。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廣大青少年中倡導遵紀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利用青少年入學、入隊、入團、入黨等時機,廣泛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與時代進步潮流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研究,不斷創新和完善具有我區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形成。

3、以學習貫徹區委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區委第九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規劃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區發展建設的宏偉藍圖,同時也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堅持以學習貫徹區委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城區、創建全國衛生城區的工作任務,開展“建文明家園、創和諧城區—從我做起”、“我為創衛做貢獻”等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征文、座談、義務勞動等形式,號召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到構建和諧城區、創建全國衛生城區的隊伍中來。充分利用建團85周年、香港回歸10周年、“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優秀青年集體、優秀青年人物群英榜評選活動,舉辦“共享成長——十杰青年進校園”等活動,繼續鞏固和深化“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使全區青少年形成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努力做到品牌活動有新發展,不斷完善多樣化的青年品牌活動體系

4、不斷加大青年中心的建設力度和規范程度。通過圍繞建設、運轉、管理等關鍵環節,不斷加強青年中心的建設,大力開發青年發展項目,著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積極探索青年中心服務青年、服務社區的具體途徑和共青團在青年中心發揮核心作用的工作機制。強化會員制、理事會制等有效管理模式,規范管理,總結經驗。充分吸納社會資源,爭取各方支持,針對不同青年群體的具體需求,開發服務項目,創新服務方式,健全服務體系,不斷增強青年中心的服務能力。對已建成的青年中心要下大力氣健全組織,豐富項目,發展會員,開展活動。

5、深入開展“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在青年文明社區創(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建工作中突出和諧文化的主題,不斷滿足廣大社區青少年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推進青年文化創新,進一步豐富和活躍廣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紐帶作用,積極組織跨行業、跨地域的青少年開展“文化和平、活力青春”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并在“五四”期間,舉辦首屆我區十佳青年文藝人才評選表彰活動,努力形成富有朝氣的文化活動品牌,使青少年在活動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6、繼續加大青年文明號的創建力度。完善青年文明號的創建、公示和管理。努力拓寬創建領域,積極探索創建模式,不斷加大窗口行業及教育系統青年文明號的創建力度;實行青年文明號公示制,實現青年文明號集體的申報、評選、監督、命名的動態管理,嚴格考核評定,對不符合標準的青年文明號堅決予以摘牌。不斷提高青年文明號的社會信譽度,提升青年文明號集體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的能力,引導和鼓勵團員青年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舉辦青年文明號創建成果展,召開青年文明號創建經驗交流會,積極組織青年文明號集體深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7、深化共青團特色樓門創建工作。年內,每個街至少創建兩個示范性的共青團特色樓門。在創建過程中,要合理設置項目,精心設計內容,把特色樓門建設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的一個新亮點。街道、社區團組織要充分發揮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的優勢,以共青團特色樓門等活動項目為有效載體,緊緊圍繞街黨政中心工作,引導廣大青年為營造鄰里和諧、互助友愛、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為創建和諧社區多做貢獻。

8、繼續深化和規范青年志愿者行動。加強我區青年志愿者協會的自身建設,努力構建全區青年志愿者服務的組織專業類別網絡,推動青年志愿者行動的深入開展。繼續評選優秀青年志愿者集體和優秀青年志愿者,適時召開“社區志愿服務和諧行動”階段總結表彰會。大力推進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建設,積極開展“爭做環保志愿者”、“愛心銀行”、“青春奧運、綠色環保”、“青春成長、關愛健康”、“爭當奧運志愿者”英語競賽等一系列志愿服務特色活動,培育和樹立一批志愿服務品牌。繼續深入開展“我為優撫對象獻愛心”活動,大力弘揚我區擁軍優屬的優良傳統,引導青少年志愿者為我區優撫對象提供經常性的志愿服務,完善長效幫扶機制。

9、努力提高團員青年的競爭能力和創業本領。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為廣大團員青年開展職業生涯導航活動。開辦青年職業導航講座,聯系建立若干青年見習基地,加強與區勞動局等部門溝通,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做好青年職業信息服務、咨詢規劃、崗位介紹等工作。積極探索建立青年就業和培訓中心,會同區勞動局、街道等有關部門和社會機構,采取資源共享、搭建平臺、協調服務等形式,積極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和職業培訓,增強團員青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堅持“號手聯動”,大力培養“青年崗位能手”,樹立典型,弘揚正氣,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繼續深化青年創新創效活動,以提高職業技能和工作水平為目標,在全區企事業單位團員青年中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和服務競賽等活動。三、努力做到服務青年有新突破,不斷完善多渠道的青年事務參與體系

10、努力營造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圍。認真落實《我區關于進一步深化“三位一體”法制道德教育體系,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以服務大局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出發點,探索工作規律,完善工作體系,切實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通過召開工作會議、參觀考察等形式,定期通報、交流各成員單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共同研究突出問題,加強協調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聯動機制。繼續深化百名教師擔任社區法制輔導員工作,發揮他們得天獨厚的組織優勢、專業優勢和聯結優勢,大膽探索,扎實工作,逐步建立以社區教師為紐帶,學校、社區、家庭三結合的教育和預防工作體系,有效地控制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積極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努力為青少年排憂解難。邀請專家學者和熱心人士,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的青春期和網絡成癮等問題,開展青少年健康行為方式研究,加強預防工作的理論探索,形成針對性強、有說服力的調研成果,努力為預防工作提供科學決策參考。深入開展“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社區青少年遠離”行動、預防艾滋病“青春紅絲帶”活動,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關心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廣泛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的學習輔導、就業培訓和生活幫扶等救助活動,努力營造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良好社會氛圍。

11、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護有關工作。深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利用綜合治理宣傳日、法律頒布紀念日等有利時機,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要將宣傳和服務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服務促宣傳,積極創建全社會依法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按照“兩法一例”的要求,以社區為重點,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區、街道、社區三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網絡。認真做好未成年人的各類信訪投訴案件的接待處理工作,耐心細致地做好各類維權咨詢和協調處理工作。動員全區團員青年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實施“愛心助學”等工程,按時發放“明德獎學金”,做好青少年維權工作。深化“進城務工青年發展計劃”,以做好“千校百萬”進城務工青年培訓工作為基礎,加強對進城務工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全面提高進城務工青年的綜合素質。要以承接聯合國兒基會合作項目為契機,積極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創建工作,認真制定《市我區兒童發展規劃(2007-2011)》,從兒童與健康,兒童與教育、兒童與法律保護、兒童與環境四個領域,不斷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新的發展。

12、以青聯的聯結優勢帶動青年工作的整體活躍。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貫穿于青聯工作全過程,加強同青聯委員中各派、少數民族青年和信教青年委員的聯系,拓寬委員吸納渠道,不斷吸收各領域優秀青年代表,為青聯注入新生力量,鼓勵他們同心同德,更好地為我區的發展貢獻力量。充分發揮青聯組織優勢,樹立、宣傳、表彰新時代青年創業典型,深入開展以“我談和平發展”為主題的建言獻策月活動,鼓勵青聯委員為我區招商引資和和諧社會發展獻計出力。籌備建立我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動員和組織各界青年人才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的實踐,為他們施展才華和成就事業搭建廣闊的舞臺。堅持開展“青聯講壇”等學習交流活動,定期聘請專家學者,舉辦各類講座、培訓。通過組織考察、學訪、交流活動,建立與外區、外地青聯組織的溝通與聯系,開拓思路,增進友誼。

13、不斷提升社區少先隊工作水平。發揚全團帶隊的光榮傳統,不斷創新少先隊實踐活動形式,健全社區少先隊組織,使社區少先隊活動與社區共青團活動相互呼應,共同發展。進一步加大與教育、街道等相關部門的聯系,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共同探索社區少先隊工作的新思路,努力構建社區少先隊組織同學校少先隊組織優勢互補、緊密合作的共建體系。組織開展社區少先隊工作理論研討與經驗交流,建立優秀社區少先隊輔導員、社區好少年等評比表彰機制,不斷推動我區社區少先隊工作全面上水平。

四、努力做到組織建設有新提高,不斷完善多形式的組織建設體系

14、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全區各級團組織要通過完善團組織活動制度、創新團的活動內容和方式、建立工作聯系點等途徑,不斷加強團組織的自身建設。2007年是“三級聯創”活動第二個驗收年,“四優”(班子建設創優、主題活動創優、支部建設創優、陣地建設創優)團(工)委要達到區直屬團委和二級團委總數的90%以上,“五有”團支部要達到90%以上,在社區團支部中達到75%以上,在新經濟組織團支部中達到70%以上。全區各基層團組織要將“三級聯創”考核工作與“五四”評優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嚴格按照百分考核標準,進一步完善基層團組織的考核標準和申報程序,不斷促進各基層團組織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不斷完善團組織工作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推進全區各級團組織建設再上新臺階。

15、不斷推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第三季度,召開共青團我區第九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共青團我區第九屆委員會,為實現全區共青團工作的新跨越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加大社區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街道團工委在社區團建中的總攬、協調作用,持續加快在符合條件的社區建立團組織的步伐,不斷擴大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延伸共青團工作手臂,努力構建以街道團工委為核心的“團區委——街道團工委——社區團支部”三級組織網絡體系。要堅持團建創新,突破單純以單位為依托,完全與黨政建制相對應的建團模式,積極探索聯合建團、依托建團、社區建團、公寓建團等多種組織設置形式。深挖一批具有建團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并結合其自身特點和團員青年構成情況,盡快盡早建立團組織,不斷擴大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組織覆蓋。在此基礎上,確定1—2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作為示范點,大膽探索非公經濟組織的建團模式,及時總結有益經驗,努力發揮其典型示范作用,力求以點帶面,全面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團的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

16、著力抓好團干部、團員隊伍建設。鞏固和發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成果,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共青團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等四個增強共青團員意識長效機制,使團員“長期受教育、永遠跟黨走”。繼續深入實施基層團干部培訓項目,按照先專職、后兼職的原則,通過舉辦培訓班、交流研討、外出學訪等多種形式,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團干部進行政治理論、業務知識和工作項目等內容的培訓,不斷拓寬培訓渠道,提高培訓質量。切實抓好“推優入黨”和“推優上崗”工作,團區委要定期深入基層單位,指導基層團組織工作,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情況,并積極推薦德才兼備的優秀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為黨組織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17、積極培養和儲備青年人才。全區各級團組織要堅持“以青年為本”的工作理念,在一切工作中體現團結人、服務人、造就人的根本要求,促進青年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區委組織部和區人事局的指導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區青年人才庫,使之成為全區后備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新長征突擊手、突擊隊”、第三屆“我區十大杰出青年”和青年專業人才的評選活動,促進各級各類優秀青年典型脫穎而出。全區各級團組織要不斷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積極培育、聚集、舉薦優秀青年人才,為他們的脫穎而出鋪路搭橋,努力營造一個青年人才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