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小學德育設計參考

時間:2022-07-12 11:18:00

導語:年度小學德育設計參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度小學德育設計參考

進一步落實胡總書記關于“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思想,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突出德育的實效性、序列性,形成全員、全面、全過程參與的德育模式,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文明、平安、健康生長的德育環境。特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誠信教育、行為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創建文明和諧的書香校園;積極引領學生“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使德育工作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并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二、工作重點

1、樹立三個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成長成才;堅持“實踐體驗”,注重道德體驗,促進德育內化;堅持“潛移默化”,全方位挖掘德育內涵,體現育人功能。

2、加強“五化”管理。學校各項工作達到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民主化、科學化。

3、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師生的心理疏導、輔導,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4、常規教育常抓不懈。以養成教育為重點,開展常規系列教育,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領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三、工作措施

1、提高意識,端正態度。教師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加強學習,提高工作能力,愛生愛校,團結務實,不斷開展創造性工作。

2、抓住重點,注重實效。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使德育成為學生學知識、提高覺悟的主陣地,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班主任素質。通過班主任工作論壇、工作例會、健全班主任考評等措施,加強班集體建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自我監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級布置、崗位設置、班級活動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特色。

5、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教育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加強門衛管理制度的落實,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6、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以班主任為重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培訓,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四、具體內容

(一)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六大工程”,突出德育工作的實效。

1、隊伍建設工程。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做到隨時、隨地、隨人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利用本校資源優勢,提高班主任素質,做到用愛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熏陶,將敬業奉獻落到實處。

2、教師培訓工程。全面制訂教師培訓計劃,努力把全體教師培養成為“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成果”的“四有”教師。建立和完善好教師專業發展檔案,留好教師工作情況的足印。

3、學科德育工程。加強德育課程建設,充分發揮《品德與社會》等德育課程的主導作用,積極探索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構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體系。

4、德育實踐工程。加強德育實踐活動,做到內容序列化、形式多樣化、組織規范化。結合重大節日和重要儀式的文化內涵,突出德育活動的知識性和實踐性,不斷增強學生“愛國愛校”的情感。

5、人生指導工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提高學生民族文化素養;加強生命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6、常規德育工程。做到月月有德育主題、周周有常規要點,通過創造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達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二)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1、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活動。堅持學校文化是做出來的理念。創建學校特色精神文化,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創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創建學校特色行為文化,塑造文明行為;創建學校特色人文文化,提升凈化靈魂。

2、開展“經典誦讀”主題活動。以創建書香校園為抓手,不斷提升學校文化底蘊。倡導教師讀書,以陶冶教師的情操,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水準;倡導學生讀書,引導學生“讀名著、聽名曲、誦讀古詩文”,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塑造學生人格、培養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

3、抓好“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以校園禮儀為重點,通過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文明禮儀規范教育。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

4、加強“愛國教育”主題活動。繼續規范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內容,做到學期有計劃,周周有主題。充分發揮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的宣傳作用,進行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民族精神教育。

5、強化“養成教育”主題活動。堅持不懈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做到“立規矩,打基礎,留痕跡”,開展實實在在的主題教育,狠抓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6、深化行為規范達標活動。以落實《校園規則》為抓手,將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斷深化行為規范達標活動,突出從“做”中養成好習慣。

(三)加強陣地建設,建設平安校園。

教師要提高責任意識和責任感,校園值勤要更規范,管理要更到位。對本校學生一天的情況要摸清摸透,及時登記備案并加強管理,規范學生安全活動,教育學生提高自我保護及防范意識。

將“體罰”和“安全”問題作為工作重點來抓,讓全體教師認清形勢,杜絕一切體罰現象。學校和班主任之間,班主任和家長、學生之間,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時時講安全,處處談安全,事事想安全,防患于未然。

(四)突出規范管理,建設和諧校園。

1、加強學校常規管理。抓好各項常規工作的細節管理,總體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強化學生規范訓練,狠抓學習習慣養成。從而達到素質提高、行為規范、校園和諧。

2、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通過班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等形式,抓好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將小學生日常規范教育抓細、抓嚴、抓實,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

3、深化“三結合”教育。以家長學校為依托,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實效的家教工作,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做好家訪工作,建立家校聯系卡,加快學生的常規養成。

4、努力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制度規范化、管理規范化。學校將通過資料跟蹤、課前課后檢查、教師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