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爭資爭項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時間:2022-10-12 11:09:13
導語:全縣爭資爭項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來,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蘇區振興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搶抓振興發展歷史機遇,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扎實推進爭資爭項和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工作,半年來,爭資爭項和項目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爭資爭項情況
今年1-6月份,累計開發爭資項目451個,其中:2012年結轉項目147個,2013年新增項目304個,政策型項目116個,個性型項目335個,完成(按新增項目304個計)全年目標(350個)的86.9%,同比增長90%。
截止到6月底,可爭取各類上級補助資金6.90億元,同比增長140.4%。已到位資金4.92億元,同比增長181.3%,(其中:中央轉移支付、民政救濟、勞動保障、扶貧等政策性資金3.02億元,占已到位資金的68.9%),完成全年任務13億元的37.8%,比去年同期多爭取3.43億元(包括新增項目到位資金),距全年任務還差8.08億元。目前用地指標已到位2174畝。
全縣56個重點責任單位中,按“雙過半”要求完成年度目標的單位只有8個,占比14.3%,分別是縣發改委、財政局、民政局、國土局、科技局、林業局、房管局、交通運輸局,其中縣發改委已經超額完成全年1億元爭資任務;完成年度目標的任務25%-50%的有7個單位,分別是縣扶貧和移民辦、水利局、農機局、供電公司、鎮、煙草局、商務局;完成年度目標的任務1%-24%的有12個單位;還有29個單位爭資額為“零”,占比51.8%。
(二)項目建設情況
今年我縣實施重點工程項目185個,總投資達360億元,其中新建項目115個,年度投資計劃達181億元,目前開工項目82個,完成投資21.96億元;計劃開工項目62個,近期未能開工的項目41個。在185個重點工程項目中,自6月20日全縣重點工程項目立項調度會后,未立項的85個項目中目前已立項3個,還有82個項目正在辦理立項手續。
二、存在問題
在爭取項目和項目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項目爭取情況不理想。目前全縣56個部門中只有27個單位落實了項目資金,其中達到“雙過半”要求的單位只有8個,尚有29個單位仍未破零;到位資金少,全縣到位資金才4.92億元,才完成全年任務的37.8%,落后時序進度12.2個百分點,其中個性項目到位資金才1.9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38.6%。二是部分項目前期工作不到位。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是爭取中央資金項目的前提和關鍵。但有些單位和部門缺乏對項目前期資料編制重要性的認識,舍不得投入編制項目規劃以及項目可研,影響了項目和資金爭取工作。三是部分單位與上級部門聯系不夠。少部分單位出于對自身工作經費顧慮,與上級主管部門缺乏溝通聯系,不愿主動出擊,而是被動應付,缺乏敏感性,未能及時捕捉項目和資金信息,導致工作滯后,甚至錯失機遇。四是項目落地難。部份單位項目資金到位后一、二年時間因用地問題影響還未能開工建設,對今年項目爭取工作造成一定影響,部份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也因用地指標問題,遲遲不能開工建設。五是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由于項目總數多、投資規模大,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資金仍然存在較大缺口,導致一批重點工程項目無法順利推進。六是項目進度慢。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由于征地征遷、項目報批、資金籌措等多方面原因,導致部分重點工程項目實際施工進度慢于計劃進度,有一些項目還處在建設的前期階段,一些招商引資項目或企業投資項目,因技術、市場等原因,進展較慢。1-6月份,開工項目才82個,占比44.3%,完成投資21.96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2.1%。
三、下一步的工作建議
現在2013年時間已經過去一半了,我們現在離完成全年13億元的爭資爭項目標任務,缺口還有8.08億元,相當于每月至少要爭資1.35億元以上,任重道遠。根據往年經驗,每年的7至9月份都是省、市下達投資計劃的高峰期,同時也是上報下一年度項目的密集期,因此,我們要充分把握接下來這幾個月,積極開展項目開發、爭資爭項工作,扎實推進項目建設,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不懈努力。在此,為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提幾點建議:
(一)加強項目開發,做好前期,為經濟發展充分準備
做好項目開發要依托資源優勢挖項目,圍繞國家投資導向找項目,立足現有產業擴項目,通過外引內聯造項目。一是要立足縣情編項目。遵循項目立足縣情、服務縣情的理念,立足于我縣豐富的礦產資源、農林業資源、勞動力資源,圍繞大力發展氟鹽化工、錫產業、新型建材、生物(制藥)、農副食品等主導產業,科學發展定位,精心規劃論證,認真做好項目的儲備、開發。二是要結合政策編項目。目前,有關部委出臺了32個支持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文件,28個省廳(局)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及政策,隨著《若干意見》各項幫扶政策的細化和深入實施,政策效益將逐步顯現,各部門要密切關注國家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動態,進一步深挖《若干意見》和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內涵,結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不遺余力推動政策項目化、具體化。下半年,各單位要緊緊圍繞幾下方面來編制申報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廉租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城鎮供排水設施建設為重點;“三農”和重大水利設施建設方面以重大水利、水土保持、灌區節水改造、農村飲水安全等水利設施建設;農村電網、農村公路等農村民生工程以及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為重點。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建設方面以農村學前教育、校舍改造、中等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大衛生項目建設;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旅游、體育基礎設施;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能力、政法基礎設施等建設為重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方面以節能工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天然林資源保護、防護林保護為重點。工業方面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等為重點。三是要創新思路編項目。在編制項目時要積極創新方法,堅持“目的確定性、思路可變性、方法非常規性”,在深研政策的基礎上,學會打擦邊球,如“百里湘江綠色通道項目”,我們既可打包整個項目,又可分散包裝項目,由點到面,達到目的為止。四是要積極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按項目申報要求,對向上爭資項目必須達到可研或項目建議書深度的,請具備相應資質的工程咨詢、設計單位編制好可研或項目建議書,確保我縣隨時有項目可以拿得出、報得上。
(二)加大爭資力度,全面對接,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
爭資爭項、項目對接是振興發展工作的主題,全縣上下要牢固樹立爭項目的意識。項目興則經濟興,項目衰則經濟衰。有了項目,發展才有載體,經濟才有強有力的支撐,才能富民強縣。因此,全縣上下要把握住7、8、9三個月,全力開展爭資爭項。及時捕捉各種投資信息,申報項目,加強與省、市各對口部門的對接,在“勤”字上下功夫,勤跑動、勤跟蹤、勤聯系,只要上面有資金,還未下達投資計劃之前都要盡力爭取,確保更多項目和資金落戶。下半年,縣發改委將重點爭取把氟鹽化工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調度會,爭取婦保院、中醫院、紅色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項目列入投資計劃;水利、水保部門要積極爭取百里湘江綠色生態長廊現代農業節水灌溉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試點工程、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水保治理工程、防洪保安工程、山洪溝治理工程等項目;供電部門要積極爭取220千伏變電站和低電壓等方面項目;交通公路部門要積極爭取濟廣高速出口連接線、323、206國道和站洞線、會永線升級改造等項目;農糧、監測部門要積極爭取種養業良種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和食品安全監測能力建設等項目。教育部門圍繞農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學校舍危房改造項目資金、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建設、職業學校建設等項目;衛生部門爭取婦保院、中醫院、紅色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項目列入投資計劃等衛生項目建設;文廣、旅游部門要啟動“羊角水堡”維修保護項目規劃方案的編制和爭取革命舊址群修繕加固、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一館一園、漢仙巖生態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蘇區南大門紅色旅游綜合開發等項目。環保、城建部門要縣環境監測執法業務用房能力建設、污水管網、垃圾填埋廠等項目,林業部門要爭取百里湘江可視山造林綠化、調整生態公益林、月亮灣新區占用征收林地定額指標等項目。工業部門要爭取氟鹽化工產業基地(九二基地)申報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基地項目、縣紅獅水泥有限公司日產4500噸水泥二期技改工程并協同日處理300噸城市生活垃圾工程項目、無線電監測站分站等項目;國土部門要積極爭取用地指標。財政、民政、扶貧等部門要在轉移支付、一事一議、福利彩票公益金、城鄉困難群眾生活補助、撫恤和優撫對象補助、扶貧資金等方面加大爭取力度。
(三)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實施,為經濟發展提速增效
一是要加快項目建設。下半年,我們要要緊緊抓住工程建設的有利天氣,加快重大項目實施。對在建項目要抓進度。倒排時間,加強調度,搶回落后的時序進度,對達到進度要求的要研究制定提前保質完成的措施,對未達到進度要求的要反思并制定出趕上進度的方案。對建成項目要抓達產。對已竣工的工業項目要狠抓盡快投產、達產,產生效益,使有限的投資收到最大的效益。對未開工項目要抓開工。對未開工的項目要查找原因,克服困難,確保盡快開工設。二要做好項目用地儲備。項目的落地需要用地,因此,要深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在爭取增量用地上取得突破;加大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力度,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在盤活存量土地上取得突破;加強與國家部委、省發改委、國土廳等項目主管部門的聯系,在爭取上級用地指標上取得突破。三要做好項目資金籌集。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的政策扶持,做大做強擔保公司;繼續發揮城投公司平臺作用,拓寬融資渠道,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 上一篇:發改委投資股季度工作小結
- 下一篇: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事跡材料