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結構保增長工作通知
時間:2022-05-18 08:31:00
導語:市工業結構保增長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業機構: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經濟提速轉型發展面臨復雜形勢,我市工業保增長的任務繁重而艱巨。為強力推進市十一屆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具體部署的貫徹落實,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12年工業調結構穩增長重點工作的意見》,現就做好我市工業調結構、轉方式、保增長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一、堅持科學發展、“工業強市”不動搖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速增效、富民強市為主題,調結構、轉方式,提升壯大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接續產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建立工業保增長工作的長效機制,抓任務落實,保工作績效,齊心協力促工業、強實力、增后勁;強化工業保增長運行機制,加大服務協調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今年工業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工業保增長協調指揮中心負責)
二、千方百計確保工業經濟增長
(一)加強運行監測,做好調度服務。提高對工業運行監測及服務的質量,加強運行調度,全力組織工業生產,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擴大產品銷售;根據新統計方法的要求,有效開展企業增加值和工業投資統計核算工作。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0億元,增加值150億元、增長21%,其中:宜君縣7億元、增長21.2%,印臺區43億元、增長20.9%,王益區21億元、增長21.1%,耀州區55億元、增長21%,新區24億元、增長2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工信局、市統計局負責)
(二)積極爭取省上專項資金支持,適時啟動我市配套扶持措施,努力幫助企業克服生產困難。(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工信局、市財政局負責)
(三)按照省市部署,深化地方煤礦整頓工作,有序開展檢查驗收,使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及時恢復生產。(市煤炭局負責)
(四)抓好培育企業上規模工作。以主業突出、成長潛力大的小企業為重點,加大政策、資金等方面引導幫助扶持,力爭今年有10戶以上企業進入規模行列。(市工信局、市中小企業局、市統計局負責)
(五)適時啟動有色金屬等大宗工業品儲備。(市工信局、市財政局負責)
三、強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
(一)深入開展“項目落實年”活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對今年明確的續建、新建重點工業項目,特別是“科學發展雙十行動”中的重大轉型工業項目,細化項目建設推進節點、時序和包抓責任,做實“進企業服務發展”工作,加大督辦督查力度,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負責)
(二)抓緊第十六屆西洽會簽約項目落實。在今年西洽會上簽約的工業項目,已形成合同的,項目所在區縣及部門必須一抓到底,落實到位,確保簽約合同項目落地建設。對簽訂的協議工業項目,相關單位要創造條件,盡最大努力形成合同,力爭開工建設。今年第十六屆西洽會簽約工業項目,由市招商局通報。(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相關市級部門負責)
(三)積極開展央企(省企)進陜(銅)活動。抓住央企進陜機遇,精心策劃籌備,主動對接聯系,深化交流合作;圍繞重點產業發展,以項目投資、資產重組、優化整合為主要形式,以重大產業布局、布點建設為突破口,力爭簽約項目、落地建設。(市國資委、市招商局負責)
四、加快構建創新型工業經濟
(一)開展企業對標考核工作。國資委要抓緊抓好省上百家企業對標考核中兩戶企業的對標達標組織工作,樹立典型示范,并提出我市企業對標考核工作實施方案,抓好落實;由市工信局牽頭,在我市水泥行業重點企業中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市國資委、市工信局負責)
(二)加快“國家水泥及水泥制品檢驗檢測中心”項目前期工作,力爭今年開工建設,提高水泥行業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市質監局負責)
(三)堅持創新理念,加快改造提升煤炭、水泥、鋁業、陶瓷等傳統產業。
整合煤炭資源,穩定煤炭產能,推進煤-電-鋁一體化發展,加快華能電廠二期煤-電一體化工程實施進程。(市發展改革委、市煤炭局負責)
加快石油、油頁巖等項目開發建設,力爭宜君縣境內石油盡早形成生產規模。(宜君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做好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市工信局負責)
積極推進董家河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建設進度,年內完成投資5億元以上。(耀州區政府、市工信局負責)
加快陳爐陶瓷工業園區建設,重點發展新材質、新品種和高附加值建筑陶瓷,建設新型陶瓷產業基地。(印臺區政府負責)
積極參與省上組織的百家院校、科研機構掛鉤對接活動,選好項目,做好服務,推進科技成果、發明創造與我市工業的嫁接和生產力的轉化。(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國資委負責)
(四)加快技術進步。支持我市重點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和重大科研攻關活動,大力倡導生產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實施品牌戰略,深化工業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達標活動。今年奮斗目標:新產品開發項目5個,新技術開發3個,產學研聯合開發項目3個,創新能力建設項目1個。(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國資委負責)
(五)鼓勵企業運營模式創新。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加快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現有企業科學管理水平;支持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優化整合,走集約型、大集團、大品牌發展之路,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引導企業股權改革,力推優勢企業上市運營。(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國資委負責)
(六)大力發展接續產業。放眼省內、國內市場,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加強研發和技術引進,加快發展壯大裝備制造、電力電源、食品加工、照明等非資源性接續產業,提升產業規模和產業聚集度。密切關注國家重大產業發展,跑部進廳,爭取省級、國家級的項目在我市落地建設。(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局負責)
(七)各市級工業園區要依托園區優勢,創新運營機制,積極探索園區投融資有效方式,加快園區功能建設和產業類項目引進建設,使今年園區的發展邁出新步伐。(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五、加快縣域工業經濟發展
加強對工業發展的領導,以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提高工業經濟發展競爭力為目標,以建設新型特色工業園區為載體,集中力量和精力強工業,抓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不放松,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打牢基礎,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推進縣域工業化。(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六、抓好工業安全生產
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要求,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活動,加強安全執法檢查,杜絕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降低一般性事故,確保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安監局負責)
- 上一篇:城區廣告位交易暫行規定
- 下一篇:衛生系統三亮三比三評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