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經濟環境管理計劃
時間:2022-06-07 05:52:00
導語:監察局經濟環境管理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全縣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管理工作總的要求是,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縣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堅持標本兼治、糾建并舉、綜合施策,以“提速增效年”活動為抓手,扎實推進行政服務標準化改革,強化監督檢查,暢通投訴反饋渠道,嚴厲查處典型案件,嚴肅效能問責,著力建立健全長效保障機制,促進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環境保障。
一、推進行政服務標準化改革
1、組織開展行政服務標準化活動。堅持公開、規范、高效、便民的原則,大力開展行政服務標準化活動,促進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樹立服務窗口良好形象,不斷提升行政服務質量,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2、組織開展規范自由裁量權活動。選擇部分重點執法部門開展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工作,建立健全執法信息公開、時限承諾、結果查詢等制度,切實糾正在執法中濫用職權、辦事不公、假公濟私等行為,杜絕濫用自由裁量權現象,促進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3、在全縣開展“經濟發展環境知識學習考試”活動。進一步增強各級各部門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優化發展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升行政效能,促進經濟發展環境整治和建設各項政策措施落實。
二、強化效能檢查工作
4、對機關工作作風進行重點檢查。嚴格管理和約束機關干部行為,對違反政策規定、妨礙政令暢通、損害服務對象合法權益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
5、對全縣行政審批制度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安排部署,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深化改革成果。對貫徹限時辦結等各項制度及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流程落實等情況進行重點檢查,督促各部門單位實事求是地查找工作中的問題,認真制定措施,扎實加以整改。最大限度地推進審批項目集中審批,方便群眾辦事。
三、加大發展環境暗訪工作力度
6、對各行政審批大廳進行暗訪。依據辦理行政審批項目的相關程序,對部門服務情況進行跟蹤督查暗訪,了解服務是否到位、承諾是否兌現。跟蹤重點項目審批辦理的各個環節,調查剖析存在的問題,對責任人嚴肅問責,促進行政審批工作優質高效。
7、對上班紀律執行情況進行暗訪。不定期對各部門單位工作人員執行工作紀律、上班在崗在位情況進行暗訪,對存在問題的部門單位通報批評,對所涉及的人員予以處理,促進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嚴肅工作紀律,維護機關形象。
8、對公路執法情況進行暗訪。采取現場察看、蹲點守候、跟蹤走訪等方式,嚴查涉路執法是否存在以罰代卸、以罰代管等問題。對在公路上設站檢查和上路執法是否依法合規進行深入細致地明查暗訪,嚴禁違反規定亂罰款、亂收費、亂檢查,確保行政執法不走樣。
9、對全縣部分服務機構的營業大廳及工作人員的辦事情況進行暗訪。著力督促解決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作風拖沓散漫等效能問題。
四、暢通環境問題投訴反饋渠道
10、建立健全環境建設投訴調處機制。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完善以“辦理有效、結果透明、反饋及時、整改到位”為主要內容的環境建設投訴調處機制,限期辦結群眾投訴。規范各部門單位效能投訴辦理制度,明確責任人和工作流程,切實解決對投訴事項拖延應付的問題。建立環境投訴反映集中問題的定期分析總結機制,認真剖析根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加以整改,做到處置環境投訴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11、做好重點投訴件的跟蹤督辦工作。對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督辦件和書記縣長公開電話督辦事項,以及通過政務網站和各門戶網站反映、影響較大的投訴,實行掛牌跟蹤督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五、加大查處影響發展環境典型案件力度
12、開展發展環境專項整治。通過辦理投訴、走訪座談、監督檢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對利用職權設租尋租、“吃拿卡要”等干擾損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影響破壞發展環境的典型案件,堅決嚴肅查處。加強典型案件剖析研究,督促發案單位完善制度,適度曝光典型案件,增強查辦案件的綜合效果。
13、強化效能問責。對一般性、苗頭性、傾向性效能問題,向有關單位發出效能建議督促整改。對在重點工程項目和重點工作推進中存在的效能問題,到有關項目工地或單位召開現場會,幫助查找在部門協作或內部管理中的問題。對效能問題屢次出現或拒不整改的,嚴格按照《縣干部有錯與無為問責辦法》進行問責,對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效能約談。
六、建立健全優化環境保障制度
14、深入落實聯系企業制度。從2012年全縣重點工程項目中選取47家重點企業作為軟環境建設聯系點。縣紀委(監察局)各派駐紀檢組(監察室)分別聯系6家企業,縣法院、檢察、公安、教育、衛生、國稅、地稅、工商、國土、質監、人行等11家紀檢組織負責聯系11家企業。各聯系機構和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及時了解企業對全縣軟環境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組織企業積極參與有關活動。
15、建立縣紀委委員軟環境調研制度。各縣紀委委員立足崗位職責和工作特點,每年至少提出1條軟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或建議,完成1篇軟環境建設方面的調研課題。
16、建立縣委工作社會監督員軟環境建設調查制度。充分發揮縣委工作社會監督員作用,上半年組織全縣經濟發展環境建設調查問卷活動,客觀了解我縣在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下半年組織評議行政服務大廳活動,查找行政服務工作中的不足,加大整改力度,不斷優化行政審批環境,切實解決群眾辦事難的問題。
17、建立環境建設座談會制度。暢通監督渠道,每半年召開一次發展環境建設座談會,廣泛聽取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商戶及社會各界對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的意見建議。對意見比較集中、問題反映比較多的部門單位,督導認真加以整改。
- 上一篇:監察局派駐機構工作要點
- 下一篇:高速公路路線構思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