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安全生產情況打算

時間:2022-03-31 03:49:00

導語:街道安全生產情況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安全生產情況打算

2012年全街道安全生產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為主線,以事故控制為核心目標,強化源頭管理、責任落實、專項整治、培訓教育、應急救援等五個方面工作,落實措施,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努力開創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為全街道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營造更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

2012年全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具體目標是:在確保實現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的基礎上,力爭全街道各類事故實現“兩杜絕、兩減少”。即:杜絕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杜絕校園因安全隱患造成的死亡事故;減少事故總量、減少死亡人數。

一、強化安全生產源頭管理

(一)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對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嚴格安全生產許可的審批條件和審批程序。對達不到頒證標準條件的企業,一律不予頒證。通過實施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改善安全生產條件。

(二)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非煤礦山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和經營企業等高危行業及其他投資規模達到國家規定額度的建設項目,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對項目可研和預評價、工程設計、工程竣工驗收評價進行審查,執行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三)嚴格安全生產執法。突出抓好金屬非金屬礦山(含尾礦庫)、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執法,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推行聯合執法機制,提高執法的權威性和實效性。

(四)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繼續立足于查大系統、治大隱患、防大事故,把不符合標準規范的生產布局、工藝流程、設備設施以及企業行為、人的行為作為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內容,全面開展重大隱患的排查。繼續執行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隱患排查和隱患排查情況每月報送制度。繼續執行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立即整改排除,重大事故隱患實施全部或局部停產停業治理并立即上報及落實治理期間保障安全措施的制度。

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五)強化“兩個主體”責任落實。健全責任體系,完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考核制度,全面推行“一崗雙職”,抓好事故控制調度和問責,推進“兩個主體”責任落實。

(六)強化監管部門行政執法責任制。參照國務院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等規定,依法依規界定執法職責,強化監管單位和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進一步推進“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和“誰監管,誰負責”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提高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效力。

三、深化安全生產整治

(七)深化非煤礦山安全整治:開展采石場安全整治,推進中深孔爆破和機械鏟裝,提高機械化水平。開展礦山提升運輸系統整治。開展礦山安全檔案管理專項治理以及防火專項整治工作,推進礦山安全基礎管理。大力推進安全標準化工作,力爭實現到2012年底所有礦山達到安全標準化五級以上水平。

(八)深化危險化學品安全整治:嚴格化工生產企業的市場準入。重點整治化工生產企業中存在的內外部安全距離不符合設計規范、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措施不滿足規定要求、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強制推行危險性工藝自動化控制裝置改造,規范安全監管基礎臺帳建設。促進化工企業全面納入發展規劃管理,推動化工企業入園進區。

(九)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實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進一步排查治理危險路段,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新建道路、橋梁通車前交通安全審查制度,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不準開通。推進重點車輛安裝GPS的應用,加強安全監控。加強校車管理和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深入推進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切實落實運輸企業、學校、道路建設經營單位等安全主體責任,加大對客運、危貨車輛的安全監管,突出對重點路段和重點時段的路面管控。

(十)深化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整治:以防范坍塌和高處墜落事故為重點,深化房屋建筑、交通基礎設施、水利和電力工程等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強化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動態監管。

(十一)深化消防安全整治:重點加強公眾聚集場所和人員密集型企業特別是“三合一”、“多合一”生產經營單位的排查治理,對重大火災隱患實施跟蹤監管,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堅決實行“五個一律”,強化對公共聚集場所和人員密集型企業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

(十二)深化其它行業領域安全整治:特種設備、水利、電力、農機及其它工礦商貿等行業領域的安全整治,要明確重點,作出部署,狠抓落實。

四、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

(十三)加強安全生產社會化宣傳。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安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的能力。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等群眾性活動,促進安全文化進企業、進園區、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進鄉村活動,努力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社會氛圍,筑牢安全發展理念。

(十四)開展安全生產典型教育。認真總結和大力推廣各村(居)和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做法,推進安全生產示范教育。同時,完善安全生產信息制度,通過一定的方式,及時公布生產安全事故企業“黑名單”、事故查處情況,加強安全生產輿論監督。

(十五)加強安全生產崗位培訓。加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力度。結合農民知識化工程,大力推進農民工的安全培訓教育。加強村(居)安全信息員的安全知識業務培訓。

(十六)開展安全生產進社區活動,重點打造泰康西路社區、金贛社區為街道精品安全社區。堅持以安全社區的要求與標準創建,樹立蓉江乃至全市的先進典型安全社區。

五、提升安全生產應急能力

(十七)強化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街道、村(居)兩級應急救緩隊伍建設,做好生產經營單位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和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依托經濟發展和適應工作需要,整合資源,適時擴充隊伍,補充更新裝備,加強訓練和推進標準化建設。

(十八)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增強工作計劃性和針對性,大力進行應急救援演練和培訓,增強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和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和隊伍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