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27 05:14:00
導語:木地板產業發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木地板產業是我區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這為木地板產業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同時,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生活舒適、綠色環保、回歸自然、追求品位成為木地板業發展新的定位。木地板產業亟待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向規模化、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因此,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木地板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特制定本計劃。
木地板產業是我區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這為木地板產業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同時,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生活舒適、綠色環保、回歸自然、追求品位成為木地板業發展新的定位。木地板產業亟待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向規模化、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因此,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木地板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特制定本計劃。
一、木地板產業的基本情況
木地板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我區最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木地板產業的基礎優勢、技術與品牌優勢、公共服務平臺優勢也得以充分的顯現。2009年,全區72家規模以上木業企業實現產值89.3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產值的19%;實現利稅7.35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利稅的23.3%;實繳稅收1.77億元,占全區財政總收入的9.74%。為全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并成為全市重要的區域塊狀經濟體。為了適應木地板產業發展形勢的需要,必須實現由區域塊狀經濟向產業集群轉變。按照《市木地板產業振興升級規劃(2009-2015年)》的要求,木地板產業依托現有的區域交通、基礎效應、技術品牌優勢和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通過產業平臺建設、項目推進、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等,實現木地板產業的轉型升級。
二、發展目標
產業總量保持穩定增長。2010年,木地板產業規模以上銷售收入突破116億元,實木地板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實木復合地板產銷量可占全國的25%以上。到2012年,木地板產業規模以上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2015年,全區規模以上木地板企業實現產值達到400億元,比2009年增長3.5倍。
財政貢獻度明顯增強。2010年,全區木地板企業納稅
總額超過2.2億元;到2012年,在2009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3.5億元;到2015年,達到5億元以上。
培大育強取得突破。2010年,新增規模以上木業企業50家以上。到2015年,全區木地板規模以上生產企業達到300家以上,其中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企業3家以上。
科技支撐力顯著提高。在性能、品種、工藝等方面在國內同行保持領先地位。到2015年,建設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以上,省級以上技術研發中心達到5家,爭取國家人造板標準化委員會在設立人造板分會,省人造板委員會入戶,將省木業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提升為國家級。
三、重點工作
2010-2012年將是木地板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我區應當抓住歷史機遇,重點在構筑大平臺、打造大企業、建設大項目等。
方面取得新突破,重塑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產業振興升級。
(一)構筑支撐木業發展的大平臺。結合工業區和內河臨港產業帶建設,按照高水平開發、高強度投入、高標準進入、高密度產出的要求,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完善各項基礎配套功能,逐步構筑我區木地板產業集聚大平臺。一要合理規劃產業布局。近期在鎮、舊館鎮分別規劃1000畝以上,中遠期在工業區西側規劃2000畝的木地板產業集聚區,并視行業發展情況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對于行業內實繳稅收前十名的企業優先保障發展用地。同時明確各區塊的功能,其中區塊在木地板成品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強化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并為木地板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舊館區塊側重發展原木市場及坯料加工,建設木地板產業前道生產基地。二要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國際建材城啟動步伐,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培育其成為木地板銷往全國的總樞紐。抓緊啟動舊館坯料市場和保稅倉庫建設,將舊館培育成為進口木材加工區,乃至全國的進口原木集散中心。同時,加大木業檢測中心和木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提高為區域內木地板企業服務的水平。三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不斷加大對木業集聚區的硬環境建設,積極完善各項配套工程,全面打造高檔次的產業集聚區。近期要重點加快片區和舊館片區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舊館片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00萬元,拆遷農戶225戶,完成片區內“一縱三橫六橋”建設,重點是完成舊館至二十五里牌大橋的區內公路建設。片區今年上半年完成部分土地的征用,年內基本完成園區內主要道路建設及已停用的高壓線搬遷。同時,要積極搭建融資平臺,大力籌措建設資金。四要嚴格準入門檻。在選擇入駐木業集聚區項目時,要放眼長遠,提高門檻,精挑細選,吸納高標準企業入駐,真正讓集聚區為全區木業產業的結構調整服務。原則上新入園企業用地需在50畝以上,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納稅250萬元以上。
(二)打造引領木業發展的大企業。一要繼續開展“新象新牛”培育。著力培育一批“新象新牛”木業企業,到2010年底,、產值力爭達到15億元,并培育銷售收入超5億元、稅收超400萬元企業10家。二要加強成長型企業培育。改變中小木業企業發展滿足于自產自銷、“船小好調頭”的陳舊觀念,鼓勵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發展理念好、有后勁的木業中小企業,推動企業規模化進程,到2015年,全區規模以上木地板企業達到300家以上。三要加大聯合重組步伐。引導木業企業加快行業內的整合提升步伐,切實提升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木業龍頭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品牌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一大帶多小”的模式,聯合同行業相關企業,加強行業內的資源整合。四要鼓勵品牌創建和上市。大力推進品牌戰略,支持木業企業創建全國乃至國際知名品牌。探索省級區域名牌推廣和運作,建立全行業有條件共享機制。大力推進標準化戰略,引導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鼓勵支持企業主導國內標準制(修)訂和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擴大企業行業話語權。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鼓勵進行股份制改造,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上市,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快發展步伐。
(三)建設推動木業發展的大項目。一是著力儲備一批項目。對全區范圍內的木地板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摸,全面掌握各企業近三年內的項目建設計劃,以此建立梯度式、動態化的木地板產業重大項目儲備庫。對入庫的重點項目實行全程跟蹤,在項目前期中推行全程制,做到提前介入、做實手續。二是著力引進一批項目。堅持“內外資并舉”的招商理念,創新招商方式,圍繞“中國實木地板之都”,力爭引進更多的前延后伸項目,特別是行業內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引進,最大限度地完善生產配套能力,形成互相關聯、互為支撐的集群集約優勢,提高行業競爭力。三是要著力推進一批項目。隨著木材資源緊張和市場消費需求變化,木地板產品呈現實木地板向貴族化、實木復合地板向多元化、強化地板向仿實木化、環保化的發展趨向。著力推進一批轉型升級項目,逐步構建以高附加值實木地板為主體,實木復合、強化地板為兩翼,積極開拓發展新型地板,鼓勵發展木制家具及裝修裝飾輔料產品的木地板產業發展格局,實現木地板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教育局雙證制教育意見
- 下一篇:房建施工業主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