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發展工作安排
時間:2022-06-18 11:32:00
導語:中醫藥發展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全市中醫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加快推進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全面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主線,繼續深入開展“解放思想,發展中醫藥”大討論活動,不斷加大中醫藥參與醫改的力度,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大力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打造中醫質量和服務品牌,推動我市中醫藥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的作用
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醫改文件精神,主動跟進,突出特色,不斷加大中醫藥參與醫改的力度。重點抓好中藥基本藥物的配備使用,加強基本藥物中中成藥臨床應用培訓,做好中藥應用情況的監測和評估。落實好提高新農合中醫藥補償比例的政策措施,引導醫療機構和群眾更加廣泛地應用中醫藥。不斷加強基層中醫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將中醫藥預防保健技術和方法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有利于中醫醫院發展的補償機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認真落實規范服務、院務公開、績效考核、優質護理示范、預約診療、志愿者服務、出院病人隨訪、中醫臨床路徑等惠民措施。
二、加強中醫機構內涵建設,提高中醫藥服務質量和水平
啟動新一輪全市中醫醫院分級管理評審工作,全面提升中醫醫院整體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中醫醫院醫療質量考核評價體系,深入推進臨床制度和技術規范建設。按照《中醫醫院臨床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關于加強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管理的意見》等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中醫院科室的建設與管理,積極研發和使用中藥院內制劑,規范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促進中醫臨床療效的不斷提高。實施醫療質量、護理服務、技能培訓、信息化管理“四項示范工程”和雙降、雙控、雙規范(即降低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比重、降低耗材支出占醫療支出的比重;控制醫療成本、控制人均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過快增長;規范檢查和用藥行為、規范臨床路徑和診療項目)“三雙行動”,積極開展中醫藥技術比武和急救技能大賽,不斷提升中醫藥的整體服務能力。
三、進一步加強重點專科建設,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
認真貫徹落實省衛生廳、財政廳《關于提升省中醫服務能力項目的實施意見》,抓好1個省級優勢專科和4個省級特色專科項目的建設,在基礎設施、特色優勢發揮、中醫藥服務量等具體指標上達到標準要求。認真做好2個國家級重點中醫專科,3個國家級農村中醫特色專科、1個省級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的建設工作。對市級重點中醫專科進行重新評估驗收,組織各有關單位積極參與全省第四批中醫專科專病建設項目。繼續做好國家級和省級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項目,通過“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培養中醫臨床學科帶頭人,促進專科專病快速發展。深入開展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按照2011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認真查找醫院各環節存在的不足,重點在發揮特色優勢的措施、中醫藥人員配備、臨床科室建設、專科建設、中藥藥事管理、文化建設、中醫護理、中醫藥預防保健等方面進行總結和整改。
四、切實做好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和中醫護理工作
按照《省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中心基本規范》要求,加強2個省級中醫藥預防保健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運用多種中醫藥預防保健手段和方法,規范開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把中心作為醫院延長服務鏈、拓展業務范圍、彰顯中醫特色、擴大社會影響、增強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陣地,作為宣傳中醫特色的窗口,把中醫“治未病”的優勢真正體現出來。
認真貫徹《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執行《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加強中醫護理技術培育和應用,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
五、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規范化建設,擴大中醫藥服務領域
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切實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意見》和《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基本標準》,推動各級綜合醫院中醫科、中醫病區、中藥房規范化達標建設。加大綜合醫院中醫藥人才和中西醫結合專業培養,拓展中醫藥臨床服務領域,提高中醫藥的可及性和使用率。制定《市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建設標準》,開展全市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建設工作。加強調度督導,確保順利推進。在全面建設基礎上,積極參加省級、國家級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創建工作。
六、全面推進基層中醫藥工作
繼續開展以社區全科醫師培訓、中醫臨床技術骨干培養、鄉村醫生中醫藥中專學歷教育為重點的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工作。加強中醫藥特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力爭2個以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全省中醫藥特色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單位。按照《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建設標準》和《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建設標準》,積極爭創全國農村、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以開展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為載體,做好《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的全員培訓工作,深入推廣適宜技術,提高適宜技術應用率。
- 上一篇:書記在街道人口普查會講話
- 下一篇:制度正義視野下司法自由裁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