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

時間:2022-03-17 12:49:00

導語:市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中長期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持續(xù)增強納米科技的創(chuàng)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年度*市納米科技專項指南。

一、研究專題和期限

專題一納米材料應用與產業(yè)化

研究目標:

圍繞重大裝備、電子信息和環(huán)境等產業(yè)需求,以工業(yè)化規(guī)模生產為目標,重點研究開發(fā)納米材料及其應用的新產品、新工藝。

研究內容:

1、納米電泳顯示材料為基礎的新型電子顯示屏關鍵技術及產業(yè)化研發(fā)

研制高性能電泳顯色粒子和電子墨水顯示材料,重點開發(fā)電子墨水制備和顯示技術的新方法,包括電泳粒子制備技術、電子墨水配方、微膠囊制備技術、電子墨水顯示屏制備工藝中的涂布技術,研制8英寸以上單色顯示屏。形成8英寸以上顯示屏批量化生產能力,并提供相應的電子書產品。其中:對比度≥10:1;響應速度<500ms;反射率≥35%;飽和驅動電壓≤15V。

2、面向信息電子領域納米器件加工的高精度拋光材料規(guī)?;a關鍵技術開發(fā)

重點突破規(guī)模化生產中納米粒子可控合成、表面修飾、拋光液分散性、納米粒子與化學助劑匹配性等關鍵技術,建立千噸級納米拋光液生產線,形成批量化穩(wěn)定生產,并為信息電子領域納米器件加工提供配套。其中納米拋光粒子平均粒徑在20?100nm范圍可控,拋光液儲存穩(wěn)定性優(yōu)異。

3、基于納米表面功能材料的高品質金屬制品規(guī)?;a技術開發(fā)和應用推廣

重點開發(fā)組分、結構和功能一體化的納米表面功能材料批量化生產及在基材表面均勻成膜、固化成型等關鍵加工技術,生產滿足軌道交通、大型裝飾、海洋工程及現代建筑需要的高品質金屬制品。形成年產50萬平方米以上、表面具有易潔、耐劃傷、阻燃、防腐、抗紫外等功能的高品質金屬制品生產能力,實現該產品在大型機場、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推廣。其中,金屬表面鉛筆硬度≥5H;耐鹽霧性(≥2000h)無水泡,銹斑;耐污染性(油性筆,石油系碳化劃筆24h后用酒精去除):無污染。

4、納米空氣凈化產品和核心部件開發(fā)與產業(yè)化

重點開發(fā)高效納米光催化材料及其負載化技術,在催化、吸附等多種材料功效協(xié)同、多種處理技術集成及高效凈化裝置整體優(yōu)化設計基礎上,開發(fā)滿足不同污染源治理需要的空氣凈化裝置,并形成批量化生產能力。重點支持民用系列化納米空氣凈化裝置及關鍵配套部件。

進度要求:*年6月30日前完成。

專題二納米科技前沿技術研究與開發(fā)

研究目標:

結合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聚焦生物醫(yī)藥和電子器件等領域,研究掌握揭示物質特性的納米科學理論與表征方法。

研究內容:

1、面向先進制造業(yè)的納米材料與應用技術

研究應用于高效節(jié)能照明、建筑節(jié)能、新能源及環(huán)保領域的納米材料組成和結構設計,以及可控制備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面向民用飛機、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yè)等產業(yè)技術能級提升的關鍵納米材料應用技術。

2、生物醫(yī)學應用的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

研究具有納米結構的載藥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表面修飾的組織修復與替代材料;研究心腦血管和癌癥等重大疾病早期診斷、有效改善治療藥物的溶解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與療效,或使藥物具有緩控釋特性的納米材料與技術;研究納米技術為基礎的藥物新劑型。

3、納米加工技術與器件

重點研究納米壓印等高精度、可重復的納米成套加工工藝,以及高密度、低功耗存儲器件關鍵技術;研究基于功能材料的納米電子、納米光電子器件及高靈敏度傳感器;探索基于新原理、新結構的納米器件設計與加工技術。

4、納米測量技術及裝備

重點研究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納米結構表征系統(tǒng)的新原理、新方法;發(fā)展具有納米尺度分辨率的分析測量裝備。

進度要求:*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請方式

1、本指南公開。凡符合課題制要求、有意承擔研究任務的在*注冊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從“*科技”網站進入“在線受理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及下載相關表格《*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認真如實填寫[注意:在可行性方案的“趨勢判斷和需求分析”中要求增加“納米尺度效應機理說明”的內容]。

2、申報單位應具備較強技術實力和基礎,具備實施項目研究必備條件及匹配資金;鼓勵產學研聯(lián)合申請(專題一所有課題必須以企業(yè)為主體、具有產業(yè)化實施條件),多家單位聯(lián)合申請時,應在申請材料中明確各自承擔的工作和職責,并附上合作協(xié)議或合同。

3、課題責任人年齡不限,鼓勵通過課題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中青年學術骨干。作為課題責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員,不得同期參與承擔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數超過三項。

4、每一課題的申請人可以提出不超過2名的建議回避自己課題評審的同行專家名單(名單需隨課題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專項課題申請起始日期為*年3月10日,截止日期為*年3月31日。課題申報時需提交書面可行性方案(同時提供查新關鍵詞,有關證明、背景材料和參考文獻的復印件,在可行性方案封面右上角請注明相應類別)一式4份,并通過“*科技網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所有表格。書面材料集中受理時間為*年3月25日至3月31日,每個工作日9:30——17:00。所有書面文件請采用A4紙雙面印刷,普通紙質材料作為封面,不采用膠圈、文件夾等帶有突出棱邊的裝訂方式。

6、網上填報備注:

(1)登陸“*科技”網,進入網上辦事專欄;

(2)點擊《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受理并進入申報頁面:

-【初次填寫】轉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專題名稱”中相應的指南專題后開始申報項目(需要設置“項目名稱”、“依托單位”、“登錄密碼”);

-【繼續(xù)填寫】輸入已申報的項目名稱、依托單位、密碼后繼續(xù)該項目的填報。

(3)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三、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