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幫扶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22 09:28:33
導語:民政局幫扶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縣委縣府關于駐村幫扶工作的有關要求,扎實推進精準扶貧連片開發,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結合民政局和村的實際情況,經局黨組、行政研究,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一、村基本情況
(一)村情概況。村位于縣鄉,距縣城59公里,距鄉場鎮12公里,幅員面積9.7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09人,農村居民262戶,(其中貧困人口57戶,215人)。村“兩委”班子健全,村干部團結協作。現有黨員24名。在外務工人員600多人,在外送小孩讀書200多人,在村留守老、弱、病、殘人員120余人,全村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農村農業收入僅能養家糊口,2014年末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700元。
村平均海拔1060米,耕地面積868畝,土壤有夾沙土、黃泥土兩種,村有7口堰塘,均無法正常蓄水灌溉。
村現有村社公路40公里,已硬化10公里,戶道路30公里未硬化,2戶未通公路,大多數仍處于貧困線上。
村地處貧困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現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無主導產業,無龍頭企業入駐,靠傳統種養品種自給自足。
(二)經濟發展情況。種植業:糧食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薯類、蔬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種植銀花、臘蟲、核桃、苗圃為主。
養殖業:養殖業主要有牛、羊、豬、雞等。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和外出務工。村無集體經濟收入。本村的產業結構是以種植業為主,田和土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田梗、丘嶺地種植銀花、臘蟲、核桃、苗圃等經濟作物。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殖業又成為種植業之后的一個主導產業,養豬、養羊、養牛業快速發展,其收入已超過種植業的收入,成為村經濟收入的另一個重要支柱。
二、指導思想
以中央、省、市、縣相關會議精神為指針,緊緊抓住國家和全省連片扶貧開發重大發展機遇,按照“統籌城鄉、連片推進、精準實施、全域扶貧”的工作思路,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統籌推進“六大扶貧工程”,有力促進全村經濟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全村生產生活生存條件有效改善,農民收入明顯增加,村風進一步文明,發展后勁切實增強,社會氛圍更加和諧。
三、幫扶計劃
使全村經濟有新增長,環境有新變化,形象有新提升,干群關系有新改變,“兩委”班子戰斗力、凝聚力有新增強,黨風民風有新轉變。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協調銜接,積極為幫扶村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和困難。2016年減貧率達到30%以上,實現70人以上脫貧。
(一)爭取改善基礎設施。爭取道路改造工程項目,爭取解決4、5、7社人畜飲水問題的項目,爭取1、2、4、7社的渠堰整治與維修工程項目,爭取0.6公里聯社路的路基建設工程項目。力爭年內項目落地。(完成時限:2016年11月以前,責任人:黃顯文,蔡紅梅,袁碧先)。
(二)著力發展富民產業。把發展農村致富產業,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駐幫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和中心任務。在幫扶中,努力培育出一批種養大戶,建立一支科技服務隊伍,組建一個專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新增一批務工經商農民,培植一個村級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依據自然優勢新植銀花300畝;培育規模養殖黃羊大戶1戶,培育養牛大戶1戶,以大戶帶動農戶分散養殖。同時大力發展土雞養殖,爭取年內出欄1000只。集中發展優勢產業,骨干項目持續發展壯大,使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大幅上升。(完成時限:2016年11月以前,責任人:黃顯文,蔡紅梅,袁碧先)。
(三)努力培育致富骨干。積極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農民的要求,整合農村科技致富資源,提高農民依靠科技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努力在種養殖業上培育出一批創新致富能手。使幫扶村戶平有掌握1—2門實用技術或勞動技能的新型農民。(完成時限:2016年11月以前,責任人:黃顯文,蔡紅梅,袁碧先)。
(四)進一步促進村風文明。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教育,倡導文明、科學、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健全鄉規民約,完善農村矛盾排查調處和社會治安防控機制,及時化解不安全不穩定因素,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完善村公共服務體系,增強公共服務載體功能,改善村民人居環境。確保村內無重大事故、刑事案件及集體上訪事件發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完成時限:2016年11月以前,責任人:黃顯文,蔡紅梅,袁碧先)。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掛聯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黨組成員、工會主任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局辦公室,由兼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掛聯工作的統籌協調工作。
2、扎實開展幫扶活動。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明確干部職工參與掛聯工作的熱情,組織全體機關干部深入到老百姓當中去,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到幫扶村調研,了解基層情況,增強群眾感情,提高服務意識,真真切切地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推動整個機關作風的轉變。
3、真情幫扶掛聯戶。全體干部職工要進一步明確幫戶干部和幫戶責任,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切實進村入戶,切實開展幫助擬定發展規劃、幫助銷售農副產品、幫助爭取項目、幫助尋求救助、幫助搞生產、幫助移民搬遷、幫助教育孩子、幫助了解政策等幫扶活動。要增強心存百姓、為民謀利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嚴守工作紀律、不打折扣、不怕吃苦,真心真意與群眾交朋友、結對子、認親戚,增進與群眾的溝通和聯系,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辦幾件實事。
4、認真組織考核考評。認真組織群眾在年終對掛聯工作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作為年終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如因工作不力被上級部門或新聞媒體通報的,將嚴肅追責。
- 上一篇:外墻保溫技術在建筑節能中的運用
- 下一篇:民政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匯報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