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總量控制計劃
時間:2022-02-26 03:10:00
導語:排污總量控制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嚴格執行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實現"到*年,環境污染狀況有所減輕,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的環境保護目標,根據《"*"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分解計劃》,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編制本計劃。
一、實施總量控制的指標和目標
遵循"對環境危害大的、國家重點控制的污染物嚴格控制"的原則,"*"期間我市對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規定的二氧化硫、煙塵、工業粉塵、化學需氧量、氨氮、工業固體廢物等6種主要污染物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廢水中的石油類、氰化物、砷、汞、鉛、鎘、六價鉻等有毒污染物在"九五"期間已得到較好控制,"*"期間我市將繼續按照相關排放標準嚴格控制,不再列入總量控制指標。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計劃》,"*年,二氧化硫、塵(煙塵及工業粉塵)、化學需氧量、氨氮、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年減少10%;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年減少20%。"我市實行總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國家下達給我市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為目標,并根據國家的要求和我市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削減目標,確保到*年,6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指標范圍以內,不得突破,并力爭有所減少。"*"期間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目標見附表一,主要污染物分區排放總量控制計劃見附表二。
二、總量控制基數的確定
(一)總量控制計劃指標中的二氧化硫、煙塵、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為全社會排放量,包括工業污染源排放量和生活污染源排放量。
(二)總量控制計劃指標中的工業粉塵和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為工業污染源排放量。
(三)工業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控制總量以環評報告書為主要依據,以滿足相應大氣環境功能區目標為原則,并以全面達標對燃料含硫率為最低要求,結合環評報告書或項目報批申報年燃料用量等參數核算其污染物控制總量;工業污染源水污染物控制總量的計算以核發的排污許可證規定日排水量為主要依據,核算其達標排放后的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和煙塵的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以*年環境統計數值為基數;化學需氧量生活排放量按照廣東省推薦系數每人每天排放60克計算;氨氮生活排放量按照每人每天排放11.4克計算。
(四)工業污染源的工業固體廢物排放數據尚不完善,總量指標暫不分配,待統計數據逐步完善后,再進行總量分配。
(一)分解范圍
為確保我市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實現,將總量控制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市轄各區及市管重點工業污染源上,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二)分解原則
總量控制計劃的分解,應有利于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實現環境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污染物排放的削減以及環境質量的改善。我市總量控制計劃的分解遵循以下原則:
1、服從總目標的原則。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分配,應體現國家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要求,確保我市到*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
2、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的原則。根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的原則,按照管理權限將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為市直接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市控)和各區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區控)兩級,并由市、區人民政府層層分解落實到各排污單位,逐級實施總量控制計劃管理。原則上市管企業由市直接分配污染物允許排放量并進行管理,區管企業由各區分配污染物允許排放量并進行管理,但為便于統一調控,部分區管重點工業污染源由市直接分配總量指標。
3、突出重點、區別對待的原則。針對我市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的特點,重點控制和削減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指標。另外,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及環境狀況的差異,在進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分配時,考慮地區差別,區別對待。
4、以全面達標排放為基礎的原則。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要求,到2003年6月30日,我市工業污染源必須全面達標排放。因此,總量控制計劃指標的分解應在各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行,原則上分配到各污染源的污染物允許排放量不應超過該污染源的達標排放量。
5、留有余量的原則。總量控制計劃指標的分解,要顧及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應預留一定的污染物排放量作為調節指標,以備日后的發展。
(三)分解結果
"*"期間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按照市控、區控和重點工業污染源分解的結果見附表二、三、四。
四、總量控制計劃的實施
(一)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是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有力措施,是控制環境污染、建設生態市的重要一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保證總量控制計劃的落實和實施,要把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確保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計劃規定的范圍內。
(二)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充分發揮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積極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水的綜合利用和處理。
(三)要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制度,對新上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的項目要從嚴控制,積極發展高增值、低消耗、少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產業,促進污染防治從末端控制向源頭和全過程控制轉變。
(四)加強新、老污染源監督管理,重點抓好電力行業的污染控制,保證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轉,努力實現"增產減污"。對污染物排放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企業,由環保部門責令限期治理,經過限期治理仍不達標的,應予以關、停。
(五)要切實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各項要求,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保護和改善環境。
五、總量控制計劃的考核
到*年,市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對"*"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考核,主要考核內容包括6種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的完成情況、污染源達標排放計劃執行情況、污染源限期治理計劃的完成情況以及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等。考核結果將作為考核各有關部門工作政績的依據之一,并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 上一篇:市環境質量建設目標計劃
- 下一篇:市酸雨污染綜合防治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