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增產增收計劃
時間:2022-12-06 05:38:00
導語:農產品增產增收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發展、穩定方向,用工業化理念經營發展農業,實現農工增收、農業增產、單位增效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年計劃實現農業總產值8000萬元、糧食產量4200噸、油菜籽產量1000噸、籽棉產量780噸、生豬出欄11951頭、農民人均純收入5300元。
二、工作措施
(一)鞏固和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1、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在國家政策扶持、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對低洼田、枯黃萎病嚴重、效益低等不適易種植棉花的田塊,繼續實行旱改水,并以此作為改善棉花生產的配套措施,最終實現水旱輪作。
2、逐步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發展生態農業,保持生態環境,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一是以防蟲燈安裝為重點,進一步展開物理防治,全區安裝防蟲燈100盞,(前進辦事處40盞,戴湖辦事處32盞,河東辦事處28盞)進一步減少藥物防治給農田造成的污染。二是開展以病蟲害防治為內容的科學防治。切實做好病蟲測報,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及時指導,嚴格按防治標準,科學施藥,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和劑量,降低成本,減少污染。三是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完成配方施肥5000畝,其中前進1860畝,戴湖1560畝,河東1580畝。
3、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斷加強農業科技普及與推廣,使技術到戶、良種良法到田,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發展中的作用。
(1)加強科技培訓。全年舉辦農業生產技術培訓6次以上,培訓人次不低于3000人,主要以棉花生產技術、水稻旱育栽培技術、養殖業養殖等技術為主。
(2)培植推廣優質、高產、高效示范項目。
A、在全區種植30畝、60畝、300畝的棉花高產示范片。畝產分別達到1000斤、800斤、650斤。(三個辦事處各10畝、20畝、100畝的示范連片)
B、全區推廣水稻輕型簡化栽培技術,完成播種面積900畝。(前進、戴湖、河東各300畝)
C、全區實現高效種植模式6000畝。(前進2230畝,戴湖1880畝,河東1890畝)
D、戶平養豬20頭以上示范隊3個。(前進、戴湖、河東各一個生產隊)
E、培植科技示范戶36戶(每個辦事處各12戶)??萍际痉稇艉N植業、養殖業、加工業、運輸業。
F、網箱養鱔、漁池精養示范。戴湖辦事處網箱養鱔2000口。每個辦事處要有一處漁池精養示范片,通過示范片的帶動,提高整個管理區的水產養殖效益。
G、完成農業招商300萬元。
(3)辦好《半月農事》。根據農業生產的各種環節,全年編印《半月農事》26期,指導農業生產,傳播農業技術。
(二)突出發展現代農業。
一是引進項目農業。引進“一種四收”大棚西瓜種植戶,面積不少于200畝,扶持并培植農戶種植“一種四收”大棚西瓜5戶以上,面積不少于50畝。
二是實施示范農業。按照管理區簽訂的合同和相關文件,加大示范農業建設力度,努力使我區的示范農業成為全市的亮點、看點。
三是啟動生態農業。按照《周磯管理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年項目建設實施方案》要求,開展全年工作,推進全區生態農業發展,早日實現“一區三園六中心”的奮斗目標。
(三)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今年我區的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城鄉一體化這一主題,在“生產發展見實效,環境改善有真情,農工富裕有存款”上抓落實。
一是加大農業投入力度,改善農工生產生活條件。今年計劃投入100萬元完成全區自來水改造項目,使全區所有農工都吃上潔凈、放心的自來水,從而改善農工和平生活條件。
二是加大服務力度,促進農工增產增收。通過開展培訓、創辦科技小報、培植科技示范戶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科技種養水平。
三是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推進試點工程建設。對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管理區加大扶持力度,投入資金對部分農田、道路進行改造。
(四)加強農村經營管理。
1、鞏固土地經營改革成果。建立責任田分配檔案,保持長期穩定。
2、規范商品田經營管理。嚴格按照管理區文件精神實行招標承包,租賃經營。
3、全面啟動和規范“一事一議”操作程序,建立生產隊民主理財小組,開展隊級事務管理和日常性工作,實行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
4、嚴格管理農工負擔。按照市級文件和管理區精神,加強農工負擔管理,確保農工負擔卡內無加碼調頁,卡外無亂收費、亂集資和罰款。
(五)強化林業內部管理。
1、堅持四個統一。統一供苗,統一專班,統一質量,統一時間,確保高標準、高質量。
2、實行多重管理。由過去單一護林員管理轉變為護林員看護、干部掛牌監督、林管站負責的多重管理,達到植一片成活一片、保存一片。
3、做好督辦檢查。每年至少檢查三次,防止重栽輕管和走過場。
(六)推行農資市場規范化經營。
農資產品是一種特殊商品,農資經營關系到農民權益,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穩定,對各經營網點多次檢查、宣傳、提供經營信息,杜絕未審定品種、未經推廣品種、禁止使用藥品銷售,防止無證經營和違法經營,建立有序競爭、規范經營、合法經營秩序。
(七)做好水利防汛抗災工作。
農業是露天農業,受自然因素的直接影響,堅持做好防汛抗災準備工作,加強渠道管理,防患于未然。一是大型防汛工作。各辦事處備足備齊各種防汛器材和做好人員儲備,器材做到集中存放、統一管理。二是管理區內部抗災。完善管理機制,加強泵站的維修和水利設施的維護,提高農田抗災能力。三是加強渠道管理。做到渠道迎水面無農作物,做到主要渠道內無連片水生雜草、攔河坎壩等阻水物。四是完成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3.2萬m3土方。
(八)努力開展移民工作。
1、協調處理移民來信來訪。農業局作為管理區的一部門,分管移民工作,其代表著管理區的整體形象,因此,要熱情周到耐心接待移民來信來訪,協調處理好各種突發事件。
2、增強服務,加快致富步伐。利用村隊廣播、宣傳欄等辦法,每月至少保證一次的移民政策宣傳。把移民和當地群眾等同對待,提供服務指導,加快致富步伐,讓其盡快地融入到管理區這個大家之中。
3、加強移民后扶資金管理力度。按照核定的移民扶持人口數據,認真核查移民人口,對不符合扶持政策的人口,積極上報;對符合政策的移民,按要求發放扶持資金,不得截流移民資金。
(九)切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以管理區獸醫站為依托,搞好全區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和服務,提高畜禽成活率,控制疫病傳播。
1、認真開展冬、春畜禽疫病防治。
2、搞好耕牛血吸蟲病的查治,防止人畜交叉感染和血吸蟲病的傳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3、切實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規范疫情應急處理程序,做好應對突發疫情發病的各項應急預案工作。
4、加強市場檢疫監管,有效防堵疫情傳播。
- 上一篇:區域公共管理理念
- 下一篇:建設局行政管理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