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檔案局年底工作報告與明年工作設想

時間:2022-01-05 04:53:00

導語:史志檔案局年底工作報告與明年工作設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史志檔案局年底工作報告與明年工作設想

年,我局史、志、檔案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地抓住“服務、創新、發展”的工作主題,狠抓法制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建設、史志檔案隊伍建設、檔案館功能建設,充分發揮了史、志、檔案“資治、教化、存史”的作用,為我縣“和諧區”建設提供了具有特色且不可替代的史志檔案服務。

一、堅持立足本職崗位,圍繞縣委中心工作開展服務

1、為了做好檔案館的日常接待工作,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接待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嚴格遵照執行。檔案館工作人員講形象,講服務質量,工作耐心細致,接待來訪熱情周到。年共接待查閱檔案3288人次,調閱案卷4627卷,出具檔案證明材料1058份。在繁重的工作中,我們仍注重收集檔案利用典型事例,并從中整理20例匯編成冊,為新時期、新形勢下宣傳檔案價值、喚起全社會的檔案保護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2、完成了長潭西線建設項目、月亮島建設項目及縣慶活動的檔案整理和收集工作;重點做好了銀杉路、普瑞中路、銀星路、高喬大道南接線拓改、普瑞西路、縣文化體育中心、長沙玫瑰園等項目工程的檔案指導工作,相關檔案資料正在整理之中;在縣長辦公會議上就如何做好我縣城建檔案管理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實施步驟;重點指導縣建設局、縣規劃局檔案室晉升到省一級檔案館(室)的行列,進一步加強了對城建檔案的管理。目前,在我們的指導和協助下,全縣56家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全部規范建檔。

3、金星大道、長潭西線等重點工程項目的檔案已收集整理完畢,并移送縣檔案館保存。做好了原縣招待所、縣醫藥總公司等改制企業檔案的處置工作,多次會同縣財政局對相關檔案進行認真鑒定,對已滿保管期限的財務檔案嚴格監銷,需要留存的財務、文書等檔案規范整理,并及時接收進館,確保了改制企業檔案的安全和完整。

4、年是我們進行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一年,全局上下不懼任務繁重,加班加點,調閱檔案1萬余卷,完成檔案館條目錄入8萬余條,超額完成年初預定任務。

5、歷經五載,九易其稿,凝聚著我縣黨史編研人員多年心血的《中國共產黨區縣歷史》于今年10月付梓成書,11月19日在縣政府五樓會議室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200余人出席。省黨史部門專家對《中國共產黨區縣歷史》的評價是八句話:結構科學合理,史實豐富詳實,敘述實事求是,議論觀點正確,地方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文字生動流暢,圖文并茂可讀。

6、《區年鑒年》的編輯工作耗時半年。我們對《區年鑒》框架作適當調整,新增了“區地名拾趣”等欄目,增強了年鑒的知識性和可讀性,結構、內容更趨合理。10月,《區年鑒年》正式出版發行,書設中、英文目錄,插排彩版70余頁,隨書附有電子版,字、聲、像皆全,極具特色,穩居全省優秀年鑒行列。

7、面對全縣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大好勢頭,我們常常思索:史志檔案工作應該怎樣定位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更好地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服好務。就此,我們明確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主線,一是深度發掘歷史檔案資料。我們相繼編纂了《中國共產黨區縣歷史》、《區縣志》等書籍,作為對全縣政治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響應和支持,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科學執政起到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現有館藏檔案。年縣檔案館出具證明材料172份,協助解決山林田地糾紛若干起;為原縣屬集體企業職工出具辦理養老金和基本醫療保險的檔案證據近300份。

8、在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工作上,我們從不打折扣。今年,我局作為縣慶活動重要籌備組成單位,為活動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撰寫了專題文章2篇,并且調出了過去多年收集保存下來的珍貴的歷史老照片300余幅,極大地豐富了縣慶活動的內容和素材。同時,在兩年的時間里,我局經辦人員按照望聯辦紀要[]15號文件要求,赴外地,下基層,不辭勞苦,多方調查取證,完善了原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檔案資料,對符合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條件的知青作了認真確認,為全縣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常抓不懈

1、我們嚴格按上級要求,如期、如質開好班子民主生活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支部大會,每半年度召開一次支部民主生活會;所有班子成員、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無任何違紀行為;及時報送領導干部個人事項,群眾反映好;積極選派青年干部參加上級組織的有關培訓和學習。

2、高度重視干部的再教育工作,有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嚴格遵守干部教育培訓學時學分制。多次召開班子碰頭會,專題研究如何做好黨建工作;嚴格執行黨務公開、民主評議黨員等活動,黨員干部全年集體學習的時間達到了上級的要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迎“七一”慶祝活動。召開了專題支部會議,緬懷先烈,表彰先進,展望未來,并且組織老干支部全體退休老黨員參觀長沙市革命烈士陵園。

3、局黨支部按要求做好了黨費的收繳、管理和使用工作;在今年的抗震救災期間,全體黨員干部踴躍捐款,積極繳納特殊黨費,為抗震救災盡綿薄之力;全年共上報省、市、縣稿件11條,其中《望組信息》6條,采用3條;及時做好了年報、統計和干部檔案信息的上報、信訪、參加會議等各項工作。

4、認真開展創建工作,在榮獲“市級巾幗文明崗”和“縣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的基礎上,我們再接再厲,積極開展“四好領導班子”、“學習型機關”等創建活動。并在自身辦公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3萬元支持東城鎮靜慎村和慎家橋社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5、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所有班子成員廉潔自律,克已奉公,作風正派,無任何違紀行為。

6、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工作長抓不懈,取得顯著成效;全局機關干部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務實,服務熱情,工作氛圍良好,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7、我們經常組織召開形勢報告和專題理論學習會,平均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機關干部集中學習活動;在學習的同時我們十分注意理論總結和精神領會,要求機關干部每人都要撰寫學習心得和體會。在市委黨史研究室為紀念改革開放32周年編輯的專刊《回憶與思考》上,我單位送登了《兩個年代農村聯產承包的回顧》、《從糧食統購統銷到自由購銷的回顧》、《從區的經濟發展看“重點轉移”的偉大意義》、《“百里水產帶”是農村改革發展的產物》等四篇調研文章;對理論刊物的征訂工作,我們從不拖延,不推諉,按時按量完成征訂任務。

8、我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廣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學雷鋒“雙十優”評選等活動;作為全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定期組織高中應屆畢業生參觀“區之光”展覽室,教育廣大青少年“知我區,愛我區”,立志長大建設好區,充分發揮了“區之光”展覽室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9、今年縣電視臺報道我局新聞3次:《中國共產黨望歷史》評審會在綿繡山莊召開、《中國共產黨區縣歷史》舉行隆重首發式、省黨史聯絡組劉夫生一行來我縣考察;報送省委《黨史工作簡訊》、《湘潮》、《湘檔動態》、《湖南檔案》、《望組信息》等省、市、縣刊物新聞稿件11篇,采用7篇。圓滿完成了黨報黨刊的征訂和發行工作。

三、工作上有新舉措,創新謀得新發展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了保證史志檔案工作不落伍,我們首先力求在創新上謀發展。為此,我們通過工作實踐,制訂了屬于自己的創新之路:①從轉變觀念出發,創新史志檔案工作新思路;著力轉變關起門來做工作的舊觀念,讓史志檔案工作走出書齋,面向社會,面向大眾,走外向型發展的新路子。②從找準史志檔案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入手,創新工作機制;逐步加強與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橫向聯系與協作,注重了解和吸收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新成果,用與時俱進的、相對靈活的工作機制,賦予史志檔案工作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現實意義。③從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立足,創新工作方法;以夯實基礎,優化結構為指導思想,既注重思想、政治等方面資料的征集,又注重文化、科技、經濟建設等領域史志檔案資料的征集和管理,想方設法擴大服務形式與渠道,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新興媒體,結合傳統節日、革命紀念日或縣內重大活動,讓史志檔案工作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層面和角落,努力做到形式上生動、內容上深刻,增加了史志檔案的說服力和影響力。

由于工作上的創新,我們的工作成績裴然,新的成果層出不窮:1、《年鑒》、《縣志》在中央、省、市連年獲獎;2、每年都有新的黨史研究成果出臺,《中共區縣委工作紀事》、《實踐與探索》、《中國共產黨區縣歷史》等叢書陸續出版發行;3、出版發行史志類書籍時,同步推出電子版,音像并茂,提高了書刊的可讀性;4、縣檔案館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超額完成任務;5、將區籍英烈資料上傳省委門戶網站“紅網”,大力宣傳英烈事跡,與“中國知網”鏈接,提供《年鑒》的查閱服務,整體提升了我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6、啟動了口述史的資料征集工作,豐富了史志檔案資料的形式的載體。

年,我局工作取得一定成績,順利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加大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力度,進一步完善制度,明確職責,團結一致,開拓創新,再創史志檔案工作新的業績。

四、年工作設想和計劃

1、《區年鑒年》出版發行。

2、繼續抓好縣內重點建設項目檔案的指導和驗收工作。

3、加強檔案員業務培訓和學習工作。

4、加大對各單位的檔案業務指導力度。

5、重點做好各行政事業單位現行文件、省部級以上榮譽檔案的征集和整理工作,及時更新縣現行文件查閱中心資料。

6、全面開展縣檔案館數據化目錄輸入工作,做好信息化建設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