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發展衛生服務計劃

時間:2022-12-07 02:41:00

導語:城管局發展衛生服務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管局發展衛生服務計劃

2009年,是我縣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驗收之年,爭創國家衛生縣城的關鍵之年,我們將進一步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緊緊圍繞兩創工作的戰略目標,抓點、帶線、擴面,定崗、定標、定責,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諧城管”理念,立足本地實際,堅持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市容環境衛生入手,切實把群眾最關注的環境衛生解決好,把最需要城管關愛的弱勢群體服務好,把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城市管理違法現象整治好,把群眾最希望提升的城市景觀維護好,把受群眾最歡迎的溝通平臺搭建好,把群眾最期盼的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好,把群眾最滿意的城管隊伍形象樹立好,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整體水平,營造優美、舒適的城市人居環境和優良的經濟發展環境。

(二)工作目標:

2009年,我縣城市管理工作主要以“打改革牌、打創建牌、打服務牌”為主要手段,做到“圍繞一個重點,實施二項工程,實現三個走向,整治四個問題,推進五個突破”。

1、圍繞一個重點

圍繞園林城市、衛生縣城的創建工作重點,繼續深入開展市容綜合整治,進一步加大城管執法力度。充分發揮“眾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走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突擊整治,監督管理四大步驟,凸現“城市牛皮癬”治理、店面裝修整治、建筑工地規范、“門前三包”管理四大亮點;下好依法行政、聯合執法、親情服務、親民管理四步棋,排除流動攤點、路面污染、亂搭亂建、越店經營四障礙;建立“三位一體”、網格式管理、全過程跟蹤、錯時式巡查四機制,實現管理時間、管理區域、管理內容、管理方法四突破,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實施二項工程

一是完善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深化環衛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環衛管理硬件基礎。啟動*縣生化處理廠的建設,力爭在年底投入使用,確保主城區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調整環衛基礎設施布局,動工建設長安北路垃圾中轉站,改建梅園路垃圾中轉站,形成較為完善的東南西北中布點格局;更新環衛設施建設,增設適量的垃圾收集點、垃圾箱、果皮箱、垃圾轉運站,解決垃圾收集問題,提高垃圾處置效率;加快城東、城北區塊公共廁所建設,完成以長安北路為中軸線、海興路為分界線四座公共廁所的選址與建設。

二是實施夜市管理規范工程,增強城市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市容管理硬件基礎。實行劃行歸市,統一布局,加快夜排擋遷建工程的啟動,實施攤位設置準入制度,改善夜市無序混亂的局面。開辟勤儉路夜市專設區域,堵疏結合,標本專治,有效解決夜市經營管理不規范,經營分散、衛生條件差、污染環境、噪聲擾民等問題,成為管理部門依法管理、經營者合法經營,政府支持、群眾歡迎、經營者樂于投入發展的亮點工程。

3、實現三個走向

一是修訂完善《*縣縣城容貌標準》,市容管理標準走向規范。根據《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條例》與《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從提高城市品位、著眼長遠發展的角度,進一步修訂完善《*縣縣城容貌標準》,對城市容貌的平面、立面、空間、靜態、動態等全方位提出管理要求,增加城市管理可操作性的要求,實現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法制化、規范化,改變目前城市日常管理過程中,標準不夠明確、細致,細微之處缺少精雕細刻,進一步約束執法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以進一步提升縣城的文明形象

二是建立鄉鎮城管執法隊伍,城管隊伍走向基層。抓好有關鄉鎮城管隊伍的組建,嚴格做好基層城管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執法業務的組織培訓,建立完善監督考核機制,推動基層城管執法工作依法有效開展,初步建成了覆蓋全縣城鄉的城管執法網絡,進一步改善鄉鎮集鎮群眾的居住環境,提升集鎮品位。

三是發動群眾主動參與,城市管理走向大眾。堅持“開門管理”,通過“門前三包”、“市容環境星級單位評創”、“城管志愿者”、“行風監督員”、“城管進社區”等活動與載體,引導、動員廣大市民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形成人人齊管理的良好局面。開通熱線電話,接受群眾舉報,加強市民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查處。真正通過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全民監督,提高廣大市民群眾對城市管理的參與率、支持率和滿意率。

4、開展四項整治

一是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在抓好城區主次街道環境衛生管理的同時,注重抓好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衛生管理;落實“門前三包”、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定時清掃清運等制度,要不斷加強環衛細化崗位考核制,完善環衛基礎設施配置,提高環衛作業效率,擴大保潔面積,保持街道衛生清潔,全面提升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二是加強市容市貌整治。狠抓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加大道路清掃保潔力度和頻率,重點提高城區主要道路的保潔質量,試行夜間水沖保潔,確保道路干凈整潔。加強環衛設施建設和維修保養。加強環衛設施的日常維修保養,及時進行消毒消殺,確保環衛作業正常運轉,提高作業水平。實施卷簾門的整治,在縣城新橋路、勤儉路等主要商業區域內,制訂政策措施,積極協調推進,逐步將現有密閉式卷簾門改為透景防盜格柵式卷簾門,探索透景防盜格柵式卷簾門。同時結合卷簾門整治,對店面容貌進行整頓,做到店面櫥窗裱貼出新,無亂招貼,窗內商品擺放、陳列整齊,與整個街景融為一體,清新自然。加大袋裝垃圾管理力度,不斷完善車輛收集、上門收集、垃圾房、垃圾周轉箱收集等形式,增加收集、清運次數,做到日產日清。

三是加強工地、工程施工車輛滴撒漏整治。實施《建筑工程工地市容環境衛生責任書》制度,督促建設單位做好施工工地內部環境衛生管理,施工工地必須做到圍護規范、牢固,抓好工程施工車輛加蓋改裝和施工車輛密封運輸,要加大對工地違章違規行為尤其是工地運輸過程中的"撒、撥、滴、漏"現象的監察執法力度。減少工地施工和工程施工車輛“滴、撒、漏”污染城區道路的現象。

四是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核心,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以新農村社區、新農村示范村整治為抓手,指導各鄉鎮建立全民參與專業隊伍相結合、建立集中整治與日常鞏固相結合的新機制。整合縣鄉道路保潔、河道保潔、生活垃圾收集等專業環衛隊伍資源,建立專職專業的工作隊伍,經常性地開展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切實推動環境整治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常化。

5、推進五個突破:

一是啟動全縣各類違法建筑處理,實現違法建設監察有新的突破。做好現有存量違法建筑的分類定性工作,依據違法建筑的具體用途、違規情況、歷史遺留問題等進行分類定性,有區別的實施集中拆違活動。要健全完善協調配合機制,實施集中拆除。健全完善協調配合和部門聯動機制,從重點路段入手,堅持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的順序,對逾期未自行拆除的違法建筑實施強制拆除。要有效遏制新建違法建筑的發生。在突出重點工程集中拆違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規劃監管,堅持舉報查處與執法巡查并舉,對新建違法建設行為做到及時發現、迅速制止、依法查處,有效遏制新建違法建筑的發生。

進一步拓展建設監察領域,力爭在建筑業管理、園林綠化、物業管理等等方面查處一批案件,進一步為各項建設法律法規的精確實施提供保障。

二是深入開展民生實事工程,群眾滿意率實現新突破。根據群眾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把群眾的要求當作大事要事來抓,推行“和諧城管、民生工程”,提升群眾滿意率。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合理劃分經營區域,規范設置便民服務點,確定重點扶持失業人員、城鎮困難家庭、殘疾人、低保人群,施行便民服務設施投放前有相對固定的服務點位,統一攤點管理標識、統一攤號和經營時間,合理配置修理點、小吃點、百貨點的布局,統一制作便民服務車,經營業主簽訂管理協議書,配備四桶一筐(即垃圾桶、泔水桶、清水桶、消毒桶、廢紙筐)。

三是完善市容長效管理機制,管理水平實現新突破。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圍繞城市“四化”長效管理,發揚“眾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在亂設攤、亂占道、越店經營等“三亂”管理過程中,著力做好“四求一提高”文章,促進城市品質增長。“四求”即:以“廣”求平衡,提高管理覆蓋面。不斷拓展管理的范圍,填補管理的空白,消除管理的盲區,力求整體推進,全面覆蓋;以“精”求深化,抓好細節管理。進一步確立“細節為王”、“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以考核為抓手,改變粗放式管理,更加注重細節管理,精雕細琢,提高管理的精細水平;以“實”求滿意,堅持讓群眾得實惠。堅持城市管理為人民,城市管理靠人民,堅持項目帶動,繼續搞好背街小巷環衛設施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多做好事、多辦實事;以“新”求突破,確保城市管理年年有進步。積極探索,勇于創新,著力破解當前城市管理中的熱難點問題,實現工作實現再跨躍。“一提高”即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群眾生活品質。

四是調研城市管理體制,實現管理機制新突破。以《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條例》實施為契機,積極吸取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好的管理模式和成熟的做法,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適時啟動城市管理體調調整,以此不斷推進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及時解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職能交叉問題和難點問題。立足“精簡、統一、效能”這一原則,實現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法定化、規范化、統一化和專業化。

五是強化整體素質提升,實現自身建設有新的突破。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城市管理整體水平。強化執法人員的法律、法規培訓工作。通過舉辦培訓班,聘請法律專業人士授課等形式,增強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的積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機構設置。根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需要,完善機構設置和崗位職責分工,完成定員定崗。實行分級責任管理。根據主要街路、繁華地區、城郊結合部等不同地段的環境狀況和功能特點,劃分嚴管區域、控制區域和一般區域,明確標準,合理部署執法力量,實現城市管理整體水平和質量穩步提高。實施“點線面”和三結合管控。在管轄區域內,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做到“點”上有定崗員,“線”上有巡邏員,“面”上有監督員。同時采取定人定崗與路段巡查相結合、徒步巡查與車輛巡查相結合、接受舉報與主動巡查相結合的三結合措施,切實抓好城市管理工作。繼續重視廣告、保潔有償服務等工作,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為城市管理各項工作提供好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