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計劃

時間:2022-02-21 09:23:00

導語: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計劃

一、就業援助月活動

(一)活動主題:“就業援助進家入戶,幫您解決就業困難”

(二)援助對象:未就業和未享受扶持政策的就業困難人員,其中重點是家庭貧困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長期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其中重點是家庭貧困和一戶多殘家庭中的殘疾人;本地確定的其他援助對象。

(三)活動時間:2010年1月10日至2010年2月10日。

(四)活動內容:

1、提前收集崗位信息,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在活動開始前,組織收集一批適合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失業人員的就業崗位信息,同時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明確崗位信息方式與途徑,制定公益性崗位安置標準和具體執行辦法。

2、深入基層開展宣傳,組織開展登記認定。深入街道、社區、居民樓,廣泛宣傳介紹就業困難人員登記認定條件、援助活動具體內容、專場招聘會時間地點、國家和地方就業扶持政策等信息,同時安排基層工作機構和服務窗口辦理具體登記工作,按相關規定進行援助對象的登記認定,確定援助對象人員名單。

3、開展入戶摸查家訪,送崗位和政策到人。對認定的援助對象進行家訪,了解未就業人員的就業需求,提供適合于他們的崗位信息和針對性職業指導,了解未享受政策人員的具體情況,說明政策內容并幫助其落實政策。

4、組織專場招聘活動,提供即時崗位援助。通過進街道、下社區的方式,為援助對象組織召開有針對性的專場招聘會,為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提供即時的就業崗位援助,為社會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提供推薦和崗位適配服務,為就業困難的殘疾登記失業人員提供安置服務,為有創業意愿的殘疾失業人員提供自主創業方面的培訓指導。

5、統籌安排政策資金,強化落實扶持政策。認真梳理本地區就業扶持政策落實情況,根據援助對象范圍和落實政策的需要,提前協調落實相關政策資金,重點落實以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為重點的就業困難人員扶持政策,以及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殘疾人自謀職業養老保險補貼和醫療保險補貼等政策。

6、實行重點跟蹤幫扶,做好后續分類服務。對轄區內就業困難較大的援助對象實行專人跟蹤幫扶,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對在援助月活動中實現就業的援助對象,跟蹤其就業穩定情況和政策落實情況;對活動中幫扶未到位的援助對象,分析原因,納入后續日常幫扶工作,確保其盡早實現就業和落實政策。

二、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活動

(一)活動主題:“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服務對象:××籍外出返鄉農民工。

(三)活動時間:2010年元月至2010年4月。

(四)活動內容:

1、全市各鄉鎮及涉農街道設立監控點,建立農民工返鄉情況周報制度,及時、全面地掌握農民工返鄉人數、返鄉原因和今后就業意向。組織開展一次返鄉農民工調查摸底活動,并分類建立基礎臺帳,掌握培訓需求,擬就業情況和創業意向,為下一步實施就業服務、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提供依據。

2、收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寬轉移就業渠道。一是深入全市各類用工單位開展一次用工采集活動,全面摸清全市各用工單位的用工需求情況,并分門別類建立臺帳。二是組織人員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環渤海等沿海發達地區開展一次外地用工信息采集活動,與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立就業信息交流長期合作工作機制,重點摸清當地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需求數量、專業工種、工資待遇等情況。三是及時互通信息??h區、鄉鎮(街道)三級就業服務機構,每周五將收集信息匯總上報到市人力資源市場。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在“××就業網”、《××就業報》設立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信息專版,及時轉移就業崗位信息。

3、在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要設立農民工創業就業服務專門窗口,為每位前來求職、創業的農民工免費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政策咨詢、就業失業登記、創業扶持等公共就業服務。街道(鄉鎮)、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要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服務,在信息欄統一張貼國家、省市有關促進農民工創業就業政策和用工信息。

4、2010年2月組織開展“返鄉農民工與就業崗位對接月”活動,組織招聘單位深入各鄉鎮,將就業信息、就業崗位、創業就業政策送到農民工家門口。各縣區要至少組織1場大型農民工專場招聘會,鄉鎮至少組織1場勞務對接洽談會。

5、落實扶持政策,鼓勵返鄉農民工就地創業。加強農民工創業培訓工作,組織返鄉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提高其創業能力。將適合于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前景好的創業項目,免費提供給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在稅收優惠、金融信貸、就業扶持、創業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縣區要加快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積極吸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入園,并落實場地、租金、稅費減免等相關扶持政策。

三、春風行動

(一)服務對象:準備外出務工、新進城務工和已經在城市中務工的農村勞動者。

(二)活動時間:2010年2月下旬至2010年4月。

(三)活動內容:

1、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印制并免費發放一批方便農村勞動者進城求職的各類宣傳資料。在火車站、客車站等農村勞動者密集的地方設點宣傳。

2、強化服務意識,提供免費服務。全市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在面向農村勞動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對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政策咨詢服務,切實幫助城務工人員和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人員盡早落實就業崗位。

3、開展就業服務下鄉活動。通過組織就業服務小分隊、舉辦招聘集市、深入鄉村發放政策宣傳單和《就業失業登記證》、組織技能培訓等方式,開展就業服務鄉活動,將農村勞動力急需的就業服務送到集鎮,送到村頭,送到農村勞動者的手上,幫扶零轉移農戶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轉移就業。

4、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活動。組織全市農民工定點培訓機構開展有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提升農村勞動者的就業能力,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落實培訓補貼。

四、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

(一)服務對象:求職人員范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進城務工和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及其他各類求職人員。用人單位范圍:用人單位以民營企業為主,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以及其它各類企業也可參加招聘活動。

(二)活動時間:2010年5月期間。

(三)活動內容:

1、加強輿論宣傳。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新聞媒體宣傳現行就業優惠政策以及本次招聘周活動的目的、意義,宣傳民營企業招用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就業典型;宣傳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民營企業稅收減免、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就業政策的落實和兌現工作;利用《××就業報》、“××就業網”、各級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戶外用工信息宣傳欄及時用工信息。

2、收集用工信息。在招聘周之前以及舉辦期間,聯合市教育局、扶貧辦、總工會、工商業聯合會開展用工信息大收集活動,通過各種渠道組織收集各類用工信息,及時匯總并提供給市人力資源市場。

3、組織現場招聘。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為期一周的現場招聘活動,為招聘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和招聘平臺,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及各類求職者免費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政策咨詢、權益維護及免費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報名等相關服務。現場招聘期間,設立由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人員組成的政策解答服務臺,開展現場政策咨詢和權益維護等活動。

4、及時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將招聘周活動與推動落實新的就業再就業政策結合起來。在招聘周期間,勞動保障部門積極協調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為廣大民營企業和下崗失業人員提供政策咨詢、權益維護等項服務。對于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民營企業,要及時兌現稅收減免、小額貸款、社保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當時兌現不了的,要限期落實到位。

五、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

(一)服務對象:高校未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

(二)活動時間:2010年9月。

(三)活動內容:

1、制定針對高校畢業生的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創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就業見習、自主創業幫扶等方面的服務方案,與相關企業和用人單位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2、在全市各類用工單位中,收集一批適合大中專、技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在各級人力資源市場上廣泛信息。

3、做好返回原籍的高校畢業生失業登記工作,確定一批生活困難家庭、單親家庭和“零就業家庭”中的登記失業畢業生作為重點服務對象。

4、通過就業政策宣傳、崗位信息、召開專場招聘會、提供專項服務等措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

5、開展技能崗位進校園活動。廣泛收集適合大高校學生的就業崗位,舉辦分行業、分專業、分層次的專場招聘會,不斷提高崗位對接的有效性;與院校聯合在校園內舉辦招聘會,組織民營企業直接到校園招用人,促進用人單位與大學畢業生直接對接。引導民營企業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制定合理的選人標準,吸納更多的高校學生就業。

六、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

(一)服務對象:即將畢業的高校畢業生。

(二)活動時間:2010年11月下旬。

(三)活動內容:

1、通過集中提供就業信息、在高校聯合建立就業服務站點、開展校園職業指導和政策咨詢、舉辦專場招聘會等形式,重點為即將畢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2、重點幫扶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把生活困難家庭、單親家庭和“零就業家庭”中的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作為服務的重點,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基層工作平臺緊密配合,針對高校畢業生家庭情況和個人需求,制定專門的服務方案,提供檔案托管、勞動保障事務等服務,促使其盡早實現就業

七、創業培訓進高校活動

(一)服務對象: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應屆高校畢業生。

(二)活動時間:2010年全年。

(三)活動內容:

1、聯合全市各高等院校開展促進大學生創業活動。組織優秀syb創業培訓授走進高校為應屆高校畢業生開設創業培訓講座,傳授創業知識,在創業構想、市場評估、預測資金、制定利潤計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并組織致富能手、企業家、青年創業典型為大學生們講述創業經歷和體會,定期舉辦創業培訓交流座談會,適時開展進企業、看項目觀摩活動。培訓結束時,邀請專家對學員的創業計劃書進行項目評價和開業指導,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幫助學員實現成功創業。

2、開展“創業助我行”活動。組織開展校園創業計劃競賽、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活動能力,培養高校畢業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的項目開發、開業指導、政策咨詢跟蹤輔導等“一條龍”服務;落實創業培訓補貼,對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扶持政策。

八、優質就業服務競賽活動

(一)參加人員范圍:全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

(二)活動時間:2010年全年。

(三)活動內容:

1、加強宣傳發動。召開全市公共就業服務系統工作人員會議,全面部署優質就業服務競賽活動,明確各級責任,抓好工作落實,打造優質就業服務示范平臺,營造優質服務活動競賽氛圍,充分調動全體人員參與競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適時組織開展全市公共就業服務系統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業務大培訓、崗位大練兵活動。通過學習培訓等活動幫助全市公共就業服務系統工作人員深入理解新一輪就業政策和準確掌握各項業務操作方法與步驟,更好的為城鄉勞動力做好服務,使其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服務技能進一步增強。

3、以競賽活動為契機,積極推行“五個好”服務標準和“六要六不準”工作準則。要求全系統干部職工做到接好每一個電話、回答好每一個問題、接待好每一位來訪人員,干好每一項工作,公正處理好每一件事情。并規定:要準點上下班,不準遲到早退;要堅守工作崗位,不準擅離職守;要堅持外出請假登記,不準中途溜號辦私事;對待來辦事的群眾要熱情接待、文明服務,不準態度生硬、拖延推諉;要加強學習、提高本領,不準得過且過、不思進取;要勤政廉潔,不準索拿卡要。

全市各項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具體啟動時間和工作安排將執照省廳的統一部署開展。

九、工作要求

(一)為切實加強對2010年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的組織領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立××市2010年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加玉,副組長關紅宜、魏堅,成員:馬明、宋軍、雷修明、張文敬,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魏堅兼任,辦公室設在市勞動就業局。各縣、區也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各項專項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將其作為穩定就業和擴大就業的具體措施。制定本縣區2010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工作計劃,保證全年各個專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要積極與參加專項活動的相關部門、團體溝通,建立專項活動聯合工作小組,落實責任分工,共同推進專項活動取得實效。

(二)各縣區要按照每個專項活動的部署要求,研究制定詳細工作方案,明確活動內容、責任單位和工作目標。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針對重點群體的就業需求,擴充、豐富服務項目,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要結合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能整合和工作整合要求,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強化服務手段,落實公共就業服務各項制度。

(三)各縣區要提前協調有關部門,將專項活動所需資金列入公共就業服務經費支出計劃,統一納入財政預算,落實專項活動所涉及的工作資金,以及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職業介紹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補貼資金,保證資金及時到位。

(四)各縣區要結合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大力做好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政策宣傳工作,重點宣傳國家促進就業、穩定就業的扶持政策,宣傳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免費服務的相關內容,樹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社會形象,發揮品牌效應。

(五)及時上報情況,做好活動總結。請各縣區在2010年元月25日前上報2010年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計劃,并在每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結束后5日內,將專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和統計報表上報市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辦公室統一匯總上報省廳。

(六)各縣區要加強對本轄區開展專項活動工作的指導,對進展情況及時調度,適時開展跟蹤問效和監督檢查,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對各縣區開展專項活動情況進行督查,并及時總結宣傳各地工作經驗和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