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04 12:53:00

導語:醫院的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的工作計劃

為不斷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和服務質量,拓寬服務半徑,保持醫院健康、穩步的發展勢頭,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實現意識超前、管理優化、技術創新、服務優良之目標,開創醫院工作的新局面。特制定2007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適應衛生改革和醫療市場需求,加強內涵建設,改善內外環境,大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

二、工作目標。

1、保持門診、住院人次均遞增10%,確保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

2、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和誠信醫院活動,為做好醫院等級評審和驗收打下堅實基礎。

3、加強醫院管理,加大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力度,確保醫療和財產安全。

4、加強醫院行風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規范醫療和服務行為。

5、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加大科技興院戰略力度。

6、加強院班子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7、強化約束機制,杜絕違規違紀行為。

8、從嚴治理亂檢查、亂用藥、亂收費現象,減輕患者負擔。

9、加大督查私收費、漏收費和私轉病人現象的力度。

10、加強三基訓練,提高全員整體業務素質。

11、強化服務意識,大力提升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

12、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和培訓,進一步規范遵紀守法、依法行醫的行為。

13、完善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強化對醫護質量的指導、檢查、監督和考核,實行責任追究制。

14、加強病歷管理,從嚴治理書寫不規范、不完成病歷、亂丟亂放現象。

15、積極開展醫、教、研活動,引進新項目、新技術,開展新術式,提升醫療救護能力。

16、加強財務和后勤管理,開源節流,勵行節約,降低醫療成本。

17、加大醫療惠民力度,強化“三下鄉”意識,密切醫患關系。

18、積極探索農村合作醫療,全方位、多措施為參保群眾提供便捷的服務。

三、保障措施

1、規范醫療行為,強化醫療環節質量控制,提高醫療質量,杜絕醫療事故發生。

(1)完善常見病醫療規范,加強對醫療過程中影響醫療質量的關鍵環節的控制與實時監控。重點控制和落實三級醫師查房、三級醫師手術范圍、院內會診和交接班工作及危重病人搶救等內容。解決在醫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行為。

(2)進一步健全并落實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嚴格按衛生部《醫院管理評價指南(試行)》定期和不定期進行質量檢查、考核和評價。做到周有檢查,月有評比,季有考核,年有總結。

(3)繼續把醫療文書書寫作為質量管理的重點,以抓病歷質量帶動醫療工作。醫務人員要嚴格執行新病歷書寫規范,規范、統一醫療文書的格式、內容。強化病歷書寫的內涵質量,杜絕缺項、漏項、語句不通、字跡潦草、記錄不全、不及時、不準確、不規范以及藏匿、丟棄病歷以及不寫病歷等現象,加大病歷書寫的培訓、檢查力度,提高病歷書寫的內涵質量。

(4)加強門急診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應急救護能力的培訓,醫務科、護理部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專項技術的操練和比賽,全面提升門、急診診療水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5)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崗前培訓和再職教育同步進行,醫務科、護理部協調和督促臨床科室醫務人員自學和集中學習“三基”和“三嚴”為主要內容的業務學習,每月、每季度和年終要有考核考評。其成績與晉升、評模掛鉤。

(6)按衛生部綱要要求,加大護理隊伍人才建設,建立一支以高素質、專業化護理人員為骨干的護理人才梯隊。加強重點護理環節的質量監控。進一步規范護理記錄和病歷的書寫,引進和推廣護理先進技術,大力開展護理科研工作,使護理隊伍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有新的飛躍。

2、繼續實施“科技興院”戰略,不斷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

(1)突出重點,加強學科建設,逐步使人才結構趨向合理。以廣大患者的醫療需求和我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為出發點,對有發展潛力的學科加大扶持力度,在床位、人員和經費上重點投入,突出重點,發展強項,扶持特色。有計劃按學科發展需要選派中、青年醫師外出進修深造,提高醫學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使之盡快成為醫院及縣域學科領域的權威,并創造條件使一批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干不斷拓展醫療服務領域,逐步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

(2)積極開展醫學科學研究和新技術項目,推動醫院的醫療技術創新。采取引進技術與創新發展相結合的方法,在引進過程中,為我所用,為我所創。同時,積極做好外聯工作,邀請知名專家來院座診、講學,擴大我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方便群眾就醫。

3、進一步加強醫院行風建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1)繼續抓好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的學習。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定,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鞏固和擴大醫院管理年活動成果,以適應新時期衛生工作的需要。

(2)嚴明職業紀律和行為準則,充實和完善糾風工作的相關規定,加大行風建設的深度和力度,開通多途徑的行風和院風的信息反饋渠道,做到違規必究、糾治并舉、獎懲分明。

(3)進一步抓好制度規范的落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嚴格規范醫療服務項目和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杜絕醫務人員收受回扣、“紅包”和開單提成,小病大治等現象。

(4)加大對遲到、早退、脫崗、干私活等違紀現象的查處力度,嚴格執行勞動紀律。

(5)繼續開展“四個一”溫馨工程和星級護士、十佳護士的評選活動,拉近醫患距離,構建和諧、融洽的醫患關系。

(6)繼續推行院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對醫療服務的監督。為進一步增強醫療服務工作透明度,讓患者和群眾享有醫療知情權和監督權,繼續做好藥品、診療項目的上墻公示工作,自覺接受社會對醫療服務的監督。

4、增強品牌意識,注重文化建設,提升醫院的社會信譽度。

(1)結合各臨床醫技科室的特點,特別是新儀器新設備和新開展的診療項目,通過電子屏幕、宣傳欄、廣告、報刊、電視等多種渠道,宣傳醫院的特色和服務,推出名醫、專家,營造名醫效應,讓患者和社會充分認識醫院,了解我院服務理念和服務措施的更新及轉化。

(2)營造先進的醫院文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意識的教育與宣傳,倡導人文精神和規范醫務人員服務禮儀,組織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醫院文化氛圍,增強醫院的凝聚力,展示醫院職工的良好精神面貌。

(3)加強財務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醫院財務管理和內部稽核、控制制度,加強醫院成本核算,降低運行成本,加大讓利于民的力度。繼續推進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對考評標準細化、量化,使之更完善。

(4)加強硬件建設,改善就醫環境,暢通就醫通道,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醫流程,縮短就診時間。

(5)加強院科兩級干部隊伍的建設,強化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建立績效考核考評制度,在分工協作,密切團結的基礎上圍繞全院的中心工作,抓好分管和科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