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會文化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01 11:33:00

導語:市社會文化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社會文化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屆六中全會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按照我市“*”文化建設綱要的要求,以構建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主線,以“立足基層、統籌城鄉、繁榮創新、打造精品”為工作方針,進一步做好城鄉人民群眾的文化工作。

二、工作目標

緊密圍繞全市實現“三大目標”,全面完成“兩個不低于”的任務,努力構建組織體系完善,機構布局合理,設施設備先進,人員素質較高,信息暢通、活動多樣、運轉協調的常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社會文化活動的質量,力爭榮獲“群星獎”等國家級獎項,提升*社會文化活動影響和地位,努力承辦好一項大型國家級的展演活動,打造2-3個在省內外有影響的社會文化品牌;精心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完善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爭取財政支持新建和改建一批農村基層文化設施;社會文化事業的主要指標名列全省第一并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三、主要工作安排

圍繞上述目標,*年將以積極構建*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依托,以建立和完善四大文化服務平臺為載體,確保全市社會文化工作順利完成。具體工作目標是:實施五大工程,構建一個工作體系,承辦一項全國性活動。

五大工程包括:

一是實施群眾文化繁榮工程。要進一步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普及工作。明年全年將組織各類群眾文化活動達到2萬場次以上,參與群眾達到1,000萬人次以上,全市社會文化活動的覆蓋率:城市要達到90%以上,農村要達到80%以上。要充分發揮我市民間自娛自樂活動者協會在普及群眾文化活動的紐帶和橋梁作用。繼續推動農村電影“2131”工程,力爭全年完成電影放映2萬場。

二是實施群眾文化精品塑造工程。積極推進和完善特色文化基地建設和精品建設,重點抓好群眾文化的精品創作活動。以參加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為契機,推出一批群眾文化精品,在國家級政府最高獎——“群星獎”的評比中要力爭獎項,在省級各項比賽活動中,力爭名列第一。

三是實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大力推進村級文化設施建設,力爭財政再投資1,200萬元,新建、改擴建具有一定示范性的基層文化活動場所200個。其中,新建村級文化活動室100個,改擴建村級文化活動室100個;制定和完善村級文化活動室標準和管理辦法;力爭3年內,完成新建、改擴建1000個基層文化活動場(所),爭取在*期間達到“鄉鄉有文化活動站、村村有文化活動室”的目標。

四是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廣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力爭在推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基礎上,再進入國家級保護名錄4個項目、省級保護名錄6個項目。承辦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沈展演活動。爭取用十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五是實施群眾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全力打造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繼續做強、做大“春滿家園”電視展示、廣場文化、“文化四進社區”、“歡樂進農家”等現有文化活動品牌,并積極挖掘和創造新的文化品牌。*年“文化四進社區”活動,將以開展“培訓和輔導進社區”為側重點開展活動,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培養人才。同時舉辦社區文化輔導成果展示,評選市社區文化十大名人等活動;農村文化系列活動將以舉辦市農村小戲、曲藝匯演為重點,促進全市農村群眾文化創作、表演水平的提高。繼續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百萬市民評選*市優秀社會文化活動項目活動”。

構建一個工作體系:

就是構建一個設施完善、人員合理、運轉有序、服務優良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抓基層開始,以農村為突破口,從明年開始,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框架的建設。

承辦一項全國性活動:

組織、策劃一項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活動。力取在明年6-7月間,以國家文化部、省人民政府主辦,*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全國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

四、保障措施

1、創新社會文化組織管理模式。繼續完善和實施文化工作目標考核體系;改變為基層服務手段、方式,建立聯系點制定做到定位、定量、定時。

2、創新社會文化活動方式。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普級,拓展群眾文化活動領域和活動覆蓋面;一手抓提高,提升群眾文化活動質量,打造活動品牌和精品,圍繞明年“群星獎”召開創作筆會,作品研討會、論證會;開展百萬市民評選*市優秀社會文化活動項目活動。

3、創建和完善文化先進地區創建工作。力爭有1個區、縣(市)達到國家級先進區、縣(市)的標準,新創省級文化先進鄉鎮(街道)2個、文化先進村(社區)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