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服務業轉型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09 09:10:00
導語:交通服務業轉型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堅持發展為先,推進率先發展。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先導行業,是富民強市的基石。要按照適度超前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交通建設規模,加快建設速度,建立完善的公路、水路運輸網絡,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
二是堅持改革開放,推進創新發展。要緊緊圍繞“心圈廊”發展戰略和建設“四個”的要求,樹立“三個服務”、城鄉統籌、現代物流等新理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深入實施人才科技工程,建設全面創新型行業。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惠民發展。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交通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強化交通的公益屬性,更加注重社會效益,使交通發展惠及全市人民;進一步轉變交通部門的行政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部門,唱響“惠民、奉獻、服務”的主旋律,弘揚新時代交通文化。
四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和諧發展。規范執法是治理公路“三亂”,樹立交通形象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在去年政風行風評議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認真抓好今年的政風行風評議“回頭看”活動,緊緊抓住人民群眾關注的交通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進行整改。
五是堅持統籌兼顧,推進協調發展。水陸并舉,完善公路網絡,加快發展港航事業,促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城鄉兼顧、區域平衡,促進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建管并重,樹立“建設是發展、管理也是發展”的理念,提高管理的科學化程度。
六是堅持轉變方式,推進集約發展。促進交通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努力做到交通發展由主要依靠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拉動向建設、養護、管理和運輸服務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科技進步、行業創新、從業人員素質提高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轉變;由主要依靠單一運輸方式的發展向綜合運輸體系發展轉變。
今年交通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農村公路建設:確保建制村通水泥(油)路1270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260個,使全市建制村公路通暢率達到80%以上;中部地區縣至鄉公路建設項目360公里基本形成砂石路面通車;完成省下達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改路項目計劃任務。
重點工程協調:為重點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環境,確保大萬一級公路新改線路段和宜安公路按規定時間建成通車。
農村客運建設:建設鄉鎮客運站14個,農村候車亭200個。
改渡建橋:2008-2010年計劃中剩余6座渡改橋基本建成,2011年14座渡改橋建設計劃項目力爭完成總體工程量的50%,2012年計劃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港航設施建設:加快重點港口、碼頭建設進度,新建一批小型砂石、貨運、船用碼頭。
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必須找準著力點,實施重點突破。根據當前實際,今年重點要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基礎設施建設要有新突破。一是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確保建設進度,所有國家農村公路改造項目力爭在上半年完成勘察設計、路基改造、工程招投標工作,年底全面完成路面工程。加強工程質量監管,嚴把施工資質關、招投標關、材料檢測關,每個項目落實質量監督人員,并發動群眾參與質量監督。加強建設資金管理,不得將建設資金用于計劃外工程,及時足額下撥專項資金,不得截留、擠占、挪用。加強內業資料管理,做到專項專檔,專款專帳。二是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做到責任落實、機構落實和資金落實,同時積極探索農村公路養護的作業方式和運行機制,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水平,切實加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三是積極實施公路安保工程,重點開展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整治和公路病危橋改造、事故多發點整治,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標志標線。
(二)交通安全形勢要有新鞏固。全力抓好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繼續建立隱患排查整改長效機制,實行分級掛牌督辦。繼續開展渡口渡船專項整治,使渡口合格率達到95%以上。落實水上安全監管責任制度,逐級簽訂責任書,形成層層抓落實的局面。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以旅游客運和危險品運輸為重點,開展旅游客運市場安全專項治理。對危險品運輸從業單位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客運站場安全源頭管理,繼續加大二級道路客運站的整治,裝配危險品檢測儀。完善運管、交警、安監三部門的合作和協調機制,建立運輸企業安全激勵約束機制,開展道路客運、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教練員、維修企業等質量信譽考核,全面推進運輸市場誠信體系建設;交通基礎設施領域,要建立橋梁和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危橋改造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將安全生產納入合同管理,杜絕重特大惡性事故發生。
(三)農村客運網絡建設要有新進展。要按照今年初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市農村客運村村通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扎實推進農村客運網絡建設。一是加強農村客運站(候車亭)的建設與管理,對人流、車流、物流相對集中,積極性較高的鄉鎮,優先申報立項,實行地方自籌和立項補貼相結合,解決建設資金。二是要嚴把經營準入關,嚴格審核企業經營資質、公司化經營、集約化經營、車輛技術條件、駕駛員持證上崗、服務質量等是否符合要求。三是結合實際選擇符合國家要求的車輛,盡量做到車型、顏色、經營標識、經營期限、服務標準、投保承運人責任險統一。四是采取靈活經營方式,既可采取冷熱班線搭配捆綁經營方式,也可采取隔日班、當墟班、流水班方式,還可采取定線不定車方式,滿足農村客運需求。五是落實農村客運班車規費減免優惠政策,使農村班車開得通、留得住。
(四)運輸產業發展要有新步伐。一是著力抓好交通運輸企業改制。圍繞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指導汽運總公司實施好改制。堅持把安全穩定放在首位,依法操作,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通過實施職工身份置換、產權置換,轉換經營機制,促進運輸企業更好更快發展。二是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堅持政府調控引導,爭取優惠政策,通過外引內聯等方式,選擇基礎較好、有一定規模優勢的企業,實施重點扶持,著力培育符合現代物流業規范標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物流企業,充分發揮其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全市交通物流業發展。著手建設功能較為完善、信息資源共享的物流園區和信息公共平臺,綜合公路、水路等不同運輸方式,兼顧城市和農村貨物集散地,為交通現代物流發展提供載體和技術支撐。積極發展交通運輸、交通商務服務等新興交通服務業務。三是調整道路水路運輸結構。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運輸需求為目標,突出抓好運力、運輸組織和經營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高檔、快速客運和廂式、集裝箱、甩掛運輸,大力發展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運輸船舶,全面提高運力裝備水平。推進客運集約化和貨運公司化改造,基本形成以骨干運輸企業集團為主導、中小企業和零散經營業戶為補充的市場格局,提高運輸效率,增強運輸保障能力。
(五)交通各項管理要有新舉措。一是推進依法管理。進一步規范交通行政許可和行政執法,繼續完善行政許可“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全面落實執法依據、職責權限、執法責任。在抓執法必嚴的同時,抓執法的合理性,糾正重處罰輕教育、重罰款輕糾正、處罰裁量權過大等情況。做好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加強對現場執法的明查暗訪,發現“三亂”行為嚴肅進行處理。在全市交通部門開展“推行人性化執法、促進和諧交通建設”活動,全面推行以“規范化、標準化、人本化”為主要內容的“三化”管理。二是強化規費征繳。在抓好拖養費、運管費征收的同時,重點加強港航規費、摩托車養路費的征收。港航規費實行打票結算,按照有關規定30%上繳市局。摩托車養路費征收要學習贛州的經驗,積極爭取縣鄉村的支持,營造良好的征收環境;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減少征收阻力。同時,要學習山東經驗,把加強交通規費征收等工作與整合基層交通管理資源結合起來,凡設有基層交管站的,可考慮將交通規費征收、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農村公路客運管理、農村公路貨運管理職責賦予基層交管站,實行“四位一體”管理模式,既可解決人員多、無事干的問題,又可以解決征收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要有新局面。繼續抓好《實施綱要》的貫徹落實,完善規范廉政制度,實施源頭預防和監督。認真抓好治理交通建設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完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加強對招標投標、材料采購、設計變更、資金撥付、轉包分包等環節重點監督。進一步提高交通工程建設的透明度,打造“陽光工程”,防止腐敗問題的發生。不斷深化專項治理和政風行風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行業不正之風。
(七)構建文明和諧交通要有新成效。實現交通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把構建文明和諧交通作為重要內容,努力營造安定有序、文明誠信、同頻共振的交通環境。深入開展以“學樹建創”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創建活動,爭創交通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和文明示范窗口。推進行業文化建設,認真提煉、大力弘揚交通行業精神,多出文化成果,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推進品牌建設,提升品牌檔次,增強品牌的影響力。重視培樹典型,不斷掀起學典型、樹新風的高潮,擴大先進典型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加強隊伍建設,教育引導干部職工自覺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文化知識和操作技能,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改進學風,學以致用,努力做學習型干部的模范。
- 上一篇:擁軍優屬創建工作方案
- 下一篇:集鎮整治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