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團委學術部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13 11:11:00
導語:校團委學術部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繁榮獨特的校園文化,創建活躍的學術氛圍,推動科技自主創新,一直以來都是校團委學術部的工作職能和努力的方向.本學期,我們將繼續稟承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的信念,傳承學術部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科學高效的工作方法,立志于開創繁花似錦的學術新氣象。
以下是本年度的工作計劃:
一.完善講座預報制度,打造資源共享平臺.
上學期,學術講座預報制度已初步建立,校學術部統一匯總由各學院學術部搜集來的講座簡要情況(講座時間、講座地點、主講人等),并將信息到翔網上,以便于大家及時獲取有效的講座信息,根據自身專業及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講座,感受學術的魅力。
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講座信息的更新問題:瀏覽翔網學術部一欄,我們發現最新的講座信息還停留在2007年3月份,顯然還有很多學院并沒有及時上報。針對這個問題,校學術部在本年度將通過召開例會等形式多與分團委學術部進行交流,要求其及時上報,我們也將及時整理,爭取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大家,以供選擇。
本學期,我們還將于10月到11月,組織“學術之光”系列學生科技講座,每院至少兩場,我們會通過最具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前沿性的講座帶給您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做好挑戰杯的宣傳、組織工作,幫助學子實現自我價值.
眾所周知,對于一所高校學術水平的判斷,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挑戰杯的獲獎率和畢業論文的優秀率。歷屆以來,挑戰杯都是學術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年度,我校學術部也將努力加大挑戰杯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挑戰杯,參與挑戰杯,營造學術關注的良好氛圍,創建科技創新的外部環境。
具體計劃如下:
(一)加大“挑戰杯”宣傳力度,針對不同的年級,分層次進行宣傳。
對于低年級的同學,宣傳重點在于讓他們了解挑戰杯的整體情況,加強對于挑戰杯的認識,早做準備,為以后參加挑戰杯打好堅實的基礎。我們將計劃于在11月上旬大學生社會調查優秀成果總結交流會,屆時將會邀請挑戰杯獲獎同學與06、07級同學進行現場交流,以激發新生的創作熱情。
對于高年級的同學,學術部將聯系有關專家老師在課題選擇和立項方面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指引。
(二)學術部牽頭,在團委各部門協助下,將于10月至11月舉辦第8次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選擇優秀作平參加挑戰杯。
(三)搜集整理學術成果,為大家提供榜樣作用.
校團委學術部將于10月至12月期間,配合團委其他部門舉辦2007年學生學術科技成果征集,將一些優秀學術論文、調研報告、科技作平成果作成集子,展示師大學子風采.
三.開展學生科協試點工作,加強科協的建設管理.
我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協會(簡稱學生科協)作為學術部的一個下屬機構,通過開展各項科技實踐活動和進行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和學術理論研究,為熱心于科研的同學提供有利的實踐場所和科技創新機會。但是還不成規模,目前只有化學化工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已初步建立了科協,其他學院都還停留在雛形階段。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本年度,校學術部將在文科和理科院系中各設一個試點,組建科協的學生干部班子,以被選中學院為實驗基地,試行科協的一些工作,然后通過調研等形式搜集試點工作的開展情況,對科協最開始的一些工作計劃進行調整,爭取在本年度內在每個學院都成立科技興趣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廣泛的學生交流和討論,為挑戰杯比賽培養堅實有力的后備軍。
(二)校學術部和各學院學術部將加強對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領導,為學生科技活動配備一定的指導教師,盡可能地為科協開展科學研究創造有利條件,如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同時加強對于學生科研成果的設計和材料整理。
(三)我們也將配合其他部門組織好2007年“學生科技創造獎”“楊樹達獎”的評審工作,此工作將于10月初到11月中旬進行,由各學院申報,校團委將組織專家進行統一評審。
以上是校團委學術部2007—2008年度工作計劃。我們將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為推動湖南師范大學的學術進步奉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